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张士诚占领平江的这一年,朱元璋刚好占领南京。此时,张士诚势头,他的势力还在继续扩大,先后攻占湖州、杭州、萧山、嘉兴。直到张士诚和朱元璋同时攻打镇江,两大枭雄终于碰面了。不得不说,张士诚刚开始和朱元璋接触时,他有些小瞧朱元璋。《明史·张士诚传》记载:
是岁,太祖亦下集庆,遣杨宪通好于士诚。其书曰:“昔隗嚣称雄于天水,今足下亦擅号于姑苏,事势相等,吾深为足下喜。睦邻守境,古人所贵,窃甚慕焉。自今信使往来,毋惑谗言,以生边衅。”士诚得书,留宪不报。
朱元璋刚占领南京那会儿,立足未稳,他最初并不想和张士诚为敌。对此,他还特地写了一封信,派杨宪亲自送到张士诚手里。信上说:“西汉末年隗嚣在天水列土封疆,你今天也占领了姑苏,我很为你高兴。如今,我们俩的地盘接壤,应当睦邻友好,共同对抗元朝。”张士诚得到信后,不仅没有给朱元璋回信,还把杨宪扣了下来。朱元璋几次派人去“接”杨宪,张士诚就是不放。
既然张士诚不友好,那朱元璋也就不客气了。朱元璋先派徐达在镇江打败张士诚,又派汤和攻打常州,张士诚兵败,连续损失两员大将,这才意识到朱元璋不是易与之辈。于是,张士诚放低姿态,派人送了二十万石粮食给朱元璋,要和朱元璋“交朋友”。
朱元璋见张士诚轻易妥协,便狮子大开口:
太祖答书,责其归杨宪,岁输五十万石。士诚复不报。
朱元璋的意思是,二十万石太少了,你至少要给我送五十万石,然后再办杨宪给我乖乖地送回来,我们才能好好聊一聊。结果,张士诚大怒,不理朱元璋了。
本来,张士诚和朱元璋之间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镇江、常州这些地盘本就是从元朝手里抢回来的,即使被对方占领了,也有机会夺回了。但是,接下来二人算是结仇了,因为出人命了!
1357年,朱元璋派徐达攻打宜兴,张士诚派亲弟弟张士德迎战徐达。张士德有勇有谋,和徐达对峙了几个回合,并没有吃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徐达明显技高一筹,张士德中了徐达的埋伏,被徐达麾下的先锋官赵德胜生擒。巧合的是,在太湖战场上,张士诚也擒获了朱元璋麾下的大将廖永安。
于是,张士诚派人送信给朱元璋,要拿廖永安换张士德。朱元璋虽然喜欢廖永安,但他觉得张士诚的亲弟弟更有价值。当时,朱元璋的心气很大,他想用张士德来招降张士诚,于是给张士诚回了两个字:不换!
结果,张士德很有骨气,竟然绝食而亡。史载:
士诚获廖永安,请以易士德,明太祖不许,其后士德不食而死。
杀弟之仇,不共戴天,这下朱元璋和张士诚算是彻底没法和解了。
就在张士德去世之后,元朝丞相达识帖睦迩招降张士诚,张士诚想让元朝来对付朱元璋,便同意招安。这期间,张士诚虽然还在苏州,他不再是“大周”皇帝,而是元朝的大臣。
这种情况没有维系多久,元朝要张士诚提供军粮,张士诚要元朝发放军饷,最后,张士诚在请求元顺帝封自己为王爵的时候被拒绝,一怒之下再度反叛。从此,张士诚在苏州称帝,建立东吴,自称吴王。
张士诚降而复叛是必然,因为他和元朝从开始就是在相互利用。只不过,此时的张士诚,心态已经变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4 14: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