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在汀溪镇半岭村,走访人员对照整改清单,现场查看项目进展,推动解决存在问题。
走访人员查看褒美村的一体化净水设备。
厦门网讯(文/图 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人饮工程虽然历经多次改造提升,但供水量与供水稳定性不足,村民未能彻底摆脱饮水问题困扰:建好站点未供水,村民只能到河流上游自行引水……去年以来,市纪委监委持续开展“整治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跟踪问效——以翔安区锄山村、同安区半岭村等部分村民吃水难问题为小切口,监督推动相关部门落实“点题整治”举措,完善常态化监管机制(详见本报2023年9月1日、11月3日,2024年3月19日的相关报道)。
针对存在问题,相关部门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全面排查,形成整改清单,实行项目化推进。其中,同安区新增建设11个水源点项目,用以解决季节性缺水导致的水源不稳定、枯水期无进水等问题。新增的水源点是否已如期完工,能否足量供水?近日,市纪委监委“跟踪问效直通车”来到汀溪镇半岭村、褒美村和西源村,走访人员对照整改清单,现场查看项目进展,继续推动解决存在问题。
【现场】
半岭村清水池里没有水 走访后快速得到解决
“跟踪问效直通车”首先“驶入”半岭村制水点。前往半岭村走访的不仅有市党风政风监督员、本报“监督在线”记者,还有市农业农村局及驻局纪检监察组,同安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利建设中心等部门工作人员。
走访人员打开一体化水处理设备的清水池,发现数米深的池里没有水。同安区水利建设中心工作人员说,此处制水点是在2021年开始建设的,但2023年底时发现已无进水,主要原因是地理条件影响,属于自然枯竭。此外,水源地位于其他自然村,因地界纠纷,跨村供水存在一定困难,这半年多来确实无水可用。
如何快速解决这一问题?“优选方案是寻找合适的水源点,通过协商将村民自建的水源点引入原先的制水点。”水利建设中心工作人员表示,还有一个备用方案,就是采用打斜井等方式,到更远的山里进一步寻找水源。
几天后,好消息传来:5月30日,经过开挖埋设管道,该制水点通水已经完成,水量能满足附近100多位村民用水需求。但从长远考虑,彻底解决季节性缺水问题,仍需新建深水井、新增水源储备。走访人员了解到,同安区农业农村局已协调汀溪镇,计划新增一口200米深水井,并埋设输水管道与制水点连接。
褒美村持续加大宣传引导 改变村民用水旧观念
打开位于褒美村制水点的设备角阀,清澈水流汩汩而出……同安区水利建设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褒美村水源点水量充足、水质较好,经过多道过滤系统后的水,进入清水池,再经稳压加药设施、定期排泥等工序,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褒美村水源点的受益人口有七八十人,可以保障日常用水所需。”
不过,褒美村制水点也曾出现供水不稳定状态。2021年前后,该制水点建成并开始供水,但在2023年初的例行抽查和日常巡查中发现逐渐出现断水情况。“既有受地理条件影响而自然枯竭的原因,也有因上游农场土地使用纠纷而带来的管道破坏。”该工作人员表示。
2023年上半年,原同安区水利局组织汀溪镇多次入户与村民沟通,并召开3次座谈会,重点协调解决供水设施用地问题;当年6月,面对村民迫切的用水需求,相关部门决定改变方案,在上游新增一口深水井以补充水源。
对此,走访人员建议,应加强对人饮工程的宣传,多从有利身体健康的角度,以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讲解,引导村民饮用人饮工程的水,并树立节约用水等意识。
西源村建管道从水库引水 站点围栏正在整修
在西源村村民陈先生的家中,走访人员打开门口的水龙头,尝了一口水,没有明显的余氯味道。“之前我们用自接水源的时候,经常没水,现在有了人饮工程的保障,不用担心停水!”陈先生表示,煮饭、烧水用人饮工程的水,拖地、浇菜就用“自己的水”,有了“双保险”。
走访人员随后登上西源村制水点所在的山坡,现场看到,一体化水处理设备正在运行,但站点围栏尚未安装完成。工作人员介绍,不久前,该制水点刚刚恢复通水,采用从小坪水库引水入站的方式进行水源补充,“我们建设了约100米的引水管道,采用虹吸技术取水。”工作人员说,此处制水点可以供应常住人口约200人。不过,因水库水源受季节影响大,下一步计划在原有供水设施基础上进行提升改造,预计在今年底完成。此外,还将采用打斜井的备用方案,目前工作人员已开始勘察水源。
【进度】
同安区新建11个水源点
八个新增水源点基本恢复进水通水
为什么半岭村等山区农村,在寻找水源、持续供水方面存在难度?走访人员了解到,水源点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尤其是海拔较高、汇水面小的区域,容易发生季节性缺水。同时,水源点还要具备上游水质足够安全,且不影响下游的农田灌溉等条件。
为此,同安区新增建设了11个水源点。从整改清单来看,其中8个在今年5月基本恢复进水、通水。以蔗内村为例,去年年底,管护单位发现原先的水源点逐渐枯竭、出水量不稳定,因而寻找另一处水源点,同时改造小水坝,提升蓄水能力,并新建水源管道5000米。2024年1月,蔗内村完成新增水源点的建设工程,目前已正常通水。与蔗内村情况相似的军营村,同样已完成施工建设。
因水源地上游被拦截或入户管道被蓄意破坏等原因,造成小坪村、澳溪村、造水村无水问题,也分别通过新增水源点、新建管道等予以解决。走访中,农业农村部门和属地镇政府均表示,将进一步做好村民解释沟通工作,加强宣传引导。
三个新增水源点已于第一季度立项建设
另外3个新增水源点,于今年第一季度立项建设,目前正在推进中。
汀溪镇新增的2个水源点分别位于前格村和五峰村。其中,前格村原有的两处斜井水源点,都因自然枯竭而无水;五峰村原本的三处水源地,分别为深水井、引水坝和横井水源,也遇到了枯竭无水的问题。目前前格村和五峰村的水源点建设正在推进中,预计需新建机井,埋设输水管道和电缆线等工序。
莲花镇计划新增的1个水源点位于白交祠村,项目包含6个制水点的新建。由于该村海拔高,所以需建取水坝、集水池、取水泵、净水处理站、加压泵等一系列制水设备,还需铺设泥结碎石道路、接入电源、铺设输水管道等。建成后,白交祠水源点预计受益人口超过1500人。
【延伸】
明确工程资金渠道 建立养护补助机制
5月16日,市纪委监委召开全市山区农村供水工作推进会。会后,市农业农村局、驻局纪检监察组立即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全市山区人饮工程巩固提升专项工作。
根据工作部署,5月18日,市农业农村局制定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全市山区人饮工程排查,建立问题清单,项目化推进。市农业农村局分管领导、驻局纪检监察组组长还带队赴同安区部分山村,实地督导检查人饮工程运行管理情况,对“点题整治”问题整改成效进行“回头看”。
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也得到了加强。在市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市农业农村局、同安区农业农村局多次会商,解决项目推进中出现的难点堵点问题并多次协调财政部门,就同安区3个新增水源点的建设,明确了工程项目资金渠道;人饮工程后续养护资金保障方面,也已建立全市统一的人饮工程养护补助机制。
根据走访情况,市纪委监委表示,对同安区11个新增水源点项目的推进,各相关部门应继续跟踪落实、补齐短板,及时解决工程建设和设施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市纪委监委将持续对“整治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开展跟踪问效,督促推动各相关部门落细落实“点题整治”责任,确保村民吃上“放心水”。
【互动】
两个渠道可反映问题
如果您发现有关部门在服务监管企业过程中存在不足之处,如助企政策不落实、手续太繁琐、口径不明晰、作风问题等,或发现涉及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可通过“厦门党风政风监督台”微信公众号或拨打互动电话2892367,与市党风政风监督员、相关媒体进行互动。
扫码关注“厦门党风政风监督台”微信公众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7 12: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