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内蒙古“90后”小夫妻返乡创业:巧念“养牛经” “犇”向致富路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0-23 16:5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通辽10月23日电 题:内蒙古“90后”小夫妻返乡创业:巧念“养牛经” “犇”向致富路

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

从几十头到数百头、从养殖“小白”到改良专家、从杂牌到四代西门塔尔……“90后”冯衍瑞和妻子徐瑶仅用了3年时间就发家致富过上了“牛日子”。

金秋时节,橙黄橘绿。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吉日嘎郎吐镇圣瑞农业养殖家庭农场,膘肥体壮的西门塔尔牛在悠闲地吃着草,成群结队的鸡鸭自由漫步。农场主人冯衍瑞夫妻正忙着给小牛犊添加“营养餐”。他们既是管理员又是饲养员,既是经营者又是劳动者。

内蒙古“90后”小夫妻返乡创业:巧念“养牛经” “犇”向致富路

图为冯衍瑞夫妻在牛舍忙碌。胡立忠摄

返乡创业 筑梦乡村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东部,地处科尔沁草原腹地、世界肉牛黄金养殖带,这里是全国闻名的“黄牛之乡”,也有着“中国草原肉牛之都”的美誉。

“养殖工作,不是一个光鲜亮丽的活,需要天天跟牛粪打交道,跟恶劣天气做对抗,有时候还要应对突发情况。”伴随着阵阵青贮发酵的味道,冯衍瑞拉草、扫圈,不停忙碌着。

2019年,冯衍瑞和徐瑶大学毕业。2020年,他们放弃了外地高薪的工作,返乡创业,接手了父亲只有40余头杂牌牛的家庭牛场。

经过市县农牧部门多次培训和夫妻俩的反复试验,冯衍瑞意识到要想打响家乡牛品牌,提升牛品质,过上牛日子,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牛的品种改良。

“本地牛最多也就700多斤,不管养10年还是20年,但通过我们改良的西门塔尔牛四代,它最终的体重能达到1600斤到1700斤。”冯衍瑞说。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冯衍瑞夫妻从肉牛改良中收获的,不仅是牛的品质,还有不错的收益。“虽然我们不能控制行情,但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把牛改良好,把牛的生长速度提上来,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冯衍瑞说。

内蒙古“90后”小夫妻返乡创业:巧念“养牛经” “犇”向致富路

图为徐瑶在拍摄短视频。吕志敏摄

夫妻同心 其利断金

如果说冯衍瑞返乡创业是基于对家乡的热爱,追逐梦想的星辰大海,那么妻子徐瑶从远遥的江苏来到内蒙古大草原,这种跨越地域、血缘的千里奔赴,便是对爱情最好的诠释。

“我俩分工明确,每天早晨5点钟起床,拌草、撒料,他负责搬草,我负责倒料。我们不会因为辛苦而退缩,特别有成就感,改良母牛成功,生下牛犊的那一刻,就特别特别开心。”徐瑶说。

一部手机、一个支架……徐瑶不仅和冯衍瑞一起经营家庭农场,她还通过短视频平台记录肉牛改良、溯源和成长过程。在徐瑶看来,“电商+直播”让草原深处的农畜产品登上“云端”,飞向全国各地,拉近了农牧民与市场的距离。

对冯衍瑞来说,妻子的无条件支持,给了他信心和坚持下去的力量。“我感觉到累的时候,她说再挺一挺。如果没有她的支持,我可能也坚持不到现在。既然下这个决定了,我们一定要做出一些成绩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2年,夫妻俩养牛的纯收入达到30多万元。

内蒙古“90后”小夫妻返乡创业:巧念“养牛经” “犇”向致富路

图为徐瑶正在给牛撒料。史红学摄

情系桑梓 带富乡邻

“牛”运当头,冯衍瑞夫妻通过现代技术支撑,经过3年努力,家庭农场的牛由最初的40多头发展到如今的近300头,由原来的杂牌牛全部改良为现在的耐粗饲、生长快、抗病能力强、市场认可度高的四代西门塔尔牛,二人也从最初的“养殖小白”成长为行家里手,过上了“牛”日子。

“此前掌握积累的技术经验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只有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才能成为一个与时俱进的新农人。”致富后,冯衍瑞没有忘记家乡,他一边改良,一边通过养过渡牛,帮助更多的养殖户把高品质的牛卖出去。很多人纷纷慕名而来向他取经,他也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

“未来,我们抱团发展,形成共同的运营体,致富乡亲,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返回家乡,用年轻人的新思维和新动力去助力乡村振兴,希望明天会更好。”冯衍瑞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3 1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90后”返乡创业 与村民携手走上电商致富路
...光村60多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与村民携手走上一条电商致富路。目前,高宇带领村民依托短视频平台展示曙光村的民风民俗,推介内蒙古优质的农副产品,产品的销售范围逐步扩大到全国,公司
2023-12-01 21:08:00
退伍返乡创“牛”业 带领乡亲“犇”富路
...元。“现在基地存栏肉牛600头,近期我们将继续从新疆、内蒙古等地购买牛犊,持续抓好养殖基地补栏达产。计划建成占地200亩以上的现代化生态养殖场,扩建工程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后期
2023-10-23 00:12:00
“回村”逐梦新天地 返乡青年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青年一代的奋斗故事。贵州黔东南:秸秆种蘑菇 种出“致富路”在王静拍摄的短视频里,“种蘑菇”是她提到最多的话题:房前屋后、仓库大棚中,王静向镜头示范着如何利用随处可见的玉米芯和
2024-05-04 09:59:00
强国复兴有我 点赞吉林劳模⑮|王昆:小小“蒲公英”引领家乡致富路
...迎,成为茶饮品行业“新贵”。倾囊相授,为家乡人铺设致富路蒲公英根茶的成功,极大地激发了王昆的创业热情,他始终牢记自己返乡创业的初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吉林省青联委员,他也深知
2024-10-13 16:04:00
本文转自:张家口日报本报讯(记者 刘柱 通讯员 邢建荣)干净整洁的生产车间内,统一着装的工人忙碌在全自动生产线的各个岗位,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山泉水灌装、贴标、包装、搬运等作业,这是
2023-10-02 07:34:00
发展种养殖 蹚出致富路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固阳县发展种养殖 蹚出致富路 □本报记者 刘向平 实习生 秦丹一场中雨过后,包头市固阳县兴顺西镇黑土坡村混杂着丝丝凉意和泥土的气息。走进村民段贵宝的院子
2023-05-30 06:26:00
...结合循环发展的路子,同时带动本村20余户群众走上增收致富路。“我在蒋学鹏的肉牛养殖场上班,一天工资120元到150元,小蒋给我们提供了在家门口务工的机会,让我们的日子更有盼头
2023-02-02 07:05:00
乡村振兴有奔头(青春日记)
...改良牛种、配方饲料、开拓市场,带领父老乡亲共同走上致富路。2021年11月,我有幸被选举为镇肉牛养殖协会会长。一路走来,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一个人的能力十分微弱,大家聚力合作才
2023-09-03 05:44:00
织金农商银行龙场支行:信贷资金助力返乡创业人员走上致富路
走进织金县龙场镇民族村青杠林组,金秋的阳光洒在大地上,村民彭大哥和他的妻子一起床,就忙着清扫圈舍、投喂饲草,开始忙碌的养猪日常。“多亏你们去年支持的10万元贷款,让我家顺利渡过了
2024-11-25 14:31: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听力下降后第一选择,90%的人搞错了!
45岁的张先生(化名),是一家公司的项目负责人,每天在会议室、客户现场来回穿梭,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某个周一早晨,他忽然觉得左耳像是被棉花塞住
2025-10-09 18:15:00
嫦娥之快,可越九天;天问之远,已巡星火。北斗之明,导航寰宇;神舟之捷,往返苍穹。人类探索的脚步,正以加速度迈向那浩瀚星海的深处
2025-10-09 18:51:00
青岛平度:“00后”截瘫女孩李子萱55小时自主登顶泰山 以生命韧性书写无障碍出行新篇章
鲁网10月9日讯(记者 潘亚妮 实习记者 刘悦)10月7日晚9时许,山东泰山南天门见证了一场震撼人心的突破:青岛平度00后女孩李子萱
2025-10-09 18:16:00
鲁医健康说|睡不好非小事,睡眠障碍易缠上这些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秦聪聪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关系着大众的健康幸福,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10月10日是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
2025-10-09 18:15:00
国庆我在岗|国庆“警”色浓 忠诚护平安
多彩贵州网讯国庆假期,当大多数人沉浸在与家人团聚、外出游玩的欢乐中时,黔东南公安广大民警辅警始终坚守岗位,用一件件暖心警事
2025-10-09 17:03:00
临沂圣陶高级中学魏冰玉老师、张晓双老师获评高新区“表现突出教师/班主任”荣誉
鲁网10月9日讯近日,临沂高新区教育体育工作办公室公布2025年表现突出教师、优秀班主任评选结果,临沂圣陶高级中学喜讯传来——魏冰玉老师凭借扎实的教学功底与突出的育人成效
2025-10-09 17:03:00
Ddrops滴卓思全球宝宝第一口营养纪录片重磅发布,以全球视野探寻宝宝营养的关键
近日,全球知名营养品品牌Ddrops滴卓思发布了《全球宝宝第一口营养》系列纪录片。该系列包含9部短片,深入全球9个国家
2025-10-09 17:04:00
四川甘孜州新龙县发生5.4级地震 初步研判:近几日原震区发生更大地震可能性不大
大皖新闻讯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0月9日13时17分在四川甘孜州新龙县发生5.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北纬30
2025-10-09 16:34:00
微光成炬!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里的这些暖心故事想讲给你听……
在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时间似乎总在两种节奏里流转:急诊、门诊通道的脚步急促而紧迫,病房里的话语却温柔又绵长。这里不仅有与病痛赛跑的紧张时刻
2025-10-09 16:32:00
一面锦旗映初心 一颗诚心育桃李——记莒南县西城小学张宏老师平凡而温暖的善举
鲁网10月9日讯近日,莒南县西城小学老师张宏用一次拾金不昧的平凡善举,生动诠释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深刻内涵。她在外出途中捡到一部崭新手机后
2025-10-09 16:29:00
“日薪5000元,急招‘霸总爹’”等极具吸引力的短剧、群演招募信息在社交平台热传,吸引银发族及兼职人群。但《法治日报》调查显示
2025-10-09 16:13:00
东南网10月9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黄琼芬)10月1日,《泉州与中国当代艺术》讲座在位于泉州鲤城区的小山丛竹书院举行。小山丛竹书院
2025-10-09 15:32:00
淄博男童掉入机井获救后仍不幸身亡 父亲:井口被树叶覆盖,就像一个陷阱
大皖新闻讯 “孩子平时看到井盖都是绕着走,谁能想到在空地上被树叶盖住的地方会有一个机井。”10月9日,山东淄博张先生悲痛地告诉大皖新闻记者
2025-10-09 15:52:00
长假“奔县游” 美景与美食皆不可负
大皖新闻讯 今年的国庆中秋长假,位于安徽绩溪县的鄣山大峡谷景区,10月3日至5日连续在上午十点多钟就发布当天限流公告。络绎不绝的车流与人流
2025-10-09 13:47:00
供热缴费丨菏泽永恒热力第一批开通缴费小区明细
尊敬的热用户:菏泽永恒热力现公布2025-2026年供暖季第一批开通缴费小区名单,现已开通缴费小区共316个,其他小区将根据各项供暖工作进度陆续开通缴费
2025-10-09 13: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