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湖晚报
“这个消息是我最好的生日礼物”
时隔32年,跨越1300多公里,一家人终于团圆
N晚报记者 韩瑜超 通讯员 叶 冉
“孩子,妈妈好怕这辈子都见不到你了……”前几天,在西安的一家小饭馆,老丁夫妻和儿子小丁紧紧相拥哭成了泪人。嘉善、西安两地相距1300余公里,走完这条团圆路,老丁一家用了32年。
孩子4岁与父母失散
1992年6月15日,对于老丁一家来说,是无法忘记的日子。那时他们还住在西安,当天,一家人带着4岁的小丁外出游玩,在宝鸡市人民路附近,天真玩闹着的小丁一晃眼就不见了踪影。
“孩子丢了的那一刻,感觉就像有人在用刀剜我的心一样。”每每提及那个人生的至暗时刻,妈妈潘玉秀的眼泪总是不自觉往下淌。
这些年,老丁夫妻为了寻找孩子,不仅辞去了原本的工作,还辗转陕西、河南、湖北、浙江等多地,在报纸、电台、电视台登寻人启事,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会狂奔去寻找,夫妻二人还到公安机关进行采血入库,期待能有好消息传来。
时光一天天流逝,老丁夫妻熬过了一个又一个漫长的黑夜与白天,心里的这份缺憾始终没能补全。
“您好,我们是嘉善公安,系统比对显示……”今年10月的一天,老丁接到了这样一通电话,仿佛一下子叩开了沉寂的心。经过系统比对,发现远在西安的小新(现用名)与定居嘉善的老丁夫妻DNA高度吻合。嘉善公安民警刘丽嫄第一时间就将好消息告知了老丁夫妻:当年小丁不慎走失,4年后被现在的养父领养,虽然生活贫苦但养父将他视如己出,倍加呵护。
这个拥抱等了32年
小丁已成家立业,“寻找亲生父母”的想法一直被他深埋心底,“会不会是父母不要我了?”这个疑问始终让小丁却步。直到小丁自己的儿子出生,他的内心不断被触动,找到亲生父母的想法也越来越强烈。
10月22日,身处西安的小丁终于鼓起勇气走进当地公安部门,试图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第二天,小丁就接到了来自嘉善公安的电话,称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父母。“这个消息是我最好的生日礼物!”小丁说,这一天正好是他的农历生日。
得知双方寻亲心切,刘丽嫄在得到允许后直奔老丁夫妻家中,现场给小丁打去了视频电话。“是我儿子,肯定是我儿子!”电话一接通,老丁夫妻一眼就认出了自己的儿子,小丁的耳朵和嘴角曾经受过伤,如今成了相认最好的凭证。
“我这辈子都不敢想,不敢想能见到我的亲生父母!”小丁和老丁夫妻难掩激动,当即决定要尽快相见。为尽快核准DNA等信息,让相认没有后顾之忧,刘丽嫄带着老丁夫妻踏上了前往西安的团圆之路。
小丁早早地订好饭馆,想请亲生父母吃顿团圆饭,而在陕西的亲戚听闻消息后也都赶到现场,见证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昨天一晚上没睡好,今天终于能见到儿子了,我们等这天等了32年!”候机时,老丁夫妻拉着刘丽嫄的手分享喜悦,不禁有些哽咽。
“妈!”在西安,一家人团圆的瞬间,三人的思念汇成泪水,紧紧相拥。“见到你平安,我和你爸爸就放心了。”老丁夫妻紧紧拉着儿子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三人诉说着32年的经历,想把这么多年的思念全部告知对方。得知养父对小丁很好,老丁夫妻也倍感欣慰,于是在第二天专程拜访了小丁的养父,答谢他多年的养育之恩。
三十二载光阴,寻找的路,他们走了千万条,但都不及这一趟行程的紧张;回家的路,他们走了千万遍,却都不及这一次携手的温暖与感动。据了解,自2021年1月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团圆行动”以来,嘉善公安已帮助30个家庭幸福团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1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