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新华网
经过近3年不懈努力,围绕“全面感知、自动操控、趋势预测、优化决策”低成本稠油物联网建设目标,中国石油新疆油田风城油田作业区研究出适用于稠油吞吐开发区的自动化仪表、设备及通信组网等配套技术,建成了国内首个低成本稠油物联网系统。
“我们打破了‘单井自动化建设只在单井’的固化思维,形成了低成本、易实施的稠油吞吐井温度集约化监测建设模式,为稠油吞吐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和数字化升级奠定了基础。”风城油田作业区副总工程师、信息管理站(自动化中控站)站长陆兴说。
风城油田作业区以稠油开发为主。吞吐开采是稠油开发的主要方式之一,注汽、采油、集输、处理全过程均处于高温、高压工况下,工艺环节多、劳动强度大、安全风险高、管理难度大。
面对稠油物联网建设通用仪表选型困难、施工作业量大、布线施工困难、建设成本高、建设周期长等难点,作业区首次提出并确立了以关键节点控制为核心的稠油物联网建设理念,逐步完善稠油吞吐区物联网建设方案,深入研究适用于稠油吞吐开发区的自动化、通信等配套技术,从生产特点、地面工艺、架构层级3个维度构建了稠油生产物联网技术体系。
研究人员采用“一体化数字电控箱+管汇非侵入式温度采集+多通阀自动选井称重计量”的稠油吞吐区物联网建设技术路线,将油井注汽温度、压力及采出液温度采集环节转移至管汇处集成,实现稠油吞吐井标准化建设,满足抽油机运行状态信息采集和“一人多站”远程计量管理的要求,大大减少了仪表需求及项目实施工作量,解决了稠油井数多、单井温度采集成本高的难题。此项技术应用以来,已节约费用6000余万元。
同时,研究人员利用高度集成的“采—注—输—处理”全过程工况数据,报警限值按三级五类管理,实现油田上下游生产过程的“在线监测、实时报警、异常预警”,油田生产应急事件减少30%以上。
新疆油田不断加快数字化转型发展,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油田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在物联网建设与数据应用方面持续发力,充分发挥了“以数字化转型驱动油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完成《新疆油田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试点实施方案》并通过审查。同时,启动油气勘探等九大业务领域转型场景建设,生产指挥中心系统上线运行,集成30余套专业系统数据,建成十大应用场景,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实现了1200项生产指标和3万口井、2000座站生产情况的全面掌控,构建了“大生产、大运行”的生产组织模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3 12: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