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朝史上最聪明的皇帝是谁,差点被宫女勒死是怎么回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10 22:0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宫女在古代社会的地位非常低下,历来都是些逆来顺受的可怜人。但是明朝嘉靖年间,这些柔弱的宫女却引发了历史上罕见的壬寅宫变,嘉靖皇帝差一点就死在了她们手里。

嘉靖皇帝晚年迷信道士,为了追求长生不老,大量征召13,14岁的少女进宫。采补她们的处女经血,炼制所谓的仙丹。每次到了采血的时候,宫女们都要被强制性的禁止饮食,只允许吃桑叶喝露水。

宫女们饥饿又虚弱,日常工作还不能有半点儿耽搁。每天早上都得拖着疲惫的身躯,到御花园采集甘露,供嘉靖皇帝修炼吸风饮露之道,稍有闪失就得遭受一顿毒打。很多宫女因此累到,甚至直接病死。

俗话说急了还咬人,更何况这些有血有肉的宫女。嘉靖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1542年11月17日),嘉靖帝召幸曹端妃,十几个侍奉曹妃的宫女在凌晨时分,趁嘉靖熟睡的时候潜入房间,来到嘉靖的床前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绳子,套在了他脖子上,想要把他勒死。

宫女们毕竟不是专业的刺客,慌忙之中把绳子打成了死结,费了好大劲儿也没有勒死嘉靖。曹妃趁机潜逃出去,向皇后报告搬来救兵,嘉靖这才捡回一条性命。事后嘉靖皇帝吓得搬进了万寿宫,不敢再睡在紫禁城的寝宫。

经过宫女政变的事后,嘉靖皇帝更加怕死。搬出紫禁城后,二十年不穿龙袍不上朝,大量修建宫殿庙宇,设醺炼丹迷信道士邪说,邵元节、陶仲文等道士个个封官赏爵。尤其是陶仲文还一个人身兼少师、少傅、少保等职位,这样的待遇在整个明朝的历史上都是空前绝后的。

嘉靖皇帝不仅自己信奉修道成仙,还要求所有大臣都要信奉。重视道教学习出色的就能升官发财,胆敢反对道教进谏的人,轻则被贬为平民,重则当场处死。

嘉靖皇帝把这些江湖道士的话,当成了上天的旨意深信不疑。因为一句"二龙不能相见",嘉靖皇帝便再也不见自己的太子裕王,长期隔绝几乎没有父子情分。

嘉靖皇帝并不是一个天生无情的人,他这一生一直深爱着自己的父母。每到节日和父母忌辰的时候,嘉靖皇帝总会屏退左右,在父母的灵位前长跪不起流泪祈祷,神情凄惨就连偷偷窥见的宫女太监都为之动容。

嘉靖皇帝的孝顺并不是野史杜撰,正德十六年(1521年)4月20日,明武宗驾崩。由于明武宗没有子嗣。杨廷和根据明武宗临死前兄终弟及的命令,奉14岁的嘉靖成为皇帝。

嘉靖皇帝从一个没有根基的藩王成为皇帝,刚一登基就因为亲生父母的尊号问题,跟杨廷和这些掌握实权的大臣闹了起来。这一闹足足持续了三年半,成了明朝历史上有名的大礼议事件。

最终嘉靖皇帝凭一人之力,获得绝对性的胜利。不光封赏生母成为兴国皇太后,追尊生父为献皇帝,生母为兴国皇太后。还把大臣杨廷和贬为平民,从理论和礼仪上树立了自己的正统地位。从此独揽大权,说一不二。

史书评价,嘉靖皇帝也许是明朝史上最聪明的皇帝。壬寅宫变后,嘉靖皇帝虽然醉心修道,一直不穿龙袍不上朝,但是朝政却没有放下。每到晚上,嘉靖皇帝都会非常认真的批改奏折,时常批改到五点半,才躺下休息一会儿。

嘉靖皇帝为了长生不老,做了许多荒唐的事。但也做出了许多功绩,嘉靖皇帝在位四十五年,减免赋税、赈济灾荒100余次。经济空前繁荣,甚至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不仅如此嘉靖时期还出现许多思想家和哲学家,《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大抵就是在那个时期涌现出来的。嘉靖皇帝实施的政策,为明代中晚期思想文化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史书评价嘉靖帝为"中兴之主",说他"有不世之奇谟六,无竞之伟烈四,而又有震世之独行五"。总的来说,嘉靖皇帝是一个有能力有作为的人,只是过早的享受到了至高无上的权利。养成了刚愎自用的脾气,在追求长生不老的道路上迷失了心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0 23: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这位明朝皇帝的三位皇后相继惨死,这是怎么回事呢?
...主,有些一辈子得不到皇上的宠爱,甚至连命都搭上了。明朝就有这么一位皇帝,他的三个皇后一个也没有被爱过,并且最后一个比一个死的惨,这是怎么回事呢?朱厚熜当上皇上的时候才16岁,
2023-07-28 14:04:00
万历皇帝的一次“放纵”,导致明末乱局
明朝虽然是在崇祯帝手中灭亡的,但后世普遍认为“明之亡,实亡于神宗”。明神宗也就是万历皇帝,他在位四十八年,是明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可是万历皇帝非但没能中兴大明王朝,反而将
2023-08-27 19:02:00
古代帝王在位时间长等于能力强
万历皇帝朱栩钧,明朝第十三位皇帝,在位长达48年,庙号神宗。万历皇帝朱栩钧应该是明朝非常有名的皇帝了,他之所以如此出名,并不是因为他治国有方,济世安民。恰恰相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2024-03-23 20:31:00
朱元璋死后,至少有12位宫女殉葬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实行军民分籍,对于那些立有战功的武将,还会授予世袭军官的职务。比如说名将戚继光,他的祖上在明朝初年获得登州卫指挥佥事的世袭职务;另一位名将李成梁,他的祖上是世袭
2023-08-28 12:01:00
明嘉靖皇帝为何深夜遭16个宫女谋划
在我国历代的封建朝代中,明朝是最为世人称道的朝代,世人对它的评价褒贬不一,以统治者来讲,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嘉靖皇帝。他是藩王出身,因明武宗没有子嗣继位才选择了他继承皇位,在他当
2024-05-21 19:50:00
明朝嘉靖皇帝当众扒下皇后的衣服,让其活活气死
...;执政四十五年,前期出现过“嘉靖中兴”的盛兴之势;明朝最聪明的皇帝,在位期间,出现了严嵩、严世蕃等奸臣,徐阶这样的权臣,也出现了戚继光、谭纶、俞大猷这样的名将,后期一直不上朝
2023-02-06 21:51:00
万历年间的国本之争是怎样回事
国本之争,又称争国本,指的是明朝明神宗朱翊钧册立太子的问题,由于中国古代历来有“太子者,国之根本”之说,所以被称为国本之争。当时有两派分别拥护皇长子朱常洛与福王朱常洵(郑贵妃所生
2024-06-26 09:45:00
明朝王爷把自己的陵墓让给宫女,修建的规制堪比皇后
一说到明朝,很多人都会想起此前热播的《大明风华》,女主角孙若薇拿的就是大女主剧本。无独有偶,明朝后期也有一位大女主。她出身贫苦,却能让明朝最风光的王爷将自己的陵墓让给她,修建的规
2022-12-21 12:04:00
明朝皇帝一怪癖宫女遭殃,最后大批宫女被迫造反
...而且他们起义的地点就是皇宫,这个遭到起义的皇帝就是明朝嘉靖皇帝。说道这里,很多人都会有问题了,皇宫那么严的地方,这些人是怎么起义的?他们又因为什么药起义呢?这么多的问题,我们
2023-06-21 13:2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沉肩挑山,砥砺攀登——记山东中烟滕州卷烟厂卷包车间“挑山工”於永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五岳之首,万千游客无不惊叹于泰山的雄奇俊秀,令人仰望。然而我,却折服于一群小人物
2025-09-04 10:1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
【黔言】抗战记忆永不磨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英烈、重温历史。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025-09-03 21:27:00
贵州八万多军民硬生生凿出来的“抗战生命线”:24道拐每一寸土地,都回荡着全民抗战、共赴国难的呐喊
80多年前,当警报的悲鸣第一次撕裂贵州高原湛蓝的天空,山河为之变色;晴隆二十四道拐上,不分昼夜轰鸣的引擎,是维系国脉的喘息
2025-09-03 21:59:00
《如寄》之力与美
张吉祥此题自觉有些怪——《如寄》那来的力?哪来的美?其力有二:一曰感染力。《如寄》一面世,即有学界耆宿如宋遂良、吕家乡等老一辈学者著文解读阐说
2025-09-03 22:14:00
一床如寄月斜风细:耿介耳的寄心与寻迹
李酉宏“一床如寄 月斜风细”,这八个字,是上世纪初被称作“江南三名士”之一高燮《点绛唇》中的两句,大意是指局促在狭小的床上
2025-09-03 22:15:00
这盛世如您所愿!老兵目光坚毅,向新型装备敬礼。
2025-09-03 14:32:00
李建礼: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刘斌)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这句诗,出自杜甫诗作《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好的书画作品,能够让观者心神为之一醉
2025-09-03 14:47:00
“我们只有反抗,只有斗争!”这是胶东特委书记理琪撰写的油印信件———《给各级党同志的一封信》中的名句。他以瘦弱之躯扛起胶东抗战大旗
2025-09-03 15:51:00
巾帼不让须眉的白衣战士张华英
张华英老人(左二)大众网记者 邢晨 通讯员 肖水莲 烟台报道烽火岁月里,山东胶东大地遍布抗争印记。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潮水镇潮水一村
2025-09-03 16: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