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1995年5月,朱可夫的雕像在莫斯科红场附近的马涅什广场被立了起来。时任俄罗斯总统的叶利钦,亲自为雕像剪彩。同时,他还向二战中的老兵颁发了朱可夫勋章。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胜利的五十年后,一代战神朱可夫的名誉,终于得以恢复。
作为二战中最优秀的将领之一,朱可夫带领苏联军队成功击退了入侵的德国侵略者,并最终取得了二战的胜利。而他本人也凭借战功,四次荣膺了“苏联英雄”的荣誉称号。
不过,功勋卓著的朱可夫在战后的生活却颇为坎坷。他在退休乃至去世之后的几十年中,始终背负着各种各样的罪名。
明明是苏联的战斗英雄,为何朱可夫会有众多的罪名呢?
二战结束后,朱可夫留在柏林,与一众盟军高层处理战争善后问题。直到1946年4月,朱可夫才回到苏联。那一年,苏联照例进行红场阅兵。斯大林在检阅部队时,意外发现朱可夫在军中拥有着无与伦比的威望。苏联士兵那股子愿意为朱可夫不顾一切的狂热情态,让惯于搞个人崇拜的斯大林感到心惊。
阅兵之后的斯大林,意识到了危机。在他看来,苏联有且只能有一个领袖。一旦有将军的威望过高,那是显然不利于国家团结的。
在斯大林的操控下,苏联国内迅速出现了朱可夫要阴谋夺权的声音。就在斯大林准备顺势拿下朱可夫的关键时刻,科涅夫、罗科索夫斯基和华西列夫斯基三位元帅挺身而出,坚决驳斥了有关朱可夫阴谋夺取的说法。
三位军部大佬同时发声,在当时的苏联国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为了避免舆论向不可调和的方向发展,斯大林最终只能暂时将这件事压下来。
不过,志在绝对掌控苏联的斯大林,并没有放弃打压朱可夫。在造谣计划失败后,斯大林为了“证明”朱可夫的清白,又派出了心腹贝利亚对朱可夫的公寓进行了搜查。
贝利亚在公寓中一阵忙活,最终却只搜出了一些德国战利品。
本来这些东西根本说明不了问题,但贝利亚却利用这些战利品大做文章。他为朱可夫罗列了一大串罪名,其中最重的一条是说,朱可夫把二战胜利的功劳都归到了自己一个人身上,这是有违党纪的严重罪行。
这一次,斯大林没有错过机会。他直接把朱可夫下放到敖德萨地区担任司令员,成功将朱可夫调离了权力中心。并且为了防止朱可夫在敖德萨建立势力,斯大林在几年之后,又将朱可夫调到了乌拉尔军区。
斯大林去世后,朱可夫回到中央,担任了国防部副部长。在赫鲁晓夫与贝利亚争权的过程中,朱可夫坚决地站在了赫鲁晓夫的身后。最终贝利亚被枪决,赫鲁晓夫成功上位。
1957年,在马林科夫发动的政变中,朱可夫又一次利用自己强大的能量,成功保住了赫鲁晓夫领导人的地位。殊不知,正是由于朱可夫一次次展现出强大的实力,结果反而引起了赫鲁晓夫的警惕。
仅仅两个月后,赫鲁晓夫恩将仇报,以朱可夫“破坏苏联军队建设、在军中大搞个人崇拜、党性不纯”等罪名,趁朱可夫在南斯拉夫访问时机,直接罢免了他国防部长的职务。
朱可夫退休后,受到了克格勃特工的监视,这种情况在勃列日涅夫上台后依然没有发生改变。按说,勃列日涅夫作为朱可夫曾经的下属,理应善待退休的老领导。但勃列日涅夫不仅没有撤走监视,甚至还因为朱可夫在回忆录中没有提到自己的名字,直接禁止朱可夫出书。
朱可夫在气愤之余,中风病倒,仅仅几年后,就离开了人世。
在他去世后的二十多年中,朱可夫被渲染成了一个夺权失败的人物。不明就里的年轻人,也跟着不认同朱可夫。直到1995年,在叶利钦的努力下,朱可夫才恢复了英雄的身份。
叶利钦为什么要替朱可夫平反?
从三任苏联领导人对朱可夫的态度来看,朱可夫战后悲情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战功太大,威望太高,从而引起了领导人的猜忌和怀疑。不过叶利钦却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因为当叶利钦1991年上台的时候,朱可夫已经去世了十多年。哪怕让朱可夫恢复了威望和名誉,也无法对叶利钦产生威胁。
从时间上来看,1995年正值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前景昏暗的时代。叶利钦为朱可夫这个英雄人物平反,显然是在向群众表明,当下的俄罗斯政府,是能够明辨是非,是有能力带领国家正确发展的好政府。
叶利钦此举,不仅提高了个人声望,坚定了国民追随自己的信心,同时还加强了俄罗斯的民族凝聚力,这实在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参考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苏联兴亡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9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