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9月30日,“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将在长春美术馆开展,欢迎前来品鉴参观,来一场震撼心灵的视觉享受和精神洗礼。
展览分为序篇、国难当头、浴血奋战、伟大胜利、卫国战争、珍爱和平六个篇章,作品共计130余件。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浴血奋战”篇章将要展出的作品。
本篇章以三十余幅经典美术画作,生动塑造了全面抗战爆发的硝烟弥漫中,全体中华儿女舍生忘死、众志成城、浴血奋战的英雄群像,折射出中国人民深刻的民族觉醒、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坚定的必胜信念。
《战马》 中国画
一代大师徐悲鸿开创性地将西画的光影、严谨造型,以及明暗关系融入中国画笔墨,创作了这幅《战马》,用写意形式呈现,完善并严谨了中国画造型。借瘦骨嶙峋却昂扬、有嘶吼感的战马形象,传递中国人奋力拼搏、不屈不挠的人文精神,体现其爱国情怀。至今看来,依然能让人感受到那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与豪情。
《在太行山上》 油画
《在太行山上》是一幅用油彩书写的民族精神史诗。创作者沈尧伊以大面积低饱和度的暖褐色为主调,夕阳慷慨地泼洒在太行山巅,为沉默的山石披上了近乎圣洁的光辉;温暖的光晕温柔地浸染着每一个人的衣襟和面容,充盈着一股苦难中的生命活力,彰显出不可摧毁的精神力量。它以饱含历史质感的笔触,描绘出军民的鱼水深情;以无可辩驳的艺术真实,深刻揭示了历史的本质,使那些充满血与火、理想与牺牲的峥嵘岁月在画布上永不褪色,永远传递着震撼心灵的力量。
《太行铁壁》 中国画
又一幅取材于太行山的作品,创作者王迎春、杨力舟历时八九年时间在太行山调查、研究、体验,从军民鱼水情深,携手并肩如铜墙铁壁般共同抵御外辱的历史中孕育出这幅《太行铁壁》。画面中黄崖洞群峰壁立如雕塑,高度概括的人物形象与背景的山石融为一体,寓意不可战胜的人民力量。运用大小斧劈皴法塑造出太行铁壁、坚不可摧的精神象征,成功的刻画使作品荣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金奖。
《烽火少年》 油画
《烽火少年》诞生于1977年,正值新中国革命历史题材创作高峰期,创作者林宏基将个体艺术理想融入民族叙事,以抗日战争为背景,通过烽烟岁月中青年意象的展现,传递出诗意的青春气息与对未来的憧憬,体现了那一时代的艺术家对革命历史的集体记忆重构。
《延安》 版画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是抗日战争的指挥中心和革命摇篮,成为了全国进步人士心中的“灯塔”。无数艺术家奔赴延安,用艺术作为战斗的武器。
版画《延安》展现延安宝塔山下的革命圣地风貌。画面中宝塔矗立,延河环绕,窑洞层叠,群众行进,晨光初照,万物苏醒。采用“高远”视角,层层推进,体现对革命源头的追思。
《毛主席在抗大》 素描
《毛主席在抗大》是一幅集高超艺术性、深刻历史性和鲜明时代性于一体的佳作。创作者刘文西精准地捕捉了毛主席充满自信、睿智和感染力的神态,通过精湛的写实技巧和充满感情的笔墨,塑造了人民领袖的生动形象,成功地再现了那个艰苦却又充满理想主义激情的年代。
《延安五老》 中国画
《延安五老》描绘了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吴玉章五位革命元老的群像场景。他们并肩而立,神态自若,或面带微笑,或凝神沉思,生动地描绘了老一辈革命家艰苦朴素和乐观主义的革命精神。
吉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长春美术馆(长春书画院)馆长赵经武表示,此次展览集中展示了中俄艺术家最优秀的精品力作,既是主题性创作的成果巡礼,也是中俄两国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主题创作作品在吉林大地的集中绽放。这些作品主题鲜明、思想深邃、技艺精湛,堪称艺术精品中的典范。
9月30日,长春美术馆
“人民必胜”中俄美术作品展与您相约!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丛鹂锐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25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