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明代藩府日常用物
其质地、造型与纹样
或强调王者威仪
或彰显嘉瑞祥福
是反映藩王物质生活
与精神世界的重要物证
目前
湖北地区出土的明代藩府器皿
以金银器与瓷器为大宗
金银器多由藩府或宫廷内府制作
瓷器则不仅源于藩府自行定烧或购自民窑
更有出自宫廷定烧与赏赐
虽然质量参差
但大体具备官样特征
显示出宗室用器的追求
金
银
制
作
明代藩王所用金银器,除王府内部制作外,还出自皇宫内府。其中,银作局、内官监和御用监均属重要机构。
银作局设立于洪武年间,内府金银器多由其所制。内官监设立于洪武十七年(1384年),制作婚礼器用与首饰,所制器物镌刻“内官监造”铭文。御用监,又称御用局、御用司,设立于吴元年(1367年),制作御前诸器。
金杏叶壶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
高32.5厘米宽21厘米厚10厘米重717.6克
黄冈市蕲春县横车镇荆恭王朱翊钜及妃胡氏墓出土
蕲春县博物馆藏
铭文:嘉靖三十四年七月内造九成金壶一把、哲盂一个、菊花台盏一付,共重二十六两零二分整。
此壶盖钮为狮子戏球状,鋬两端与流下端均作龙首形,壶腹开光形如杏叶,外底刻铭。
杏叶壶为执壶形制之一,是明代常见的斟酒器。明定陵出土锡明器中有自名“锡杏叶茶壶”者,即在壶腹贴饰杏叶状图案。
银杏叶壶
明(1368~1644年)
高24.6厘米腹宽10厘米底径7厘米重346克
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都昌王朱载塎墓出土
蕲春县博物馆藏
此壶盖作宝珠钮,鋬下端为如意形,壶腹作杏叶形开光。
《天水冰山录》载录明代权臣严嵩被抄没的家产中,即有“金素杏叶壶一十一把”“金飞鱼杏叶壶二把”“金麒麟杏叶壶二把”。飞鱼、麒麟为纹饰,杏叶则是其形制。
刻铭金盘盏
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
杯:高2.6厘米口径5.5厘米
托盘:高1厘米直径12厘米
共重105.2克
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都昌王朱载塎墓出土
蕲春县博物馆藏
铭文:嘉靖十九年二月内造金台盏一副共重二两八钱二分整。
杯口沿内饰一周海水纹,耳部作灵芝形。盘心作覆莲台座,底背口沿一侧刻铭。
此器自名“金台盏”,与《三才图会》中“盘盏”样式接近,实属同类。明代盘盏的承盘中心浅台一周常以莲瓣纹为饰,辅以其他吉祥图案。
双龙纹银盘盏
明(1368~1644年)
杯:高3厘米口径6.9厘米重194.4克
托盘:口径16厘米
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都昌王朱载塎墓出土
蕲春县博物馆藏
杯口沿内饰一周卷草纹,内底珍珠地上刻“禄”字,耳鋬为祥云造型。盘内饰高浮雕云龙纹,五爪双龙于云间首尾相向。盘心为覆莲台座造型,中心珍珠地上刻“福”字。福禄双全,佳意盎然。
梅
瓶
珍
赏
今人习称小口长腹的“梅瓶”,宋人以其深细长腹的特点,称作“经瓶”或“长瓶”。明人多以之盛酒,惯称“酒尊”“酒瓶”,晚明以来用于插花清供已成风尚,更具备赏赐、丧葬、祭祀等礼仪功能。今人多援引清末许之衡《饮流斋说瓷》所载“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而得名“梅瓶”的说法。
青花云龙纹瓷瓶
元(1271~1368年)
高35.4厘米口径5.6厘米
腹径20.4厘米底径11.2厘米
钟祥市九里回族乡郢靖王朱栋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此瓶肩部绘两层纹饰带:上层于覆莲花瓣内绘宝钱、火珠、法螺、珊瑚、法轮、双角等杂宝图案,下层为一周缠枝西番莲纹。腹部主体绘姿态威武的云龙纹,其下为卷草与开光式莲瓣纹。
除这件龙纹瓶外,郢靖王墓还出土了一件描绘“王羲之爱兰”“周茂叔爱莲”“陶渊明爱菊”“林和靖爱梅、鹤”四幅人物故事场景的青花四爱图梅瓶,它们都属于元青花名品。此外,在鲁荒王朱檀戈妃墓、黔宁王沐英墓等明初皇室或重臣墓中亦发现元代青花瓷器,足见明人对元青花的珍视。
青花云凤纹瓷瓶
明(1368~1644年)
高33.9厘米口径10.3厘米
腹径21.5厘米底径15.2厘米
黄冈市蕲春县株林镇三角山明代荆藩墓出土
蕲春县博物馆藏
此瓶颈部饰卷草纹,肩部饰缠枝花卉纹,腹部绘云凤纹,下饰江崖海水纹。湖北省博物馆藏有明正统时期青花龙纹、凤纹瓶各一件,形制与本品相似,应同属藩王用瓷。
青花缠枝花卉纹带盖瓷瓶
明(1368~1644年)
通高36.8厘米口径5厘米底径11.6厘米
钟祥市长滩镇梁庄王朱瞻垍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此瓶盖作宝珠纽,顶面与侧壁饰牡丹纹。瓶身主体饰缠枝花卉纹,肩部、腹下均为开光式莲瓣纹。
梁王墓出土梅瓶共四件,数量与明定陵相当。此瓶与另两件梅瓶并置于棺床后的壁龛中,另一瓶则置于前室,推测发挥着镇墓风水瓶的作用,寓意“前后清平”。
珍
羞
筵
宴
明代各地藩府内设典膳所,掌管餐饮事宜,出土遗物见其署款。昔日藩府宴饮场景虽难再现,但我们仍可从表现皇帝生活的宫廷绘画中窥探一二。《宪宗行乐图》“投壶”片段中,宪宗身旁太监手捧酒注、劝盘、酒果侍奉。其后膳亭内膳食齐备,远处酒桌上屏风前的一罐二瓶置于瓶床上,前方为酒注、盘盏、壶瓶(玉壶春瓶)、盖碗。
青花花卉纹瓷高足碗
明·弘治(1488~1505年)
高9.8厘米口径12.8厘米底径4.2厘米
武汉市江夏区流芳街二妃山明墓出土
武汉市江夏区博物馆藏
明人多称此类高足碗为“锺”。梁庄王墓出土一件青花云龙纹高足碗,配有金盖与银托,盖沿自铭“金锺盖”,其与该墓同出的一件鸡心扁壶搭配使用,分别对应文献所称“靶茶锺”与“茶瓶”,属于明代宫廷新兴的茶器组合。
青花云龙纹瓷碗
明·天顺(1457~1464年)
高7.2厘米口径16.4厘米足径6.2厘米
武汉市江夏区流芳街二妃山明成化七年(1471年)镇国将军朱季塨墓出土
武汉博物馆藏
此碗腹部饰云龙纹,外底署“天顺年置”款。
明代正统、景泰、天顺三朝,因以往长期未见署年号款的御窑瓷器而缺乏断代依据,被称为“空白期”或“黑暗期”。此碗的发现,对这一时期的陶瓷史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
绿釉白花云龙纹瓷碗
明(1368~1644年)
高6.6厘米口径15.2厘米底径5.6厘米
武汉市江夏区流芳街二妃山采集
武汉市江夏区博物馆藏
此碗先施青白釉,再施绿釉,以留白的方式在外腹壁形成云龙图案,巧妙精致。
云纹银里漆木碗
明(1368~1644年)
高6厘米口径11.5厘米底径5.1厘米重12克
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永新安庄王朱厚熿墓出土
蕲春县博物馆藏
此碗外壁髹漆,饰回纹、云纹与莲瓣纹,内壁与底部为银质。宋代已经流行漆木碗镶金银的做法,以金银彰显器用之奢华。
银漱口盂
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
高5.1厘米口径15.5厘米
底径11.6厘米重214克
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都昌王朱载塎墓出土
蕲春县博物馆藏
铭文:成化二十三年八月内造花银漱口盂一个重五两九钱五分整。
此盂底部刻一列铭文,自名“银漱口盂”,可知专为清洁口腔时盛水之用。
闺
阁
粉
饰
我国梳妆文化由来已久,簪钗、梳篦、脂粉、铜镜等,均为古代常见的妆具。此外,还有用于收纳各式妆具的妆奁。明代藩王墓葬出土的妆具多以金银制作,其中有一类“事件儿”颇具特色,是一种将日常使用的耳挖、牙签、镊子、勺子等小物件以链条串起的配饰,兼具实用与装饰的功能,一般系挂于胸前或腰间。
金镶宝耳挖簪
明(1368~1644年)
长8.9厘米重4克
黄冈市蕲春县横车镇荆恭王朱翊钜及妃胡氏墓出土
蕲春县博物馆藏
耳挖簪的首端制成耳挖的造型,兼具清洁耳朵与发簪的功能。耳挖簪在魏晋时期即已出现,宋元时期逐渐普及,至明代已是小簪中的常见样式。
此簪簪首与簪脚间作竹节式样,簪首上打制出三个凹坑,内嵌珍珠,足显匠心。
云龙纹金穿心盒
明(1368~1644年)
通高1.6厘米直径3厘米重14.3克
黄冈市蕲春县横车镇荆恭王朱翊钜及妃胡氏墓出土
湖北省古建筑保护中心(湖北明清古建筑博物馆)藏
此盒中部有圆形穿孔,盒盖及盒身上均浅刻云龙纹。
穿心盒唐代已有,中间圆孔用以穿丝帕,结在丝帕一角,揣于袖中随身携带。据各人喜好不同,盒中可盛放香末、脂粉等随身携带方便拿取的日常用品。
瓜形银盒
明(1368~1644年)
高10.4厘米直径14厘米重193.9克
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荆端王朱厚烇次妃刘氏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此盒作瓜形,盖顶与盒底中心装饰叶片,盖顶作鼠纽,造型别致。
瓜形器物常寓意瓜瓞绵绵,祈愿子孙兴旺。由此,延伸出瓜鼠题材的造型艺术,常以瓜为器型、鼠为器柄。鼠与瓜果的结合,寓含丰年富足的美好愿望。
婴戏图银盒
明(1368~1644年)
通高7厘米长6.5厘米重12.1克
黄冈市蕲春县横车镇荆恭王朱翊钜及妃胡氏墓出土
湖北省古建筑保护中心(湖北明清古建筑博物馆)藏
此盒盖表面錾刻童子持莲图,盒内以银片分成四格。
童子持莲是婴戏图的常见形式之一。佛教有“莲花化生”之说,故常见或坐或立于莲花中的童子形象,宋元时期更与世俗观念结合,催生出“连生贵子”的寓意。
海水云龙纹铜镜
明·洪武六年(1373年)
直径12.3厘米厚0.72厘米
钟祥市九里回族乡郢靖王朱栋墓出土
钟祥市博物馆藏
铭文:洪武六年五月日造。
镜面饰一条五爪飞龙腾游于海涛之上,穿梭云间,左侧有篆书纪年铭文。鲁荒王朱檀墓亦出土一面形制相类、年款相同的铜镜,推测二镜均为官匠所制,同属封赏藩府之物。
文房雅玩
文房内的用具、陈设,可称之为“文玩”或“清供”。明人文震亨《长物志》所述文玩,除笔、墨、纸、砚外,还有香炉、香盒、筋瓶、水注、镇纸等多达数十种器物。今见各地明代藩王墓出土不少文玩,展现出藩王书斋生活的闲情逸致,是藩府器用艺术的重要部分。尤其是鲁荒王朱檀墓出土遗物,琴棋书画俱备,足见藩府文艺风雅。
“书隐斋”歙砚
明(1368~1644年)
长13.95厘米宽11厘米厚2.95厘米
钟祥市九里回族乡郢靖王朱栋墓出土
钟祥市博物馆藏
歙砚因产自安徽歙县而得名,是中国古代四大名砚之一。此砚材质考究,背面正中阴刻楷书“书隐斋”三字,应是墓主郢靖王朱栋生前所用的书斋名号。
紫晶鼓形器
明(1368~1644年)
高2.5厘米直径5.8厘米
钟祥市九里回族乡郢靖王朱栋墓出土
钟祥市博物馆藏
此器呈扁圆鼓形,鼓腹两侧各有一纽,纽中有小孔,鼓边饰以弦纹。此紫晶鼓小巧精致、晶莹通透,可作镇石之用。
玛瑙瑞兽
明(1368~1644年)
高6厘米长11.2厘米宽6.4厘米
钟祥市九里回族乡郢靖王朱栋墓出土
钟祥市博物馆藏
此玛瑙雕琢成一俯卧状的瑞兽造型。兽首侧转回头,额上有圆孔,头顶上分双角,脑后雕饰细密的鬃毛,体形肥硕壮实,四肢有力。兽体上钻有四个小圆孔,似作器物底座之用,属于案头赏玩之物。此兽造型特征颇具汉唐遗风,或为前朝遗玉。
洒金竹扇
明(1368~1644年)
长28.5厘米
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永新安庄王朱厚熿墓出土
蕲春县博物馆藏
竹扇骨,铆钉银,扇面帛洒金。
蓝釉三足炉
明(1368~1644年)
高6厘米口径10厘米腹径11.2厘米
武汉市江夏区流芳街二妃山镇国将军朱季塨墓出土
武汉博物馆藏
此器从造型看属于鬲式炉,胎体洁白细腻,蓝釉色泽纯正,足部露出火石红胎,应为王府在景德镇购置的定烧民窑瓷。
该品体型较小、造型别致,有学者推测可作琴炉之用。琴炉置于琴案上,抚琴时用以燃香助兴,是文人雅士的重要文房器具。
通过文物这扇窗口
我们得以窥见明代藩王宗室的
物质生活、文艺造诣
和精神向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0 00: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