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常州日报
□顾燕
曹汉卿,男,39岁,南通人,中共党员,2006年9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任常州市公安局武进分局科技信息通信大队教导员。多年来先后主持实施了武进区道路监控系统、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治安防控体系、社会治理视频云等业务体系规划设计工作,完成了一系列重大科技信息化项目建设,为武进公安科技兴警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曾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4次,2017年获评“全省优秀人民警察”,2022年获得常州市“五一”劳动奖章。
从警16年,他带领团队坚守在公安科技信息化建设的最前沿,运用数据模型与算法为破案提供可靠的信息化支撑;隐身在“大数据”的海洋中为社会治理助力加码,秉持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为智慧公安、科技兴警事业默默贡献青春力量。
聚焦警务实战 提升信息化实战能力
“敢啃硬骨头、善打攻坚战的拼命三郎”是同事们对曹汉卿的一致评价,他早已把对公安事业的热爱,深深镌刻在他的骨血里。每天清晨,曹汉卿的身影总是最早出现在办公室。即便休假,只要没有离开市区,他也总要去办公室看一看。
近年来,武进公安分局不断加大技防设施投入,逐步实现了全区重点公共安全部位、道路重点路段的技防设施全覆盖,显著提升了全区治安防控能力。为进一步加大“科技赋能”工作力度,提升警务科技系统整体智能化程度,曹汉卿在广泛调研、深入分析当前问题的基础上,开展了公安技防技术体系建设和发展专项规划。在他的桌上,堆叠着厚厚的书籍资料,为了学习前沿科技,打破发展瓶颈,他主动借鉴先进经验,通过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推动公安信息化管理和应用水平稳步提高。
夯实基层基础 构建高标准技防体系
曹汉卿还带头编制了武进智慧警务体系建设、应用、管理和维护规划,为2019年以来武进公安分局智慧警务的机制调整、建设方向、投入重点、核心技术、应用开发、管理维护等关键项目提供了清晰的建设方案。他所主持的科技信息化项目多次获得科技强警奖项,并且入选全省首批公安科技信息化专家名单。
在项目具体建设过程中,他总是严格要求把关,组织验证每一个具体建设条目,认真勘查全部施工点位,与开发单位详细论证每一个功能模块,力求把项目做精、做细。在软件开发工作中,同样严格把关全部模块设计,手绘了主要业务应用模块原型设计图并指导前端功能和逻辑设计,软件完整性、易用性和用户操作友好程度得到了分局业务应用部门的高度称赞。
在道路监控建设项目外场工作时,他坚持投身于一线土建施工现场,以实现最优设计、质量为第一要务,组织管理人员和监理、审计人员认真开展现场勘查勘探和施工管理,实现了施工质量百分之百达标的目标,并以无比细心和负责的态度,组织汇总好每一份工程资料,合理安排进度计划,有效处置各类疑难问题。
护航社会发展 提升图像数据技术推广应用
建设是基础,应用是关键,曹汉卿在重大项目建设工作业务以外,还积极发挥专业能力,协助开展技防应用指导和服务工作,并在各技术、管理、协调环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他深刻认识到,图像领域的应用,应当更加广泛地与警种业务相结合、与多源数据相融合,才能发挥更大的效益。对此,曹汉卿持续推进交叉领域的研究探索,在风险车辆源头管理、智慧社区识别分析、新业态管控等方面产生了大量创新性成果,有效服务了一线实战。
曹汉卿还深刻认识到智慧警务业务应用对推动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的重要意义。为此,他面向基层需求,站在集成应用的视角,使以往相对独立的科技装备和信息系统应用与全局信息化框架体系有机融合,推动移动警务、执法监督、交管运行等业务全面融入分局“云平台”框架。
多年来,曹汉卿始终坚持“干中学、学中干”,在不断刻苦钻研中,从一个“业务新兵”逐步成长为“专业骨干”,他将“永远做公安科技信息化战线的排头兵”写在笔记本的扉页,用一次次夜以继日、全力奔赴,践行着最初立下的誓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2 09:45:3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