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沉浸在量子世界中探秘,这名38岁的教授为什么“火”了?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4-22 17:10:00 来源:光明网

在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杜灵杰看来,量子物理研究有趣而纯粹,他投身其中,不断探索科学的奥秘。今年3月,杜灵杰团队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引发关注。勇探科研前沿、从无到有搭建实验设备、在研究中不断突破思维定势,杜灵杰说,是浓厚的兴趣引领他坚持不懈,步履不停。

沉浸在量子世界中探秘,这名38岁的教授为什么“火”了?

图为杜灵杰(中)与学生在探讨。李佳昊摄

最近,1986年出生的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杜灵杰“火”了。

3月28日,《自然》杂志发表了杜灵杰团队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利用极端条件下的偏振光散射技术,在砷化镓量子阱中对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集体激发进行了测量。这是引力子这一概念被提出以来,世界范围内首次在真实系统中发现具有引力子特征的准粒子,被领域内的理论学家们称为分数量子霍尔效应引力子。

这一成果引起了学界和媒体的高度关注。杜灵杰说,是兴趣引领着自己前行,沉浸在纯粹的量子物理的世界中自在探索,想要观察它将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改变。

兴趣引领,向科研前沿发起挑战

杜灵杰出生在江苏镇江,从小就喜欢对自然现象刨根问底,上了高中,他发现自己好奇的问题都属于物理学范畴,便选择了理科,本科时进入南京大学理科强化部就读。

读研时,杜灵杰选择了量子物理方向。这一选择在当时看来有些出人意料,因为那时的量子物理还是一个“有点看似不着边际”的领域——学习它会有什么“用处”,还不明确。而杜灵杰正是看中了它的“有趣而纯粹”。

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杜灵杰在博士研究生阶段选择了半导体作为进一步研究量子物理的载体。为了拓展研究视野,到了博士后阶段,他开始尝试全新的光学实验研究,开始接触分数量子霍尔效应。

分数量子霍尔效应中存在着微观世界里一种从来没被发现过的全新物态,只有在极端条件下才会被观测到。它的出现打开了人类认识世界的一扇窗口,但也因为观测条件的严苛,研究难度极高,研究者相对较少。

2019年,杜灵杰与合作者首次在光学观测中,发现分数量子霍尔效应中出现集体激发,即大量电子集体性的能量跃迁——就像平静的湖面上突然激起数不清的、不同形状的涟漪。论文发出后,被理论物理学家认为可能是分数量子霍尔效应引力子存在的证据。

其实,多年前就有理论预言,凝聚态物质中可能存在一种分数量子霍尔效应引力子。由于它的行为规律与引力子类似,被形象地称为引力子在凝聚态物质中的“投影”。但寻找这一“投影”、弄清背后机制的实验非常艰难。

2019年,杜灵杰结束博士后工作,回到南京大学物理学院从事科研工作。他决定,要向这一科研前沿发起挑战。

历时3年,从无到有搭建观测“望远镜”

实验的前提是要有合适的仪器设备。然而当时,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没有符合要求的实验设备。因为实验的条件极其苛刻,而且还看似自相矛盾。实验的必要条件,一个是强磁场,比地球常规磁场强度高出10万倍;另一个是极低温,比物理学意义上绝对零度(零下273.15摄氏度)高出0.05摄氏度。

虽然强磁场和极低温环境可以通过设备来实现,但实验过程中需要进行光学测量,设备上就要安装“窗户”。有了光,样品的温度就会升高,从而破坏敏感的分数量子霍尔效应,造成观测失败。

“国外团队采用湿式稀释制冷,每天往实验装置中灌入液氦来实现降温。但我们采用的是干式稀释制冷,即用压缩机制冷。”杜灵杰解释,压缩气体的过程中会造成振动,让实验难上加难。此外,南方潮湿的环境对光学实验也是一大挑战。

怎样消除升温、振动、湿度变化等带来的影响?经过一次次尝试,杜灵杰发现,“做减法”这条路走不通,那就只能“做加法”:他和学生们从头开始设计,使用新的特殊材料减震,通过光学干涉来降低热辐射,一点点攻克难题。

为了让各项指标符合实验要求,从2019年8月到2022年8月,历时整整3年,杜灵杰终于带领团队从无到有设计组装出实验装置,放置在一间“攒出”的恒温恒湿“超净间”中。这个大型装置长约8米、宽约5米、高约9米,具备光源和探测器,如同超大号“显微镜”,又像是超级“望远镜”。

2022年下半年,这台“望远镜”开始投入运行。在之后的4个月中,杜灵杰团队夜以继日在量子阱中寻找着引力子激发存在的证据,却始终一无所获。

杜灵杰并不灰心。他将自己关在房间里,反复对比大量数据,终于从海量数据里发现了引力子激发的微弱信号。之后他们在分数量子霍尔效应中测量出这一信号具有自旋为2的特性,进一步确认了其是引力子激发。

杜灵杰开心极了,他以为经过长途跋涉,终于迎来成功。然而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凝聚多年心血撰写的论文被《自然》杂志退回了,理由是“证据不足”。

前路又迷茫起来。

打破思维定势,迎来科研突破

还没有从投稿被拒的阴影中走出来,杜灵杰又遭到了一次打击。

去年7月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上,一名专家向杜灵杰提出问题:“引力子激发自旋为2,但自旋为2的一定是引力子激发吗?”

这一下把杜灵杰问住了。“此前,我一直陷在思维定势里,和同行们一样,对领域中的‘硬骨头’采取回避态度。现在必须正面攻克,我意识到,探索的道路还非常漫长。”杜灵杰说。

回到实验室,他重新振作起来。“文章发表固然重要,但是对科学工作者来说,更重要的是把科学问题搞清楚。我们向科研前沿发起挑战,即使失败了,至少能排除一种方案,也算是一个成功。”他这样鼓励自己。

这回,杜灵杰关注到了此前不曾关注的数据,意识到极小动量的激发测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而设计了新的实验,“经过半年的测量,我们发现,激发信号除了自旋为2这个最显著特性之外,还有一项关键特性——具有特征能量。”

今年1月,杜灵杰受邀参加了一场分数量子霍尔效应领域的国际会议。这次,他拿出有力的实验证据,解答了去年被质疑的问题。包括之前那名专家在内的与会学者向这名青年科学家报以掌声。分数量子霍尔效应引力子的实验发现得到了国际学界的认可。3月,杜灵杰团队的论文在《自然》杂志发表,这也是世界上首次观察到引力子在凝聚态物质中的新奇准粒子。

“人生没有标准答案,做科研是不断打破思维定势的过程。”这是杜灵杰的亲身感受,也是他的人生态度。对于未来的研究方向,他同样不设限,“对纯粹的物理世界的兴趣,引领着我不断去拓展新的领域,研究新的课题,探索自然科学的奥秘。”

作者:姚雪青

来源:人民日报一撇一捺微信公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2 21:45:2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的国际团队利用极端条件下的偏振光散射技术,在砷化镓量子阱中对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集体激发进行了测量,在世界上首次观察到引力子激发,即引力子在凝聚态物质中的新奇准粒子。相关研究成
2024-03-29 02:41:00
...获悉,该校物理学院杜灵杰教授率领的国际科研团队,在量子物理领域取得重大进展,首次观察到引力子在凝聚态物质中的“投影”。相关论文28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杜灵杰介绍
2024-03-28 14:45:00
...回到南京,就一头扎进他在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唐仲英楼的量子极端测量实验室。去年3月,他和团队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为引力子“画像”,那篇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上的论文,就在这
2025-05-22 05:04:00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杜灵杰教授率领的国际科研团队,在量子物理领域取得重大进展,首次观察到引力子激发,即引力子在凝聚态物质中的“投影”。相关论文3月28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
2024-03-28 16:21:00
...南京大学教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杜灵杰正在捕捉量子物理的宇宙级科研密码。今天是五四青年节,记者近日走近这位以“十年磨一剑”的锐气坐热“冷板凳”,在“从0到1”的原始创新中
2025-05-04 08:42:00
全球首次!中国科学家领衔,取得突破性成果
...的国际团队利用极端条件下的偏振光散射技术,在砷化镓量子阱中对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集体激发进行了测量,在世界上首次观察到引力子激发,即引力子在凝聚态物质中的新奇准粒子。相关研究发
2024-03-28 18:19:00
在宁高校原创性科研成果频频登“顶”背后
...衰老》上。再往前,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杜灵杰教授团队在量子物理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研究成果登上国际顶刊《自然》。他们通过自主设计、集成组装的极低温强磁场共振非弹性偏振光散射系统
2024-04-26 09:56:00
...日,南京大学传来消息,该校物理学院杜灵杰教授团队在量子物理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他们首次观察到引力子激发,也就是引力子在凝聚态物质中的“影子”。这是自引力子这一概念被提出以来
2024-03-29 00:42:00
2024年中国和世界“双十大”科技新闻揭晓(科技自立自强)
...分别是:科学家首次3D打印出功能性人类脑组织;谷歌新量子芯片跨越精度里程碑;欧几里得空间望远镜公布首批科学成果,包括首张“宇宙地图”照片;科学家绘制迄今最大脑基因调控网络图谱
2025-01-23 06:08: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海工核心装备自主化取得新突破全国首台(套)船用SCV模块化装置成功交付南报网讯(通讯员张正平记者张希)近日,由江宁高新区企业中圣科技集团旗下中圣高科公司自主研发的全国首台(套)应
2025-11-05 08:17: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余梦娇通讯员彭蓉10月31日,在“向栖霞·享未来”2025年栖霞区秋季引才校园行南京财经大学站专场招聘会上
2025-11-05 09:56:00
智艺共生:AI赋能传播设计研究生作品展开幕
展览开幕历经三十余载积淀与发展,中国传媒大学广告与品牌学院以教学、科研与创意实践的融合创新,持续引领设计教育的前沿进程
2025-11-05 10:56:00
大皖新闻讯 11月5日,威马汽车在其官方微信号发布消息称,“我们很高兴地宣布,小威随行APP于2025年11月5日重新上线iOS和Android平台
2025-11-05 11:00:00
钉钉AI表格支持千万热行,超复杂实时计算真实可用
11月5日,钉钉AI表格宣布成为业内首个单表容量支持1000万热行的智能表格,目前已率先应用于“老字号”餐饮德香苑烤鸭等多家连锁零售
2025-11-05 11:23:00
沂南农商银行:助力科技企业打造新领域标杆
鲁网11月5日讯一根摩丝仅比头发丝略粗一点,但中间却是空的,这款膜组件直径36毫米,里面装了2000多根摩丝,直径最大的膜组件超过600毫米
2025-11-05 11:44:00
科技为骨,情感为魂:米连科技如何用温度重塑品牌连接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技术和服务是骨架,而品牌情感则是血肉。米连科技的过人之处,在于它成功地将“帮助用户获得爱与归属感”这一企业使命
2025-11-05 13:58:00
2025留学机构推荐:高口碑中介综合评测
在当前全球教育交流日益频繁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出国深造,出国留学中介机构因此承担起连接国内外教育资源的重要角色
2025-11-05 11:09:00
在线许愿,“听劝”的Leader统帅成了年轻人最想@的家电品牌
一条评论区里的留言,一次产品论坛里的建议,甚至是一段短视频下的“许愿”……这些散落在互联网角落的零散声音,正被统帅仔细收集起来
2025-11-05 11:07:00
即将开幕!首届WCE世界营地博览会,一篇理清所有重点!
想对话全球营地大佬?想抄浙江标杆营地的实战作业?想一站式对接国际资源与供应链?2025年11月7-9日,首届WCE世界营地博览会将在“两山理论”发源地浙江安吉重磅启幕
2025-11-05 08:25:00
近日,太重集团自主研制的国内最大1100吨直臂架门座式起重机,历经海上运输的平稳旅程,顺利抵达用户现场,设备总装工作正式拉开帷幕
2025-11-05 08:30:00
科赴与美团医药健康升级战略合作 为消费者构建更加多元化、便捷的健康解决方案
2025年11月4日,上海 – 今日,在美团北京总部,科赴中国与美团医药健康宣布升级战略合作,双方将在多年合作的基础上
2025-11-05 08:55:00
绘喵教育八周年庆典圆满落幕:以热爱为笔,绘就艺术教育新蓝图
近日,绘喵教育以“无限热爱・无限可能”为主题的八周年庆典活动圆满举行。活动通过“线上直播+线下盛典”双线联动的形式,共同回顾八年深耕插画教育的成长足迹
2025-11-05 10:26:00
“AI+医疗”活力迸发!温州全力打造医学人工智能高地
温州居民李阿姨通过AI助手解读的体检报告;医院放射科利用“AI+云影像”,五分钟就能初筛CT片;糖尿病患者张大伯通过可穿戴设备传输数据
2025-11-05 10:46:00
校宝App荣获“2025榜样教育产品奖”,以持续创新引领教育服务数字化进程
2025年10月21日,2025校长邦T教育创新大会暨“中关村·智聚”教育创新论坛在北京隆重开幕。在大会的焦点环节“第十届榜样教育年度盛典”中
2025-11-05 08: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