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南海网记者 汪慧
走进位于华彩·海口湾广场写字大楼内的大洋洲自贸中心,融合了新西兰毛利文化元素和现代科技感的办公空间让人眼前一亮。该中心是由斯通伍德耀⽯(海南)企业管理公司与海⼝市美兰区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国际招商服务平台。近日揭牌成立之时,已经有18家企业落地该中心。
大洋洲自贸中心的落成也是斯通伍德深度参与自贸港建设的一个生动侧影。2023年7月,斯通伍德·耀石公司中国总部(以下简称耀石中国)落户海口。一年来,他们的发展蹄疾步稳,业务多面开花,一步步把发展“蓝图”加速变成“施工图”“实景图”。
近日,南海网记者专访斯通伍德耀石中国CEO、大洋洲自贸中心主席孙赫阳和海口市美兰区商务局局长陈桐,探访这家国际企业在海南的发展脉络和未来愿景。
跨国企业见证和参与“两个基地”建设
如果把国内国际双循环比作一个“8”字形,海南自贸港就站在“8”字中间的交汇点之上。如何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吸引全球要素、配置全球资源中发挥关键作用,是海南自贸港的必答题。
纵观国际知名的自贸港,都是总部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作为目前唯一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海南也正积极打造“两个总部基地”。
2023年,海南制定出台《支持“两个总部基地”建设的核心政策举措》,加快将海南自贸港打造成为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总部基地和境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总部基地。海口抢抓机遇,出台系列配套和服务举措,吸引了一批境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
初创于新西兰首都惠灵顿的斯通伍德正是“两个基地”建设的参与者和见证者——2023年7月,斯通伍德·耀石中国总部(以下简称耀石中国)落户海口市美兰区,这是中新自贸协定升级之后,第一个进驻中国的洲际全域赋能型服务平台。服务涵盖新能源产业投资运营、节能环保、大宗商品贸易、AI数字化科技、生物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城市服务、国际股权投资等,范围覆盖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南太平洋国家或地区。
因为看好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发展前景,耀石中国落户后,一直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各项业务。
“在新西兰,我们了解到海南自由贸易港有比较好的营商环境以及特殊的政策提供给国际型的企业,比如人员的自由流动、金融高地的打造,都是我们是特别看重的。”大洋洲自贸中心董事长孙赫阳向记者介绍,耀石中国在海南分别注册了耀石资本和耀石企管两家经营主体,将搭建以海南为核心的中国与南太平洋国家贸易、产业和投资的国际产融交互桥梁,重点关注新能源、环保、智慧城市等相关产业。
在孙赫阳看来,海南的政策优势很多,比如跨境投资的优势就特别突出。他告诉记者,他们注册的其中一家主体是全外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这家公司已在海南获批了QDLP和QFLP,将利用跨境投资的资质和能力帮助未来在大洋洲自贸中心落地的企业投资好的项目。
海南在金融方面的政策亮点有很多,其中EF账户的落地,有助于自贸港内企业跨境经营的企业高效统筹运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金融资源,在更高的平台开拓国际业务。
这也是孙赫阳非常看重的政策优势,“未来,我们将打造一个跨境双向投资的功能区,也是一个跨境和出海的平台,通过海南作为窗口,连接世界,再连接大陆的超大市场。”
在人员自由流动方面,为吸引更多外国人来到海南,海南不断优化升级入境免签政策。今年2月9日,扩大59国人员免签入境海南事由从旅游扩展至了商贸、访问、探亲、医疗、会展、体育竞技等。对此,他表示,海南59国人员入境免签政策对他们的商业合作伙伴在海南旅行的便利性提高了很多,有利于推动海南形成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的开放新高地。
借力自贸港助推国内外优质企业连接全球市场
大洋洲自贸中心的落成,是耀石中国在琼发展的重要一步。
在大洋洲自贸中心探访期间,孙赫阳热情地向记者介绍了中心的独特装修、各空间区分和承载的功能。“中心的目标是既帮助中国企业迈向全球,也为海外优质品牌提供进⼊中国市场的机会。”他介绍道,大洋洲自贸中心的使命是以新西兰为连接点,连接全球的市场,去帮助出海发展或者有国际化潜力的中国品牌及企业走向世界,同时也发掘国外的优质品牌,帮他们链接中国超大市场。

大洋洲自贸中心揭牌,将助推国内外优质企业连接全球市场。受访者供图
作为大洋洲自贸中心的运营主体,斯通伍德耀石(海南)企业管理公司早已开展了多项业务布局。据孙赫阳介绍,秉承着和海口市美兰区一起打造国际性招商平台的宗旨,大洋洲自贸中心已经吸引了18家企业落地,包括10家是内资企业和8家是外资企业。在今年消博会期间,该平台还帮助了多个国际品牌在消博会上顺利参展。
在积极投身海南的同时,耀石中国一直在探索通过更好的方式,向海内外企业展示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和建设成就,吸引更多企业关注海南,共享机遇。
今年7月,耀石中国通过从新西兰引进“同行世界观”这个IP,在琼开展了丰富的经贸交流推介活动。活动期间,新西兰及海南的相关部门分别就本地产业发展、政策优势等作深入推介,中外企业集中签约仪式和大洋洲国际产融圆桌会议相继举行,吸引了诸多企业参与。
在孙赫阳看来,海南自贸港的魅力,不止于自贸港的政策和开放红利的加持的优势,日益优化的营商环境亦是企业坚定选择海南的重要因素。
“在海口落地的过程当中,我们感受到政府的服务环节特别便利快捷。”他举例讲述道,“尤其是大洋洲自贸中心的设立,海口市美兰区人民政府成立了一个特殊的工作小组给予支持,同时,我们有很多外资企业在落户的时候,也享受到了这种快捷便利的服务。”他说,大洋洲自贸中心的发展跟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愿景是一致的,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外资企业关注海南,加入海南自贸港建设。
海口将加快推动各类跨国投资要素集聚
随着自贸港建设的深入推进,海南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外向型经济活力迸发。
作为省会城市的海口,不断优化服务保障,在做好“引进来”同时,也服务好企业“走出去”,全力推动跨境要素双向流动。
五年来,海口实际使用外资年均增长94%,新设外资企业年均增长70%。走访期间,记者发现,面对外资规模和外商企业的增长,海口各部门正竞相提升针对外商外企的便利化服务水平。
今年以来,海口出台了多项加快打造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和境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两个基地”的具体举措。包括《海口市加强“两个基地”招商引资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海口市商务局、海口国际投资促进局联合发布的《海口市境外直接投资(ODI)业务服务指南(电子书)》等。
《行动方案》明确了全市“两个基地”招商引资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力争吸引更多标志性、引领性“两个基地”项目在海口集聚。
陈桐接受南海网记者采访时谈到,在大洋洲自贸中心落户过程中,从考察接待、政策讲解、平台选址等各个环节,美兰区都给予企业细致的服务,直至中心的快速落成。“斯通伍德·耀石公司总部的落户,对促进中国和大洋洲的经贸往来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将吸引更多大洋洲企业注册在这个区域总部,在海南和内地开展经贸投资。”他表示。
下一步,如何落实好《行动方案》的相关举措,加快推动总部基地建设?陈桐表示,海口市美兰区将从打造更多对外开放平台、做强现代服务业和做好配套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着力,助力“两个基地”项目落地。
陈桐告诉记者,美兰区目前已经打造了大洋洲自贸中心、中东中心、日企合作中心、东南亚投资中心、中欧会客厅等多个平台,“这些平台都为我们国际上的这些资源对接起到了很好的桥梁的作用,将吸引更多企业来中国投资、落地项目、落地企业,而当很多国内企业往这些国家‘走出去’的时候,也将通过这些中心作为连接点,助力其对接国外多资源。”

海南自由贸易港日本企业合作中心。海口国际投资促进局供图
记者注意到,海口市美兰区成立的上述对外开放平台,正成为外资外贸企业集聚成群、投资兴业的优选之地,受到来自全世界投资者的关注。
就在7月底,由海口国际投资促进局、美兰区人民政府、意大利对华友好协会和中交国际中心四方合作共建的“中欧会客厅”在美兰区正式揭牌成立。该会客厅是集产业集聚、国际交流、企业孵化、公共服务、金融投资“五位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合作平台,将进一步促进海南与欧洲各国之间的经贸、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
在现代服务业方面,美兰区正加快打造大英山金融产业集聚区,未来将进一步壮大产业集群,为外来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更好地为企业在投资、贸易、跨境资金流动、人员进出、运输来往等方面提供坚实支撑。
海口国际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外资企业能够在海南和海口市场扎根生长,得益于以“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等为主要特征的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以及正实行的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也离不开海南和海口推出的一系列稳外资政策举措,持续优化的外商投资环境。依托海口布局海内外业务正当时,期待更多跨国企业落地海口,抢抓海南自贸港政策红利。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梁嘉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15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