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把疼痛“管理”起来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2-11 07:0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羊城晚报

《疼痛综合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组织实施,广州首家疼痛门诊已开设35年

把疼痛“管理”起来

把疼痛“管理”起来

思思做胶囊胃镜检查 受访者供图

羊城晚报记者 林清清 通讯员 张蓝溪 宋莉萍

“你知道吗?辣不是味觉,而是一种痛觉!”如果你参加火锅聚会,这是一个常能听到的热门“冷知识”。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疼痛,还有很多与生活紧密相关却仍属于“冷知识”范畴的内容。

本月起,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印发的《疼痛综合管理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进入组织实施阶段,将逐步推广疼痛综合管理。生活中困扰不少人的疼痛要如何“管理”?《方案》实施会带来什么改变?1988年广州就开设了第一家“疼痛门诊”,35年后的今天有何不同?“无痛病房”里会出现什么高科技管理疼痛场景?记者通过采访专家,带你了解这些“冷知识”。

“第五大生命体征”

“年轻白领以为自己是常见的肩颈疼,结果是Pancoast综合征(肺尖肿瘤综合征),肿瘤引起了疼痛;还有患者经常腹痛以为是胃病,结果到医院检查时已是晚期肝癌……这些都是我在临床上曾见过的真实病例。”广东省中医院肿瘤科(无痛病房)主任张海波对羊城晚报记者说,“这些疼痛不该被忽视!中国人总是太能忍,但在疼痛面前,没必要有‘英雄流血不流泪’的想法。”

“其实疼痛是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的,它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继血压、呼吸、脉搏、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所谓‘疼痛是上帝的礼物’,意思是说,疼痛是身体向你发出的一种信号,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完全没有痛觉的人反而非常危险。”张海波指出,应重视疼痛信号,学会判断怎样的疼痛应该求医、什么状况下的疼痛是可以管理的,“这不应该是‘冷知识’”。

广东省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医”)麻醉科主任舒海华表示:“当疼痛成为一种疾病、一种极度的痛苦,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干预了。”他表示,实际上,还有许多急性疼痛,因没有得到及时处理,被生生拖延成了慢性疼痛。

舒海华介绍,通俗地说,疼痛一般可分为两大类: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目前大家热话的无痛舒适医疗,比如无痛肠胃镜、无痛分娩、无痛纤维支气管镜等,往往属于急性疼痛管理的范畴。《方案》中对这部分明确提出了疼痛综合管理试点评估指标,多数医院都在积极建设,像省医的无痛胃肠镜检查占比已达到90%、无痛分娩率60%-70%,在全省处于前列水平。

而慢性疼痛,例如癌痛、糖尿病神经痛等,若不及早干预,可能对患者生活的影响更大。因为长期的疼痛刺激,会释放大量对人体产生负面影响的物质,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例如对机体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使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血压上升。再者,疼痛记忆的产生,使一些患者感觉自己始终是一个疼痛者,引起认知和行为的改变,甚至会带来抑郁、焦虑、易激惹、挫折感等情绪变化。

有的人会担心,治疗疼痛后,会否掩盖了身体的疾病信号?“疼痛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并不只是简单地做镇痛治疗;其次,当疼痛反复治疗效果不好的时候,就一定要查病因。”张海波提醒。

“疼痛门诊”不新鲜

2月10日,已经快到中午1点,省医合群疼痛门诊主治医师魏迨桂才加班看完了上午的门诊号,急匆匆地一边吃饭一边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到下午2点,疼痛门诊又会有一波患者在等着她。

“每次长假过后,疼痛门诊的就诊者都会增多,这可能与假期不良生活状态和疼痛管理累积到节后的需求有关系。”魏迨桂说,“我们疼痛门诊放号不算多,因为每个号的诊疗时间偏长。简单地说,一个疼痛门诊病人的诊疗时间,可能相当于内科医生看5-8个病人的时间。”

谈及疼痛门诊的意义,魏迨桂回忆起至今印象深刻的一幕:“一个妈妈带着她11岁的孩子来看诊,一进门这位妈妈就给我跪下了,把我吓了一跳。实际上我对孩子进行诊疗后,第二天疼痛就得到改善,第二次复诊就已经控制了疼痛。”她说,这件事就发生在近两年,说明了疼痛给人们带来的困扰有多大,而且直到现在,人们对于疼痛管理的知晓度还非常不足够。

尽管《方案》今年2月才组织实施,但“疼痛管理”“疼痛门诊”并不是新词。早在1988年1月,省医麻醉科就在合群门诊开设了广州市第一家疼痛门诊。当时,人们对疼痛门诊这一新的专业还不了解,后来病人逐渐增多。当年7月,该院惠福西门诊部也设立疼痛门诊。

35年过去了,如今的合群疼痛门诊还保持每周4天开诊。而省医东川门诊部的疼痛门诊一周开诊5天,由于体量更大、能更全面地提供无痛内窥镜检查、止痛手术以及手术后疼痛综合管理等服务,病人更是川流不息。

“现在的确有更多亚健康状态的年轻人来到疼痛门诊。”省医东川门诊部疼痛门诊副主任医师于卫表示,例如青少年、低头族颈椎疼多发,近年来愈发突出。同时,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亚健康状态的疼痛也可以且应该积极干预。

疼痛管理在年轻人中越来越被接受。年轻白领思思,前后花了1个小时,在广州黄埔大道的一家体检中心做了胶囊胃镜。“检查过程就像吞了颗药丸,基本没什么感觉。”思思说,“因为长期加班、饮食不定,每次吃饭就觉得肠胃隐隐不适,想做胃镜检查。但我一人在广州,家人没在身边,没法做无痛胃镜,也不敢做需要插喉的传统胃镜。知道有胶囊胃镜后,尽管需要几千块钱,我还是毫不犹豫地做了。”她还把胶囊胃镜检查过程拍了个vlog,许多网友和身边朋友都来咨询。

“智慧无痛医院”不远了

《方案》实施会给人们生活带来什么变化?“对普通患者来说,在门诊、急诊和住院场景下,都可更及时地得到疼痛评估,及时干预。而疼痛管理的知晓率大幅提高,本身就有利于及早进行疼痛管理。”舒海华表示,对于疼痛诊疗而言,首先,疼痛归类会更清楚;第二,诊疗更规范;第三,疼痛的评估体系更系统。

“疼痛评估体系是目前的一个痛点。虽然有评估标准,但执行上还有待完善,往往难以及时反馈患者疼痛的状况。例如进行外科手术,术后1-3天需要进行疼痛管理。而有一项随访数据显示,因为未能得到及时处理,术后第一天有20%-30%的病人仍然存在中重度疼痛。这与疼痛监测、评估和给药方式有关。传统的监测方式,靠病人反馈、护士处理,往往容易贻误处理时机。”舒海华说。

与此同时,不少医院都在探索智慧“无痛病房”和“无痛医院”。舒海华告诉记者:“我们正在研发‘智慧疼痛管理机器人’,预计今年底就可以出来。可以通过人机交互的软件加硬件,及时监测、评估和诊疗,甚至能做到机器给药、通知疼痛管理小组(APS)处理等分级分类处理模式。”

在可见的未来,“智慧无痛病房”中,基于AI的动态评估、AI预警甚至实施镇痛等干预场景会变得更常见。高科技精准管理疼痛的场景也会越来越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1 23:46: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追问|打了麻药为什么还是痛?专访麻醉医生、科普作家蒋政宇
“麻醉是主管疼痛的,这个学科的出现就是为了压制疼痛。所以当你有需求的时候,你应该直言不讳。”在很多人眼中,麻醉医生的工作在将手术患者“麻倒”以后就结束了。实际上,麻醉不仅仅是打一
2024-04-02 15:00:00
我国超3亿人遭受慢性疼痛 哪些情况需到疼痛科就诊?专家提示
...国镇痛周”,数据显示,我国有超过3亿人正在遭受慢性疼痛,疼痛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第三大健康问题。有基础病的中老年人发生疼痛风险更高今年“中国镇痛周”期间,一项基于临
2023-10-21 13:52:00
“普通胃镜”与“无痛胃镜”,二者有何不同?一文揭晓答案
...镜”与“无痛胃镜”,二者有何不同?医生为你科普1、疼痛是不同的通常的情况下来说,选择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身体不会有任何的疼痛感,因为在做无痛胃镜的检查期间,身体会注射麻醉剂,检
2023-03-15 10:51:00
专家:儿童胃溃疡症状不明显,需加强警惕
...最近一年,滨滨开始频繁腹痛,几乎每天都会发作,每次疼痛持续至少半个小时。因为疼痛尚在可承受范围,滨滨又忙着学习,不想请假到医院就诊,有时候就让妈妈给他买点胃药,服用后缓解一下
2023-02-22 19:23:00
身上4处疼痛,或是癌症和疾病的征兆
...吸了,如果已经吸烟也劝你尽早戒掉。二、身体4个部位疼痛,或是疾病和癌症的信号在身体出现异常的疼痛感时,大部分人的想法是忍忍就过去了,不会想着就医,这个做法是错误的。当身体出现
2023-06-25 14:07:00
无痛胃镜检查与普通胃镜检查的区别,科普下
...部的过程中需要经过食管,患者可能会感到一定的不适和疼痛;而无痛胃镜检查的过程中患者处于睡眠状态,不会感受到胃镜插入的疼痛和不适。3、费用不同:由于无痛胃镜检查需要全身麻醉,因
2023-05-17 18:37:00
以下4个症状,提前发现一个就很好
...狭窄,就表现为连进食液体也会感到困难了。4、胸骨后疼痛几乎所有的癌症随着病情的进展都会引起疼痛,疼痛是最容易被人重视的信号。但是很遗憾,如果出现明显的胸骨后疼痛再去检查,即便
2023-10-27 08:08:00
医生:这张表超过12分,趁早做胃镜检查
...部分发现时就是中晚期,晚期胃癌常见的临床症状。1、疼痛是晚期胃癌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疼痛部位是心窝部位,有时仅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或者隐痛,较典型疼痛是痛
2023-05-31 22:01:00
慢性浅表性胃炎,如何治更有效
...缺乏特异性。这一疾病的主要症状包括:1. 上腹部不适或疼痛:此症状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疼痛通常呈现为持续性或间歇性的灼热感、钝痛或隐痛,位置多位于上腹部。这种疼
2023-12-28 16:30: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