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诺奖得主和知名学者带来智慧碰撞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9-12 04:30:00 来源:四川日报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江芸涵 吴浩

9月11日,以“共建创新生态·共享科技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十一届中国西部海外高新科技人才洽谈会(简称“海科会”)在成都开幕。在上午举行的天府论坛上,2013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亚里耶·瓦谢尔、印度TERRE政策中心主席拉杰德拉·山地、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茂松、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石勇和青岛大学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院长李小光等5位大咖,从医学研究中的计算机应用到绿色航空科技发展,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趋势与机遇到数字经济、东数西算,带来了高含金量的主题演讲,贡献了“最强大脑”的智慧碰撞。

聚焦前沿科技

大模型已成人工智能巅峰对决战场

天府论坛上,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在各大领域的应用成为大咖们关注的焦点。

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杰出大学教授亚利耶·瓦谢尔,重点聚焦“人类医学研究中计算机的使用”。

“如今我们所拥有的巨大算力,能够在医学研究中解决很多以往无法解决的问题。”亚利耶·瓦谢尔说,计算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生物系统在分子层面是如何运作的。通过计算机建模,可以了解细胞信号通路的调节机制,帮助研发药物,在对抗传染性疾病方面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近一年来火爆全球。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茂松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从商业应用到文化创意产业,显著降低制作成本和准入门槛、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这对数字经济发展会起到重要作用。”

孙茂松还对成都市发展人工智能提出建议,“应加大大模型在垂直领域的应用,培育一支具备这种能力的科研队伍。大模型已经成为人工智能巅峰对决的终极战场,如果没有参与,这肯定是个短板。”

生成式人工智能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这也得到了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石勇的共鸣。

石勇分析说,我国的数字经济规模大、增速快、数据存储完备,但也面临着数字经济大而不强、关键环节被“卡脖子”、国际话语权不高等挑战。对此,石勇提出建议:持续强化数据开放与数据保护;持续推动大数据职业技能培训,缓解数字经济建设人才短缺问题;持续加强“卡脖子”工程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建立“一卡一码”民生服务体系;加快建立面向全社会的征信体系;积极参加各类数字经济相关国际组织,提高国际话语权。

聚焦低碳环保

要努力研发新一代的航空动力源

低碳环保这一主题,也是专家学者们关注的重点。

“人类从洞穴走出来时,就开始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前主任、印度TERRE政策中心主席拉杰德拉·山地演讲的题目是《高科技是实现净零的加速器》。他在演讲中直言:我们现在处于充满危机的时代中。这个危机,就是气候危机。

拉杰德拉·山地说,如今我们要团结一心应对这一问题,“人才和科技都非常重要,我们不要再浪费时间了。”他说,应该充分认识到高科技的重要性,现在的数码技术和数字技术可以助力我们更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他列举了不少例子,从工业到教育,从农业到互联网,“我们需要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机器人、VR、AR这样的技术。”他说,只有技术才能更好更快地解决问题。演讲的最后,拉杰德拉·山地还提到了向自然学习的重要性,“我们应该与自然和平相处,而非针锋相对,一定要团结起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最终实现净零排放。”

“新能源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主要在于推动能源结构改革。”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青岛大学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院长李小光的演讲题目是《绿色航空科技发展及氢动力航空器关键技术》。

“存在的挑战不少。”在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的行业背景和现状后,李小光直言,想要实现既定的“双碳”目标,我们的航空工业在动力系统的燃油方面就要下大力气,要努力研发新一代的航空动力源,包括氢燃料电池,“要达到零污染、零排放、补料快、续航长,要做的工作很多。”谈及未来,李小光展示了一个小装置,它可以收集不同地区的二氧化碳含量,“这样的研究也会是我们的方向。”

① 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亚利耶·瓦谢尔。

②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前主任、印度TERRE政策中心主席拉杰德拉·山地。

③ 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茂松。

④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石勇。

⑤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青岛大学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院长李小光。

李志强 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2 09: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和合共生 孔子会接受AI的,专家学者尼山碰撞智慧
...AI吗”的问题,风趣幽默的思想碰撞间,掀起儒家文化与人工智能关系的思辨。“和合共生”滋养齐鲁文化“泱泱中华有自己的古典时代和古典文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古代时代,这一时
2025-07-10 13:05:00
多位菲尔兹奖、图灵奖得主齐聚,2024国际基础科学大会开幕
...奖得主丘成桐(Shing-Tung Yau)在致辞中表示,随着近年来人工智能迅猛发展,数学、理论物理、理论计算机与信息科学三大基础科学领域的融合互动,将带来更多激动人心的突破
2024-07-15 09:45:00
顶尖学者产业代表共话智慧未来
...鹤。今年,全体会议没有选择专业主持人,而是由中关村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刘铁岩与中外嘉宾联袂带来一场创新与智慧激荡的科技盛宴。今日下午,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开幕式在主会场中关村
2025-03-27 12:08:00
碰撞思想 交流智慧|“2025中国比较文学青年学者论坛”在贵阳举办
...办的“2025中国比较文学青年学者论坛”在贵阳举办。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深刻影响文学研究与创作的当下,本次论坛以“AI时代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
2025-08-27 21:43:00
推动生命健康领域“链接”未来
...健康领域“链接”未来2023智算医学大会在北京大兴召开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为生命健康领域开拓创新插上了翅膀,多学科融合碰撞出了“智算医学”这一新型交叉学科。作为北京市生
2023-09-27 05:31:00
...南京大学软件学院教授陈振宇感慨。他举例说,当下,“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在于技术与场景的融合,这也意味着人才培养需要更多跨学科知识,要真正与全球科学接轨。 “2002年诺贝
2025-09-22 07:40:00
...者齐聚伦敦大学学院盖茨比神经科学研究中心,出席中英人工智能协会2024年会,探讨如何提高人工智能的准确率及其在不同领域的成功应用。在主题为“用数据为AI加冕”的研讨会上,伦敦
2024-11-14 13:42:00
2023智能驾驶科技大会开幕,金桥未来出行产业园开园!
...023智能驾驶科技大会”在浦东金桥开幕,这也是本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首发活动。本次大会以“智能驾驶科技”为主题,围绕未来智驾新生态、技术路径的演进、智能零部件发展、汽车人工智
2023-07-04 18:00:00
以智慧碰撞激活发展新动能 姑苏区人才多样化服务清单再“扩容”
...企业的60余名专家学者及企业家代表出席活动。活动以“人工智能赋能企业创新发展”为主题,通过姑苏区人工智能领域创新成果展示、主题演讲、圆桌对话等形式,解码AI基因,分享核心观点
2025-06-10 14:38: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公告公开征集一批河北省高质量数据集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9月26日,河北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公告
2025-10-04 08:03:00
央媒看太原9月30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栏目以《双节市场备货足美食特产受青睐》为题,报道了假期到来,太原市各大综合市场提前备货
2025-10-04 07:1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近日,2025鼓浪屿世遗文创作品征集活动启动。此次活动面向全国(含港澳台地区)高校、企业
2025-10-03 08:3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石青青)长假期间,许多人从忙碌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趁机好好休息。可是,如果休息方式不得当
2025-10-03 08:37:00
渤海之潮涌动着澎湃的脉搏,海河之畔镌刻着科技的印记。10年前,一颗带有“清华”基因的种子在天津这片沃土扎根;10年后,它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2025-10-03 09:25:00
太燃了!无人机空中展旗!高新区国庆“氛围组”已上线!
2025-10-03 23:48:00
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北京卫视发起“老板驾到”直播活动,吸引用户下单超100万元团购券
9月29日,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北京卫视发起“老板驾到”直播活动,助力北京国庆中秋消费。抖音用户在@北京卫视 直播间下单超1万次
2025-10-03 18:36:00
“FutureBOT未来引力”2025北京机器人文化节首日盛况 打造国庆科技打卡新地标
国庆首日,“FutureBOT未来引力”2025北京机器人文化节在北京昌平超极合生汇正式拉开帷幕,成为国庆假期极具科技温度的打卡地
2025-10-03 19:06:00
走到白石山巅的尽头,这家建在悬崖边的“云端咖啡厅”绝对让你惊呼。
2025-10-03 11:37:00
泰康人寿发布新品“泰康百万药无忧(庆典版)医疗保险”(以下‬简称“百万药无忧”),以广覆盖、易投保、强保障、低费率为优势
2025-10-03 09:1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翁华鸿 通讯员 林雨新)在近日举行的2025全球数据管理峰会“数据要素分论坛暨大数据统计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管理研讨会”上
2025-10-03 08:38:00
兴趣-实践-视野:达芬奇金奖少年带来的教育启示录
摘要:2025“你是达芬奇”全球青少年科学与艺术创新赛圆满落幕,其中金奖获奖少年的亲身实践告诉我们,在AI赋能的新时代
2025-10-02 16:22:00
单日调用近1万亿次,高德助力北斗规模化民用跨入新量级
2025年10月1日,随着国庆长假首日出行高峰的到来,高德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数量接近1万亿次,支撑导航总里程数超90亿公里
2025-10-02 22:31:00
10月1日,从太钢获悉,今年以来,太钢不锈进料加工团队以“精准备案、高效协同”为核心,在进料铬铁镍铁资源利用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5-10-02 17:39: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记者昨日从中国移动咪咕公司获悉,该公司打造的“鼓浪屿AI伴游”服务已正式上线。市民和游客只需打开“鼓浪屿元宇宙”微信小程序
2025-10-02 08: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