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新污染物“新”在哪儿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5-27 03:1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学习时报

刘文彬

新污染物危害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是全球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

什么是新污染物?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环境风险管理视角来看,新污染物是指排放到环境中的,具有生物毒性、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等特征,对生态环境或人体健康存在较大风险,但尚未纳入管理或现有管理措施不足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新污染物涵盖了广泛的人工合成化学品,不同国家和国际组织对新污染物的认知与其管理需求相关,因此对新污染物概念定义存在共性和差异。

新污染物的“新”从不同角度来看具有不同含义。从科学研究角度出发,新污染物是新出现或者近期受关注的物质,即生产、使用时间相对较短,主要关注这些物质的毒性效应、迁移转化、生成及降解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从环境管理角度出发,相对于管理体系较为完善的常规污染物而言,新污染物“新”在尚无法律法规政策予以管控或管控举措不完善,更关注如何减少新污染物排放、降低其生态风险以及保障人体健康。

新污染物有哪些,影响有多大?目前,国际上尚未对新污染物分类达成共识。2022年12月,生态环境部等六部委发布了《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明确了禁止生产、使用、进出口、新建以及纳入强制性生产审核、风险管控等措施的14类新污染物。

目前,国际上普遍关注的新污染物种类主要包括: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以及微塑料。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指具有毒性、持久性、生物蓄积性且能够在环境中长距离迁移的一类有机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化工、纺织、涂料、皮革、合成洗涤剂、炊具制造、纸质食品包装材料等。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免受其危害,国际社会通过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以减少或消除有意生产和使用的排放。内分泌干扰物具有生殖和发育毒性,会干扰生物体内分泌活动,导致发育畸形,增加癌症风险,扰乱免疫和神经系统功能等。典型物质有邻苯二甲酸酯、双酚A、多溴二苯醚等,主要用于塑化剂、阻燃剂、抗氧剂、农药等精细化工产品。抗生素经人和动物使用与代谢后进入环境,会引发环境细菌抗药性,诱导生物体产生抗性基因,给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带来安全隐患。微塑料为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纤维、颗粒或者薄膜,在海洋、地表水、地下水、沉积物、土壤、室内外空气等介质中广泛存在,具有刺激免疫等毒性效应,也能作为其他污染物的载体,可能导致生物存活率和繁殖力降低、繁殖减少、基因表达改变、DNA损伤等危害。

新污染物在我国环境介质和生物体内的分布存在共性规律,在我国部分地区的空气、土壤、沉积物、地表水以及地下水等环境介质中均有存在,蔬菜、鱼类、蛋类等生物介质和血液、尿液、母乳等人体样本中也曾被检出。然而,新污染物通常为痕量污染物,只有超过一定的浓度阈值才会有健康效果体现。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多数地区新污染物环境浓度较低,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可以忽略。

新污染物的来源与治理挑战。新污染物和常规污染物的来源类似,源于工业生产、日常生活以及农业活动,涵盖化工、塑料、医药、纺织、汽车制造等工业生产过程,以及生活消费、农业水产种植养殖、建筑材料、消防泡沫等众多行业和场景。其中,化学品是新污染物的重要来源,化学品的生产和使用的全生命周期存在新污染物排放风险。我国是化学品生产和使用大国,大部分新污染物涉及的化学品产量和使用量位居世界前列,化学品生产和使用的快速增长成为新污染物增加的重要原因。

相比于传统污染物,新污染物治理难度更高。首先,新污染物具备环境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多数新污染物在环境中难以自然降解,在环境中会持续存在,并在生态系统中易于富集,可长期蓄积在环境中和生物体内。其次,新污染物危害较大,对器官、神经、生殖发育等方面都会产生威胁,其生产和使用往往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存在较大风险。最后,新污染物来源广泛,普遍存在于工业生产、日常生活以及农业活动中,其特殊理化性质使得新污染物长距离迁移扩散,即便是青藏高原这样人迹罕至的区域也检测到了一些典型污染物。同时,新污染物风险较为隐蔽,多数新污染物短期危害并不显著,但其长期累积排放仍能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国家对新污染物治理已做出明确部署,未来可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提出了到2025年实现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明显增强的目标。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从六个方面部署行动举措,突显了新污染物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新污染物治理的总体思路可概括为“筛”“评”“控”。“筛”指的是结合环境与健康危害以及环境暴露情况,从数以万计的在产在用化学品中筛选出潜在环境风险较大的污染物,纳入优先开展环境评估的范围。“评”主要针对筛选出的优先评估化学品,对其生产、加工、使用、消费和废弃处置全生命周期进行科学的环境风险评估,精准锚定对环境与健康具有较大风险的化学品作为重点管控对象。“控”是对于“筛”“评”确定的重点管控对象,实行以源头淘汰为主,兼顾过程减排和末端治理的全过程综合管控措施。同时,要积极推动新污染物研究成果转化为治理标准,解决科学研究和科学管理之间存在的脱节问题,高度关注传统污染物与新污染物共同存在的现实情况,解决常规污染物与新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体系的构建问题。此外,新污染物治理涉及产业方方面面,未来环境管理要更多依靠科技、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7 0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天津市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印发
...人民日报客户端龚相娟记者从天津政务网获悉,为加强新污染物治理,提高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防控能力,切实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健康,近日,天津印发《天津市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
2023-01-05 22:19:00
新污染物治理中国在行动
...高附加值转型升级。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摄从2022年起,新污染物治理连续三年被写入我国政府工作报告。随着美丽中国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正在从“雾霾”“黑臭”等感官
2024-03-27 04:41:00
本文转自:学习时报蒋树建 近年来,新污染物由于环境健康风险高、管理措施不完善而受到广泛关注。为统筹开展新污染物治理工作,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健康,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
2024-05-27 03:10:00
...夏生态环境厅获悉,日前,宁夏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5年,对重点管控新污染物实施禁止、限制、限排等环境风险管控措施,全面加
2023-01-05 18:53:00
...称“部固管中心”)在成都联合签署了《关于建立川渝新污染物环境风险联防联控机制协议》。该协议是全国第一个跨省域的新污染物治理联防联控机制。根据协议约定,下一步川渝将充分发挥各方
2023-06-26 18:36:00
大皖新闻讯 与常规污染物不同,新污染物种类繁多,环境风险大。大皖新闻记者从合肥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2023年起,该局连续三年针对重点行业企业开展化学物质环境信息统计调查工作,截至
2024-03-29 11:46:00
李寿生:化学品多个环节环境风险日益加大
...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化学品管理,对化学品风险管控和新污染物治理做出了系统部署。在近日举办的中国化学品绿色可持续发展大会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表示,随着化学品的大
2023-10-24 00:15:00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我国新污染物治理取得重要进展【环保时空】科技日报讯 (记者李禾)记者5月27日从生态环境部获悉,生态环境部会同各有关部门、各地方推进新污染物治理工作,对14种类
2024-05-29 02:17:00
...篡改监测数据、故意停用监测设备等方式,非法排放超标污染物,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安全。该案犯罪嫌疑人非法排放的超标污染物,散发出浓烈的刺激性气味,导致当地水体严重污染,直接影响到周
2023-06-05 11:2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