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潘俊强
1月11日,以“奋进新时代,创意赢未来”为主题的第七届北京文化创意大赛颁奖典礼在歌华大厦举行。据悉,来自5所院校的6支学生团队及项目作品荣获专业赛道大学生创业奖;6个项目荣获专业赛道新星奖;54个项目分获专业赛道一、二、三等奖。
颁奖现场
第七届北京文化创意大赛由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主办,北京市文化产业促进中心、北京歌华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办。大赛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耕文化与各领域的深度融合,积极推动创意要素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助力首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赵卫东在致辞中表示:“北京以首善标准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文化新业态、新模式、新成果不断涌现,空间格局拓展优化,市场主体改革创新,文化供给与消费互促升级,文化传播力、影响力显著提升。”2023年1-11月,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实现收入18277.2亿元,同比增长14%,保持快速增长。拥有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11家,数量居全国首位。2023年1-10月,全市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企业实现营收11130.9亿元,同比增长17.4%,占全市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69.4%。文化科技融合已成为北京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趋势。
北京文化创意大赛致力于推动文化产业多元融合,通过理念创新、实践创新、产业创新,打造一个前沿文创云集、创新智慧闪耀的文化交流合作平台。
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刘绍坚介绍,本届大赛于2023年10月26日正式启动,由相关委办局和16区及经开区宣传文化部门共同组建大赛组委会,广泛动员、严格评审,共征集项目(作品)近6万个。参赛项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北京特色文化资源,紧扣首都核心功能定位,紧跟时代发展,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彰显了北京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创新活力。
据了解,大赛在项目成果落地转化、文化供给与消费互促提质、促进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优化文化空间与城市赋能等领域持续发力。颁奖典礼上,还有29家机构(单位)荣获“优秀组织奖”;18家机构入选“创业服务中心机构名单”。
参赛项目中,不乏引领时代风尚、鼓舞人民前进、推动社会进步的文艺精品力作,大大夯实了文化消费的发展基础,也有运用数字化等前沿技术,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的破圈尝试。文化科技融合赛道一等奖——Magic虚拟空间创作平台,由北京丞铭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融合AIGC人工智能技术与虚拟空间技术相结合,拓展上载化身、多人同屏、润色渲染、代码生成等多种技术应用,显著提升企业在文化创意方面的设计能力和效率,显现新一代数字技术助力行业实现降本增效的作用,展示了文化与数字及科技融合发展带来的巨大市场潜力和广阔发展前景。同时,大赛关注文化消费渠道和场景的创新,探索光影艺术体验、沉浸式数字展览、演艺新空间、社区公共文化新空间、文化产业园区新空间等文化消费新模式新场景的创新。
大赛评审专家、中央戏剧学院国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林蔚然认为:“今年的参赛项目,放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综合运用数字技术、智能技术和新材料等新兴技术,以更加深邃的历史视野、更加贴切的表现手段和更加有效的叙事策略,融合现代人的审美偏好和生活风尚,在内容创作、技术创造和商业创新上均呈现较高水准,充分反映了北京这座城市在文化创意多元主体协同共生上的治理能力。”
作为首都的大型文化活动,北京文化创意大赛汇聚高水平文化企业、前沿领域文化创新人才、优质文化产业园区、投资机构和创业服务机构,是聚合文化资源、推动产业高效发展的重要平台。大赛至今已举办七届,赛事规模不断扩大,内涵不断深化,水平不断提高。大赛专家委员会代表、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邹锋表示:“经过七届的积累和成长,北京文化创意大赛已经成为北京人才培养地、资源聚集地、文化创新地。众多优秀的文创项目和创业人才,通过大赛这个平台涌现出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3 0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