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春运进行时】“手把牢、脚踏稳”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2-14 04:4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士英 本报通讯员 张龙 陶乐

《光明日报》( 2024年02月14日 02版)

【春运进行时】

2月4日4时,黑龙江哈尔滨室外气温低至-28℃,京哈铁路上行1196公里处,接触网工陈晨站在雪地里,手持长6米、重20多斤的接地杆,正准备接挂地线。

京哈铁路全线为电气化铁路,是连接北京和哈尔滨的重要通道之一。今冬,哈尔滨冰雪旅游爆火,旅客数量激增。自春运开始,铁路部门在京哈铁路每天安排开行的近百趟旅客列车几乎趟趟爆满。

受列车高速行驶产生振动影响,接触网的部分紧固件可能产生松动,特别是冬季极寒天气和客流高峰时段列车运行频次增大,受到影响也更大。为保障铁路运输安全,接触网工要利用“天窗”维修时间对接触网设备状况进行全面巡检,重点检查、处理接触网各部件可能存在的松、脱、卡、断等现象。

抬起、推进、挂上,经过一系列灵活的操作,接地杆被陈晨轻松挂到斜腕臂上。上线巡检第一道工序,她仅用时2分钟就搞定了。“地线二组接挂完成。”随着防护人员徐彤薇的对讲机呼叫声,几十米外的接触网工苏鹤蕊检查了一下腰间的安全带,开始向支柱顶端攀爬。

“手把牢、脚踏稳,注意安全,严防滑落。”工长林炜乔大声提示。

从支柱下方望去,苏鹤蕊的身体几乎悬空。她挂好安全带,一手紧握高压线,一手拿着扭矩扳手,对接触网螺丝和连接处进行敲打,还时不时用手电照一照,认真查看。

铁路线上,工具扳手“啪啪”的敲击声和对讲机不时传来的指令声交织在一起。距离“天窗”作业结束时间不到30分钟,苏鹤蕊开始向第三根支柱的顶端攀爬。此时,天空飘起了雪花,风裹着雪吹得人睁不开眼睛。

“这么高,害怕不?”“没啥怕的,已经习惯了。”面对记者的提问,完成作业安全返回地面的苏鹤蕊捂着冻得通红的脸回答。

像陈晨、苏鹤蕊这样的95后姑娘,在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供电段共有14名,她们被男同事亲切地称为“女飞侠”。

6时30分,天刚蒙蒙亮,结束工作的姑娘们坐上回工区的工程车。“今天休班,别睡大觉了,咱们也去冰雪大世界凑凑热闹呗。”陈晨的提议获得了小姐妹的一致赞同。“我要去拍照!”“我要坐大滑梯!”姑娘们七嘴八舌,黄色的工程车如跳动的火苗,暖着她们雀跃的心……

(本报记者 张士英 本报通讯员 张龙 陶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4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深夜出动,他们是守护高寒高铁的“蜘蛛侠”
...视网消息:动车组列车运行使用的电流是通过钢轨上方的接触网输送的,这张“网”就像是铁路的“动脉血管”。为确保列车正常运行,工人们每天都要在深夜对接触网进行检修。春运期间,总台记
2023-01-09 18:12:00
...通知书”,中标金额为5170.97万元(含税),中标项目为接触网关键零部件(包含腕臂底座、腕臂装置、定位装置)JC01包、接触网关键零部件(下锚补偿装置)JC07包。
2023-11-15 17:21:00
【新春走基层】寒夜“蜘蛛侠”  守护春运回家路
...高铁线上,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供电段接触网工工长齐海东和工友们开始了当天的巡检工作。哈大高铁是世界首条高寒高铁,十年来,累计安全开行动车组列车73.9万列,运送
2023-01-12 14:56:00
...如今实现“跨省通办”。家住北京的修先生原籍在黑龙江哈尔滨,去年想通过“老人投靠独生子女”落户北京。北京市公安局东城分局建国门派出所户籍民警接到“跨省通办”提示后,立即与哈尔滨
2024-03-25 10:24:00
哈铁全力应对降雪天气 确保旅客出行顺畅
...畅通;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供电、电务段提前做好接触网应急抢修准备,适时开启线路道岔融雪装置辅助人工清雪;哈尔滨、牡丹江、佳木斯等机务、车辆和动车段加强对铁路机车和动车组走
2023-03-15 18:39:00
冻雨下的高铁之“困”:绿皮“祖师爷”出山,能否解决难题?
...。”焦点一:列车遇困的“真凶”到底是什么?“冻雨致接触网结冰,列车获电受流遇阻”何为冻雨?据中国气象局的权威解释,冻雨指由过冷水滴组成,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碰撞立即冻结的降水
2024-02-07 10:50:00
淄博之后,哈尔滨火了。1月份以来,关于哈尔滨成为顶流网红城市的解读繁多,这一波流量能持续多久,爆红之后,流量能给这座人口外迁和产业空心化的城市带来哪些新的生机?在黑龙江省冰雪产业
2024-01-17 11:35:00
高寒高铁为返乡团圆助力
...超过70摄氏度,我国高铁制造陆续克服季节性冻土施工、接触网融冰、道岔融雪、车体防寒等多项技术难题。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也建立了集基础设施、移动设备、综合检测、防灾减灾
2023-01-27 21:51:00
项目建设进行时|哈尔滨都市圈环线工程24小时全力推进
本文转自:黑龙江日报建设中的松花江特大桥。施工人员在钢筋生产线上忙碌着。本报记者 吴利红摄□本报记者 吴利红五一假期,记者走进正在建设中的哈尔滨都市圈环线北环永源至双井段项目施工
2024-05-04 00:3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随着毕业季的来临,就业是大家关注的话题!上游新闻记者从共青团重庆市委获悉,由共青团重庆市委、重庆市教委、重庆市人力社保局等多部门联合主办的“千校万岗·启航青春”重庆共青团促进大学
2025-04-05 19:10:00
南洋企业家经贸交流圆桌会议在文昌举行 聚焦海南自贸港机遇
南海网4月5日消息(记者 吴岳文)4月5日,以“跨海融通 合作共赢”为主题的2025年第十一届海南文昌南洋文化节“南洋企业家经贸交流圆桌会议”在文昌清澜举行
2025-04-05 19:36:00
央视网消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银行纪检监察组、湖南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批准
2025-04-05 20:25:00
“侨”见海南自贸港:领略文昌椰文化 共探航天科技魅力
南海网记者 吴岳文“侨”见海南自贸港主题活动4月3日晚在文昌启动。连日来,来自12个国家的30位海外网络华媒人士、侨领侨青
2025-04-05 20:52:00
【家国永念】习言道|崇尚英雄 缅怀先烈 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这些深情话语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今天是清明节,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这些深情话语,共同缅怀英烈,致敬英雄!
2025-04-05 20:59:00
十年前,习近平总书记种下的白皮松如今已亭亭如盖。2025年4月3日,担任党的总书记以来,习近平第十三次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义务植树要一代接着一代干下去。来源:
2025-04-05 21:07:00
进入4月以来,随着气温持续回升,新疆阿克苏地区全面展开春播工作,一时间,塔河两岸广袤的棉田中,棉农们依靠高度机械化装备在天山南北的棉田里抢抓农时
2025-04-05 21:07:00
2024年“大黄山”非遗文创大赛圆满收官
大皖新闻讯 由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教育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共同主办,以“传承非遗,乐享文创”为主题的2024年“大黄山”非遗文创大赛日前落下帷幕
2025-04-05 22:00:00
中新社乌鲁木齐4月5日电 (苟继鹏)“新疆是佛教东传的门户,遗留了很多文化底蕴深厚的石窟群,这些石窟承载着佛教传播的历史
2025-04-05 22:07:00
中新社天津4月5日电 (记者 王君妍)记者5日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获悉,美洲第一家鲁班工坊在尼加拉瓜启动建设,将助力提升当地青年的职业技能水平
2025-04-05 22:37:00
红旗渠畔有个“画家村”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潘志贤 实习生 朱成真河南安阳林州市石板岩镇高家台村,一座隐于太行山深处的小山村,山高路陡、通行不便
2025-04-05 22:57:00
央视网消息:清明祭英烈,传承民族魂。全国各地通过多种形式缅怀英烈、致敬英烈,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强大精神力量
2025-04-05 17:36:00
家门口“阅”见书香市南
鲁网4月5日讯“太阳是早晨离我们近,还是中午更近?古人的智慧如何解答这个问题?”日前,市南区湛山街道仰口路社区的一间居民活动室内
2025-04-05 17:52:00
文昌企业青年代表苏小瑛:让文昌鸡从田间地头飞向世界的餐桌
南海网4月5日消息(记者 吴岳文)4月4日下午,2025年第十一届海南文昌南洋文化节“青年文昌”座谈会上,文昌企业青年代表苏小瑛分享了如何践行从“一只鸡”到“一座城”的文化使命
2025-04-05 18:03:00
中新社福州4月5日电 (记者 龙敏)短短一周内,福建迎来台胞参与妈祖文化活动与返乡祭祖的高峰。众多台胞跨越海峡,于妈祖信俗传承里深化两岸文化认同
2025-04-05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