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南京市南朝陵墓石刻保护条例(草案)》提请审议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8-29 07:37:00 来源:南京日报

南京都市圈首部文物保护地方协同立法共形成23条“小而精”条款

《南京市南朝陵墓石刻保护条例(草案)》提请审议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余梦迪 通讯员谭菲肖日东

南京都市圈首个文物保护地方协同立法项目正式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8月28日,南京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召开,会议听取了市政府关于提请审议《南京市南朝陵墓石刻保护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议案的说明。而作为区域协同立法项目,《镇江市南朝陵墓石刻保护条例(草案)》已于8月25日在镇江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接受审议。

“南朝陵墓石刻是南京与镇江共同的城市文化名片。两地人大机关通过跨市协同制定文物保护地方性法规,打破行政壁垒、统一保护标准、明确责任主体、加强协调联动,将为跨区域文化遗产的协同立法保护与协调发展提供有益经验。”市人大常委会相关工作机构负责同志表示。

背景:南朝陵墓石刻分布宁镇两市,亟须协同立法

南朝陵墓石刻是南朝帝王、贵族陵墓的神道石刻,跨南京、镇江两地分布,共29处(其中南京17处,分布于栖霞区和江宁区;镇江12处,分布于丹阳市、句容市),距今约1500年历史。南朝陵墓石刻与北朝石窟寺形成南北呼应,在东亚石刻艺术史上地位突出;其“陵园—神道—石刻”三位一体的格局,更是世界艺术史上独特的纪念性景观体系。这些石刻承载着南朝政治、经济、宗教等多方面信息,见证了江南地区的历史发展脉络,不仅是南京城市文化的重要标识,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研究六朝制度的“活化石”。

然而,由于南朝陵墓石刻分属不同行政区域管理,当前保护工作存在诸多问题:保护标准不统一、执法力度有差异。同时,石刻保护管理权责分散,涉及文物、规划、生态环境等多个部门,存在职责交叉、协同不足的情况。“因此,亟须通过协同制定小切口文物保护地方性法规,为南朝陵墓石刻构建法治保护屏障。这既是贯彻落实国家文化遗产保护战略的长远规划,也是提升石刻文物保护管理水平的职责所在,更是推动文物‘活起来’、促进文旅融合的现实需求。”市文旅局局长谢国庆说。

进程:保持协同、突出特色,共护千年文化瑰宝

《南京市南朝陵墓石刻保护条例》被省人大常委会列为今年设区市立法精品工程培育项目,是市委常委会确定的年度重点立法项目。

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法规的制定工作坚持人大主导,严格遵循立法程序,通过座谈、论证、公开征求意见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人大代表、文物专家、法律专家、基层群众及政府部门的意见。同时,与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就法规中的相关条款充分讨论,推动两地法规既保持协同性,又突出地方特色。

今年4月22日,市人大常委会分管领导带队赴镇江调研,现场察看了位于句容市的萧绩墓石刻,丹阳市的三城巷石刻、齐武帝萧赜景安陵石刻以及齐宣帝萧承之永安陵石刻,详细了解当地考古挖掘、文物保护与利用等情况。在座谈会上,句容市委副书记、副市长周强提出,协同立法既要考虑陵墓石刻整体环境的保护,也要重视石刻神道的保护,需对该空间内的建设活动加以管控。

今年8月8日,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召开全体委员会议,委员们结合实地调研感受,对《条例(草案)》展开讨论。

市人大代表,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周建军提出,建议通过本次立法,更好地平衡南朝陵墓石刻文物保护与现代城市建设的关系,使南朝陵墓石刻有更加匹配的周边环境。

市人大代表、栖霞古寺监院净善提出,《条例(草案)》应增加关于加强南朝陵墓石刻宣传的条款,吸引外地游客来到南京,充分领略南朝陵墓石刻的风采神韵。

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委员、南京金陵文化博物馆馆长张海建议,补强《条例(草案)》中社会公众参与文物保护工作的相关内容,明确专业指导和管理机制,制定志愿服务活动的具体参与规则,鼓励社会公众在文物保护专业人员指导下参与南朝陵墓石刻保护,避免因公众专业知识不足对文物造成意外损坏。

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对各方意见进行了认真梳理,形成《条例(草案)》的审查意见报告。市政府最终形成了具有较强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南京特色,并与镇江市的法规草案保持高度协同的《条例(草案)》,提交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亮点:23条“小而精”条款,划出“法律红线”

记者了解到,进入首次审议的《条例(草案)》不设章节,聚焦具体内容、核心制度与关键条款设计,共形成23条条款,充分体现“小而精”的立法特点。

《条例(草案)》首先从界定保护对象入手,拟明确南朝陵墓石刻的范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南朝帝王陵墓的地上石刻、地下墓葬及相关陵园遗址等不可移动文物,具体包括南朝陵墓的石兽、石柱、石碑等遗存,墓葬、神道、陵墙及相关附属建(构)筑物等遗存,以及周边环境及其历史风貌——为保护工作划定了清晰的“保护边界”。

考虑到南朝陵墓石刻跨南京、镇江两地分布的特殊性,《条例(草案)》深化了区域协同,拟提出“南京市人民政府应当与镇江市人民政府加强在南朝陵墓石刻保护协同、资源整合、价值挖掘、制度衔接、工作协作等方面的沟通与合作,尤其要共同推动南朝陵墓石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等工作”,以此形成跨区域保护合力。

保护区划内严格的精细化管理是保护石刻安全的关键。《条例(草案)》着力构建起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地下埋藏区、地下文物重点保护区相递进的分级分类保护体系,确保本体、结构功能、周边环境的整体保护。一方面拟细化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的禁止性行为,例如:保护范围内禁止挖山取土、修建坟墓等损害南朝陵墓石刻、破坏周边环境或者历史风貌的行为。通过划定“行为红线”,为石刻安全筑牢第一道防线。另一方面,对南朝陵墓及石刻进行整体性保护,拟划定地下文物重点保护区,市文物主管部门及时组织考古调查和研究。

在做好本体保护的基础上,《条例(草案)》并未止步于“守好遗产”,更着眼于“活化遗产”,从历史价值挖掘与文化传承的角度提出具体举措。比如:结合南京地域文明探源工程,拟提出开展南朝陵墓石刻历史文化内涵挖掘、考古成果研究、价值阐释等工作,加强文化遗产解读;拟明确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同镇江市人民政府以及国内外有关文化、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组织的交流合作,依法开展南朝陵墓石刻文化的综合研究和传承利用,注重新方法、新技术的运用,让千年遗产的历史价值被更多人认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29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南报网讯(记者邢虹)南京南朝陵墓石刻是南朝文化艺术的精华,是见证南京“六朝古都”风采的珍贵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技和社会价值。有着千年历史的南朝石刻恢宏大气,却饱经风
2023-04-19 08:06:00
《南京市妇女权益保障条例(草案)》首次审议
...道……”6月26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对《南京市妇女权益保障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进行首次审议。妇女是人类文明的开创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保护妇女
2024-06-27 09:52:00
全国首部!《南京市律师社会责任与执业保障条例》进入一审三大立法亮点 南京特色突出□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余梦迪通讯员尚世钰肖日东“倡导每名律师每年参与不少于五十个小时的公益法
2024-04-20 09:29:00
《南京市轨道交通条例》实施10年迎修订优化禁带物品条款,确保地铁运营及乘客安全南报网讯(通讯员宁人宣记者余梦迪)10月22日,备受关注的《南京市轨道交通条例(修订草案)》(以下简
2024-10-23 07:42:00
南京制定全国首部明确律师社会责任的地方性法规
...资源保护、英雄烈士保护等领域的公益诉讼”……18日,南京市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召开,听取了南京市政府关于提请审议《南京市律师社会责任与执业保障条例(草案)》(以下简
2024-04-18 22:17:00
...转自:扬子晚报省会城市首部!南京为中医药发展立法《南京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条例(草案)》进入一审鼓励发展中医药服务,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强数字化建设,充
2023-06-22 01:15:00
...0月29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首次审议《南京市家政服务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高级家政服务员廖广丽的心声,道出了全市约9万名家政从业者的共同
2025-10-31 08:01:00
...26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召开,审议了《南京市湿地保护条例(修订草案)》(以下简称“修订草案”)。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发挥着涵养水
2025-06-27 07:45:00
《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修订草案)》进入一审科技成果转化,不低于八成收益奖励研发团队南报网讯(通讯员谭菲肖日东记者余梦迪)10月26日至27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召开
2023-10-30 06:5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记者11月12日从清徐县税务局获悉,该局积极构建“政策宣传+部门协作”工作机制,实现了政策的有效落地,仅山西美锦钢铁有限公司的生产废水重复利用率就达到98
2025-11-16 07:22:00
奋力开创邯郸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崭新局面——访邯郸市委副书记、市长樊成华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上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2025-11-16 08:05:00
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时丨绿水青山这样变成金山银山(五):一条河灵动了一座城
一条河灵动了一座城——绿水青山这样变成金山银山(五)近日,井陉县绵蔓河流域内,水鸟在水面嬉戏。 王保龙摄11月9日,漫步在石家庄市井陉县的绵蔓河湿地
2025-11-16 08:11:00
聚焦雄安新区|第七届雄安新区人才智力交流大会启动
第七届雄安新区人才智力交流大会启动168家优质用人单位发布人才需求超5200个,达成初步引进意向3500余人11月15日
2025-11-16 0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特约记者 林泽贵 记者 郭睿)14日,福建省影视教育座谈会在厦门大学举行。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彦出席并讲话
2025-11-16 08:33: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杜莹河岸边,巡河志愿者们细心打捞着漂浮物;社区里,居民为垃圾分类措施展开热烈讨论;校园中,孩子们争先恐后报名成为环保小志愿者……“十四五”收官在即
2025-11-16 08:43:00
建宁西路过江通道江北段隧道口雏形初现
近日,建宁西路过江通道江北段隧道口雏形初现。今年以来,建宁西路过江通道江北段建设进入“密集攻坚期”,从互通闭环、钢箱梁顶推到跨路桥梁合龙
2025-11-16 08:44:00
11月15日起,“星光·燕赵号”全景观光旅游列车开启秋冬季全新运行计划,线路延伸至张家口、宣化两地,共设7节旅客车厢,总载客量216人。
2025-11-16 08:51:00
“您看,点开这个图标,就能给家人发照片了……”近日,秦皇岛天洋新城社区的活动室里,来自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硕士研究生韩瑞正手把手教社区居民使用智能手机
2025-11-16 08:54:00
文化筑气质 校地双赋能 扫码阅读手机版
在天美艺术街区的更新中,政府与高校并非简单的甲乙双方,而是形成了相互赋能、彼此成就的良性生态。它不仅是天津城市更新的创新样本
2025-11-16 08:56:00
河北快递年业务量首次突破百亿件成为全国第四个年快递业务量破百亿的快递大省河北日报讯(记者方素菊)11月10日下午,省邮政管理局快递大数据平台的大屏幕上
2025-11-16 09:01:00
金融精准赋能 助力文旅升级河北建立金融支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两清单一机制”河北日报讯(见习记者王耀菲 记者张义杰)为加快建设文旅融合
2025-11-16 09:36:00
福州已就绪,静候东盟宾朋!
(由中国—东盟中心供图)“2025中国—东盟周”将于17日在福州正式拉开帷幕!本届中国—东盟周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与中国—东盟中心联合主办
2025-11-16 09:38:00
工信智库联盟2025年年会暨智论“十五五”创新赢未来研讨会在肥召开
大皖新闻讯 为助力谋划“十五五”时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信智库联盟2025年年会暨智论“十五五”创新赢未来研讨会于11月15日在安徽合肥召开
2025-11-16 10:37:00
志愿同心 公益领航——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等场馆联合召开2025年志愿者总结大会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11月15日,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
2025-11-16 10: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