• 我的订阅
  • 国内

代表请回答|杨昌芹:“以竹代塑”,让竹子融进生活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3-10 01:27: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对我而言,从一根竹到一件作品,不仅是竹形态的蜕变,更是‘以竹代塑’融入千家万户生活的体现。”

代表请回答|杨昌芹:“以竹代塑”,让竹子融进生活

3月9日,在2024年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第四场集中采访上,全国人大代表、遵义市赤水市大同民族村村民、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昌芹讲述起从一棵竹到“以竹代塑”的故事。

“我的家乡赤水是一个生态环境极好的地方,那里丹霞、飞瀑、竹海随处可见,竹林面积132.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2.51%,是有名的‘全国十大竹乡’,也是‘中国竹都’。”

近几年,赤水依托竹资源大力发展生态竹木循环产业,积极抢占竹制品、“以竹代塑”、新材料三条竹产业发展的“新赛道”。

代表请回答|杨昌芹:“以竹代塑”,让竹子融进生活

杨昌芹在通过电商销售竹编工艺品。贵州图片库 王长育 摄

作为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传承人,杨昌芹17岁与竹编结缘,从开始接触竹编,到成为赤水竹编非遗传承人,再到创业开办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杨昌芹带领乡亲们学习竹编、开展研学培训等带动群众增收。

“我决定留在赤水学习竹编,一方面是受其技艺之美而折服,另一方面就是被赤水随处可见的竹海美景而吸引。”为了把竹的美展现到极致,杨昌芹成立公司、注册“极竹堂”品牌,并把生态环保理念贯穿到生产全过程。

代表请回答|杨昌芹:“以竹代塑”,让竹子融进生活

杨昌芹在将竹篾拉丝。贵州图片库 王长育 摄

“从原料看,竹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年年采伐有利于新生,开发利用不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从工艺看,我们采用人工刮、高温蒸煮、桐油防蛀等传统工艺加工竹丝篾片,没有污染,厂区按照研学基地标准打造,环境清幽、自然整洁。”

杨昌芹介绍,“从产品看,我们主要生产竹编家具、平面竹编画、立体竹编、瓷胎竹编、竹编装饰装置等各类创意产品,除工艺品属性外,大部分具有‘以竹代塑’特性,目前有60%的销售产品以生活实用为主。从包装看,主要运用了棉麻、苎麻、纸为原料制作包装盒子和手提袋,主打环保和简洁,都很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发起的‘以竹代塑’倡议。”

代表请回答|杨昌芹:“以竹代塑”,让竹子融进生活

杨昌芹(右)指导学员创作竹编。贵州图片库 王长育 摄

最近,杨昌芹又陆续接到很多省内外的竹编餐具、竹编果篮等订单,工人们忙得不亦乐乎。现在,她正计划将竹编运用到白酒配套包装上,研创新的以竹代塑产品,抢抓机遇开拓发展路径。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雅萌 周梓颜 陈祖嘉 周睿

摄影 班浪

编辑 骆航念

二审 胥芬芳

三审 田旻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0 08: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乡村行 看振兴】玉竹架起“金湾桥”:“三条路”铺就赤水市竹产业振兴路
...水市竹资源丰富,竹林面积达到132.8万亩,被誉为“中国竹子之乡”。长江上游筑起一道绿色生态屏障,也为当地百姓铺就一条特色致富道路。过去,竹子只能当原料卖。三佛村村民卖竹,还
2024-01-12 09:15:00
...记者展示手中的工艺品,一边讲述自己和村民们让一棵棵竹子融入千万家的生动故事。“我的家乡赤水是一个生态环境极好的地方,那里丹霞、飞瀑、竹海随处可见,是有名的‘全国十大竹乡’,也
2024-03-10 06:09:00
两会茶话室|刺绣碰撞竹编,她们带来春天的约定!
...传承人,立足对竹资源进行创意创新的深加工,使小小的竹子变成了“破圈突围”的“土特产”。从2012年公司成立时的4个人开始,到今天公司已经拥有108名正式职工。2023年,在整
2024-03-10 02:59:00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杨昌芹代表:推动非遗竹编品牌化产业化“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对现行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等措施,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用我们老百姓的话说:非常
2023-03-07 05:45:00
赤水市首届竹文化旅游季开幕
...象征;传承并弘扬“团结奋斗、自强不息、虚心有节”的竹子精神,让竹编、竹雕等“竹非遗”绽放了“现代魅力”,解锁了更多文旅融合的新业态、新场景,促进了赤水旅游业、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07-20 09:46:00
...品品牌的基础上,开发新的文化品牌。杨昌芹是全国人大代表、赤水竹编非遗第六代传承人。2018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前的首场“代表通道”上,她一身苗族盛装,随身携
2024-10-20 06:06:00
代表请回答|杨昌芹:一个人到一群人的“竹”梦之路
...遗传承的‘开枝散叶’。”3月9日,在2024年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第四场集中采访上,全国人大代表、遵义市赤水市大同民族村村民杨昌芹讲述起一个人到一群人传承的故事。来自赤水的杨昌
2024-03-10 01:27:00
“以竹代塑”潜力大(人民眼·生态环境保护)
...公司员工检查一款竹制键盘。周 亮摄引 子早晨起床,用竹子做的牙刷刷牙,品尝装在竹制餐盘里的早餐,挎上精美小巧的竹编包,走出家门开启一天的工作,这是贵州赤水市民牟小燕的日常。“
2023-01-13 05:23:00
贵州赤水:一根翠竹铺就致富路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古镇内的竹编匠人正在加工竹编制品。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人民网赤水7月21日电 (记者涂敏、实习生袁华强)夏日的阳光下,贵州省赤水市大同古镇格外幽静。石板路
2024-07-21 08:27: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