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多彩贵州网讯“法官同志,隔壁村的老欧欠我4700块钱,这都快30年了,一直还没还!”近日,年过八旬的莫老爷子来到荔波县人民法院茂兰人民法庭,手里紧紧攥着一张落款为1996年的欠条。他要起诉的,是邻村年逾古稀的欧老汉。
莫老爷子曾经营着一家小客栈。据他回忆,当年欧老汉因住宿、购买烟酒等开销,累计欠下了4700余元,并亲笔写下了这张欠条作为凭证。随着时间推移,双方均淡忘了此事。直到最近,莫老爷子在家中整理旧物时,发现了这张“跨世纪”的欠条,于是多次向欧老汉催讨。

面对这张近30年的欠条,被告欧老汉面露难色。“这事都过去快30年了,这欠条是真是假,我实在记不清了。”他无奈地辩解道,“当年到底欠没欠钱?欠了多少?后来还了多少?时间太久,这账没法认啊。”
这张泛黄的欠条,究竟是真是假?两位高龄老人,对陈年旧事各执一词,纠纷又该如何化解?
承办法官郭明学考虑到双方相识多年,且年事已高,他敏锐地意识到,这笔源于多年前的旧账,若单纯通过庭审判决,可能进一步激化矛盾,甚至彻底斩断两位老人之间曾经的情谊。于是,他决定采用“背靠背沟通”与“面对面协商”相结合的柔性调解策略。

在调解室,法官耐心倾听着莫老爷子一遍遍讲述当年的情形,引导他回忆欧老汉写欠条时的具体细节和场景。而当面对欧老汉时,法官则更多地诉诸情感与回忆:“欧叔,当年大家都不容易,你常在莫老伯店里落脚,一起抽根烟、聊聊天,总有些情分在吧?这欠条上的笔迹,你看着熟不熟悉?”
经过法官一次次充满同理心的疏导和沟通,欧老汉逐渐想起,当年确实因住宿和烟酒消费欠过莫老爷子的钱,而且,的确还有一部分未曾还清。

最终,在法官的主持下,两位老人放下了心中的芥蒂和对峙,基于对过往情谊的珍视与相互理解,双方就实际应偿还的金额达成共识,欧老汉当庭向莫老爷子支付了3000元。
当两只布满岁月痕迹的手,跨越了近30年的时光隔阂紧握在一起时,为这起“跨世纪”欠条引发的纠葛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来源:贵州法治报
一审:杨婷
二审:毛帝清
三审:陈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31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