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怡亲王胤祥独得雍正信赖,临终前,为何大口“吃土”,还连连谢恩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2-06 10:14:00 来源:戏说三国

康熙的第十三子为爱新觉罗·胤祥,他是雍正继位后最受喜爱与信任的弟弟。雍正极为器重胤祥,交付给他重要的任务。不过,依据《清世宗实录》、《内务府档》、《八旗通志》等有关清史的资料记载,胤祥在临终之际朝着皇宫的方向吞食泥土并叩拜,以答谢雍正的大恩。这些史料的记载确切无疑,之后清朝民间将此作为典故,名为“怡王吞土”。

那么,被雍正如此器重、信任并且喜爱的胤祥,为何在临死之际还要以这种夸张的方式向雍正表达忠心呢?胤祥又为何会有吃土般的举动呢?实际上,这一切都要从胤祥早年的经历以及雍正对他的喜爱说起。

怡亲王胤祥独得雍正信赖,临终前,为何大口“吃土”,还连连谢恩

在康熙时期胤祥经历了父亲喜爱和被父亲厌恶,火与冰的待遇磨练出了心性

胤祥为康熙庶妃敏妃所育,其生母敏妃章佳氏隶属于镶黄旗包衣。章佳氏最初不过是入宫的宫女,因其姿容绝美且品德优良,被康熙的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举荐给康熙侍寝,于是章佳氏成为康熙的妃嫔,育有一子二女,胤祥便是其中之子。

章佳氏能够为康熙诞下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由此可见,她想必极为受康熙的宠爱。不过,在当时康熙册封后宫妃嫔之际,往往极为看重妃嫔的资历以及家族的出身。

章佳氏因其家族出身低微,进入宫中的时间也不长,所以尽管很得康熙的喜爱,却始终是没有任何名号的庶妃。直至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在胤祥13岁的时候章佳氏离世,康熙出于对章佳氏与胤祥母子的喜爱,追封章佳氏为敏妃。

胤祥在幼年时便失去了母亲,并且他的生母家族地位颇为低下,这一情况促使胤祥自小就非常勤奋地学习。胤祥天生就十分聪慧,因此在年幼之际就得到了他的父亲康熙的喜爱。

怡亲王胤祥独得雍正信赖,临终前,为何大口“吃土”,还连连谢恩

胤祥自小就聪明伶俐且十分勤勉,称得上是能文能武。按照《清圣祖实录》的记述,康熙曾携胤祥前往热河打猎。在打猎期间,树林里猛然蹿出一只猛虎,胤祥镇定自若,吩咐侍卫将父亲康熙保护周全,他则手持长刀走向前去,亲自将猛虎斩杀,这使得康熙对他大为赞赏,也表明胤祥极具勇气和力量。

胤祥除了承继满族骑射方面的勇武能力之外,还具有汉族儒学的神韵风采。在诗词与书法上,胤祥同样有着很深的造诣。昔日康熙曾令雍正和胤祥在诸多朝臣跟前展示书法技艺,胤祥的书法获得了当时朝臣们的一致赞誉。虽说这当中不乏朝臣阿谀奉承的因素,不过康熙能够让雍正和胤祥在朝臣面前展示书法,也完全能够表明他对这两个儿子书法水平的信任,这也意味着胤祥在文学书法方面相当不凡。

于是胤祥这般文武兼备,深得父亲康熙的宠爱。自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12岁的胤祥开始陪同康熙外出巡游起,直至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太子首次被废之时,在这十年间,康熙每次外出都必然会带着胤祥,由此亦能知晓胤祥年少之时是多么地受康熙的喜爱。

怡亲王胤祥独得雍正信赖,临终前,为何大口“吃土”,还连连谢恩

要是康熙一直这般喜爱胤祥的话,那么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第二次大规模册封各位皇子的时候,胤祥至少也能得到一个贝子的爵位。但遗憾的是,在康熙进行第二次册封皇子的前一年,胤祥被卷入到一废太子胤礽的事件里,自那之后便失去了康熙的宠爱,直至康熙驾崩,胤祥都未曾被封爵。

在现存的史籍里,对于胤祥是以何种方式参与到一废太子之事进而失去康熙的宠爱,并没有详尽的记录。史籍中有关胤祥失宠于康熙的记载差不多极少被提及,仅有老八胤禩之子弘旺所编撰的《皇清通志纲要》记载了胤祥在一废太子之际,曾与老大胤禔还有废太子胤礽一起被康熙降旨圈禁起来,不过其中并未说到被圈禁的具体缘由。

胤禔此次遭受的是终身圈禁,胤礽呢,先是被圈禁了一小段时间,之后就被康熙重新立为太子了。而胤祥被释放的时间比胤礽还要早一些,所以说胤祥仅仅是被康熙短暂圈禁了一阵子罢了。不过,胤祥尽管被释放了,可他从此就不再受父亲康熙的宠爱了,而且完全从政坛上隐退了。

怡亲王胤祥独得雍正信赖,临终前,为何大口“吃土”,还连连谢恩

胤祥渐渐退出政坛,一方面是因为不再被其父康熙所宠爱,另一方面和他自身的身体状况有很大关联。在二十四五岁的时候,胤祥就得了鹤膝风病,这种病近似于现代的骨结核病。既已失去康熙的喜爱,又存在比较严重的健康问题,所以在康熙晚年时期,胤祥基本上淡出了政坛,每日不是闭门读书,就是四处求医问药。

胤祥在年少时始终跟哥哥雍正一同学习、成长,所以他们二人的兄弟情谊非常深厚。与之相反,雍正的亲弟弟胤禵自小就和老八胤禩一道学习、成长,于是胤禵和胤禩的关系十分亲近,日后还会成为胤禩的党羽。胤禵与亲哥哥雍正的关系比不上胤祥与雍正那般亲密,也是这个缘故。

胤祥小时候受到雍正的影响颇为显著,毕竟雍正比胤祥要大八岁呢。所以,胤祥在性格方面和雍正极为相像,他们二人皆是那种性格极度坚毅、隐忍之人。

胤祥得了鹤膝风之后,尽管当时康熙已极为厌恶他,但康熙到底是个仁慈的父亲,得知胤祥患病,也非常焦急,还亲自安排御医去为胤祥诊治。鹤膝风发病时剧痛难忍,在御医为胤祥看病的时候,胤祥一直坚强地一声不吭,他并未借着这病在御医面前表现得很虚弱,以便通过御医之口来引发康熙的同情。由此可以看出,胤祥的性格非常刚强坚毅。

怡亲王胤祥独得雍正信赖,临终前,为何大口“吃土”,还连连谢恩

胤祥于青少年之时颇得父皇康熙的宠爱,而后却不再受康熙喜爱,又因患病而渐渐远离政坛。胤祥有着坚毅且隐忍的性格,故而在康熙晚年大体上处于蛰伏状态。

不过,这于胤祥而言亦是好事,这同样为他日后始终深得雍正宠爱的情况奠定了根基。胤祥在历经了短暂的荣耀与失意后,于其后遭受的挫折和压抑之中,越发知晓政治权力争斗的残酷。于是,处于雍正时期的胤祥与处于康熙时期的胤祥全然不同。

在康熙年间,胤祥很擅长展现自身的才华。等到了雍正时期,胤祥在历经康熙的喜爱与厌恶后,已然深刻领悟了低调为人、高调做事的准则,所以他才会得到雍正的厚爱。

怡亲王胤祥独得雍正信赖,临终前,为何大口“吃土”,还连连谢恩

雍正对胤祥可谓是恩宠不断,但胤祥始终与雍正保持了君臣关系

康熙驾崩之后,遗命雍正承继大统,这一旨意着实令人意想不到。所以在雍正刚刚继位的时候,王公大臣以及朝中臣子们心里多有不服,特别是以老八胤禩为首的那帮人。在这样的情形之下,雍正就显得颇为孤立无援了,他急需用人,需要能有得力之人帮扶自己,如此一来,与他关系最为亲近的弟弟胤祥就成了雍正首先要提拔的对象。

雍正登基之后,旋即册封此前从未被封爵的胤祥为怡亲王,并且让其兼任总理事务王大臣,令胤祥全面掌管财务、政务、禁卫军以及人事任免这四项大权。当时的总理事务王大臣共有四位,除胤祥之外,胤禩也被雍正册封为廉亲王兼总理事务王大臣,另外还有大学士马齐与九门提督隆科多。

怡亲王胤祥独得雍正信赖,临终前,为何大口“吃土”,还连连谢恩

马齐与隆科多皆为承受康熙临终托孤之臣,他们笃定地遵行康熙的遗诏,拥戴雍正继承皇位,故而于雍正继位一事有着拥立的功绩。

雍正对胤禩予以提拔是为了安抚众人之心。胤禩才华出众,于朝廷内外威望颇高,极得人心。所以在雍正刚刚继位的时候,为了稳定人心,大力地对胤禩进行提拔与拉拢。

然而雍正重用胤祥,目的就是要让他对胤禩形成制衡。在四位王大臣里,胤祥的权势最大。胤禩呢,仅仅掌管理藩院与工部,这就好比负责外交和工程建设事务,其权力并不怎么大,实际上是被雍正表面提升而暗中贬抑。胤祥凭借自身的权力,完完全全地助力雍正把胤禩压制得毫无还手之力。后来雍正能够顺利地铲除胤禩及其党羽,这其中胤祥的功劳是最大的。

怡亲王胤祥独得雍正信赖,临终前,为何大口“吃土”,还连连谢恩

在雍正前中期,胤祥在很大程度上助力了雍正取得诸多政绩。雍正对胤祥极为器重、喜爱并且信任,这使得胤祥成为一种矛盾的存在。大家都清楚,雍正在历史上对待兄弟极为残酷,这是广为人知的事情。雍正先后将老三胤祉、老八胤禩、老九胤禟、老十胤誐、老十四胤禵这五位不愿臣服于他的兄弟予以圈禁。在这些兄弟当中,胤禩和胤禟更是被雍正削除宗籍,还被改了恶名,遭受囚禁并被折磨至死。

然而,雍正对胤祥是极为信赖与钟爱的,给予胤祥的恩宠从未间断。皇帝的弟弟与其他异姓大臣是有区别的,要晓得皇帝的弟弟也具备继承皇位的资格。所以,从古至今,大多数皇帝都会对自己的兄弟们严加防范,很少有像雍正这般敢于授予胤祥这般巨大权力的。由此可见,雍正是一个矛盾的人,他一方面对兄弟们刻薄残忍,另一方面却对胤祥这样的兄弟极为信任与倚重。

雍正与胤祥之间,可谓一方给予诚挚的托付,另一方则报以忠心。而且兄弟二人在性格方面颇为契合,正因如此,这对兄弟才得以在政治领域革除康熙晚年的积弊,推行雍正新政。

怡亲王胤祥独得雍正信赖,临终前,为何大口“吃土”,还连连谢恩

胤祥跟雍正这兄弟俩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性格相投。之前提到过,胤祥自幼便受雍正的影响,所以他们二人必然是性格相投的。而且,兄弟二人不只是性格相投,就连办事的风格也极为相像。在历史上,雍正是极为务实的君主,而胤祥同样是一位非常务实的政治家。

胤祥文韬武略皆备,武可斩杀猛虎,文能熟谙诗词书法,不过哪怕他在诗词与书法方面有着极深的造诣,他也从未将心思置于这些事情上,而是将更多的时间花费在处理政务之事上。雍正能够尊崇佛教与道教,然而胤祥却对任何宗教都不相信,尽管他敬重宗教人士,可他并不信仰宗教,可谓只信他自己。

胤祥并不笃信宗教,他虽颇具才学,可从未想过凭借才学在史书之上留下自己的印记,反而是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办实事当中去了。直至生命垂危之际,胤祥还在挂念北运河的堤坝是否修筑完毕,汛期会不会使百姓遭受水淹之苦,他全然未曾考虑自己已时日无多。

因此,后世鲜少能见到胤祥的书法或者诗词之作。若不是胤祥曾与雍正有诗词方面的交流,且他的少量作品被收录于《交辉园遗稿》内,恐怕后人极难知晓胤祥在文学上颇具才华。胤祥称得上是一位极为务实的政治家。

怡亲王胤祥独得雍正信赖,临终前,为何大口“吃土”,还连连谢恩

胤祥这般务实的办事态度,使得雍正对他既喜爱又信任,从而成就了兄弟一同治国的美谈。胤祥在康熙朝历经起伏,于是更加知晓政坛上需秉持隐忍谦逊的原则。他亲身经历了康熙年间诸子争位之事,所以也更能体会帝王家兄弟情谊的脆弱,懂得在皇权面前亲情是何等的微不足道。

于是乎,在雍正对胤祥愈发喜爱与信任,恩宠不断递加之际,胤祥愈加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从未有过得意忘形之举,不论雍正对他的喜爱与信任达到何种程度,他一直都与雍正维持着君臣的关系,在雍正跟前始终保持着谦逊恭谨的态度。

胤祥在康熙朝未得封爵,且已失康熙宠爱,所以分府治事之后,胤祥在经济方面颇为拮据。雍正登基后,封胤祥为怡亲王,并且降旨赏赐胤祥二十三万两白银。然而胤祥执意推却,不肯接纳,随后雍正执意要给予赏赐,最终兄弟俩各自退让了一步,胤祥仅仅收下了十三万两白银的赏赐。

后来雍正又发觉胤祥在康熙年间经济状况不佳,其王府的开支颇为巨大,于是颁布旨意让内务府承担怡亲王府六年内的所有开支。这在清朝的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情形,一般而言都是皇帝父亲宠爱某个皇子,才会准许儿子分府治事之后的花费由内务府负责,不过最多也就承担五年,像雍正这般对弟弟一家一次性承担六年的花销这种情况是极为少见的。然而最终胤祥执意不肯接受,雍正拗不过弟弟,只能就此作罢。

怡亲王胤祥独得雍正信赖,临终前,为何大口“吃土”,还连连谢恩

除了在物质方面给予胤祥丰厚赏赐之外,雍正还特地准许胤祥扩充亲王的护卫与仪仗。胤祥的护卫和仪仗规模比当时其他亲王大出许多。对于扩充护卫和仪仗之事,胤祥坚决予以推辞,不过最后还是雍正执意如此。于是,胤祥便拥有了在清朝历史上仅次于清初摄政王多尔衮的亲王护卫和仪仗。

雍正三年(1725年)之时,雍正认为自己给予胤祥的封赏还不够多。于是,雍正便与胤祥商议,想要在亲王的爵位之上,再赏赐给他一个郡王的爵位,并且让胤祥指定一个儿子来接受郡王的封赐。胤祥马上坚决地推辞掉了,雍正也只好就此作罢。不过,雍正依旧觉得胤祥实在是太好了,这样好的弟弟理应给他增加俸禄,于是雍正下达旨意,每年给胤祥增加一万两白银的俸禄。

由这些记载能够发现,雍正给予胤祥的恩宠是接连不断的。不过,也能瞧出,每当雍正对胤祥予以封赏之际,胤祥的态度都是果断地推辞,唯有推辞不掉的时候才无奈接受。

并且按照史籍所记,胤祥在得到雍正的赏赐以后,将其中的绝大部分都捐献出去了。在雍正年间,西北战事频繁发生,胤祥于是把雍正赏赐的大半金银都捐给了西北充作军饷。不仅如此,胤祥还自己拿出钱来研制铁炮,为雍正打造了十尊铁炮以提高清军的装备水平。

怡亲王胤祥独得雍正信赖,临终前,为何大口“吃土”,还连连谢恩

当雍正给予胤祥无尽的恩赏时,胤祥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在雍正跟前,他谦逊且恭谨,坚决推拒那些恩赏。这表明胤祥对荣华富贵有着透彻的认识,他富裕却不贪婪,知晓节制。在政治舞台上,他是一个懂得何时进、何时退,明白得与失的人。

正因为胤祥是这般情形,才使得雍正愈发对他喜爱有加,进而促成了雍正与胤祥之间在封建历史上极为罕见的兄弟情义,所以世人常用“棠棣情深”来描述雍正与胤祥二人的兄弟情谊。胤祥吃土是他后半生谦逊恭谨的写照

胤祥深知皇权之下无亲情这一道理,故而在雍正面前极为谦逊恭顺,到临死之时极为困窘(此处用“吃土”这种现代网络用语表达困窘之意,改写时进行符合古代语境的转换)也正是源于这份谦逊恭顺。

清代帝王的陵寝大多于在位之时便已修筑完毕,雍正亦是如此。雍正八年(1730年)伊始,雍正便着手筹备陵寝之事。最初,雍正的陵寝选址本应与他的父亲康熙、祖父顺治一样,位于河北遵化马兰峪的清东陵。彼时,工部向雍正举荐的是九凤朝阳山,不过后来经工部勘探,此地土质为砂石土,这种土质并不适宜建造墓葬,不然日后地宫可能会出现渗水状况。于是,雍正决定不在清东陵内挑选墓址,而是指派胤祥为自己在别处寻觅万年福地。

怡亲王胤祥独得雍正信赖,临终前,为何大口“吃土”,还连连谢恩

之后胤祥于河北易县永宁山替雍正觅得一处万年吉地,胤祥把此地的地理位置与带回的土质呈给雍正看,由其定夺。最终雍正觉得这块地着实为万年吉地,便将陵寝选址于永宁山,这便是清西陵的开端。

永宁山这块万年吉地让雍正极为满意,而胤祥正是找到此地的首要功臣,于是雍正再次觉得应当赏赐胤祥了。

此次,雍正欲在自己驾崩之后让胤祥陪葬于近旁,打算于永宁山周遭赏赐一块墓地给胤祥,使其成为胤祥及其子孙后代的家族墓地,如此一来,兄弟二人在死后便能相邻为伴。胤祥听闻此事后大为惊恐,赶忙向雍正下跪叩首,一个劲儿地称自己德行浅薄、福分微薄,不敢陪葬于至尊之侧。

胤祥诚惶诚恐,坚决推辞,并向雍正奏报,称自己在距永宁山约六十多里的涞水县云溪水峪觅得一处墓地,那处墓地与自己的身份极为相称,自己日后亡故便葬于该处即可。

然而,雍正仍打算在自己的陵寝周边赐予胤祥一块地,这样在死后也能够与弟弟相邻,于是兄弟二人便陷入了僵持的局面,此事到后来就暂且搁置下来了。

怡亲王胤祥独得雍正信赖,临终前,为何大口“吃土”,还连连谢恩

之后,到了这一年的四月下旬,胤祥因长期劳累而患病,身体愈发衰弱,已然重病缠身,无法下床了。胤祥心里清楚,自己恐怕没多少日子可活了。

他担忧自己去世之后,兄长雍正仍要把他葬于帝陵周边,所以他多次上书恳切请求雍正把涞水县云溪水峪那块地赏赐给自己当作墓地,并且明确表示,以自己的身份地位绝不该葬于帝陵周围。雍正见胤祥重病在身还屡屡上书,担心若再坚持下去会刺激到胤祥的病情,无奈之下,只好批准将云溪水峪赏赐给胤祥作为墓地。

胤祥知晓雍正不令自己陪葬于帝陵近旁,且把云溪水峪赏作自己的墓地之后,兴奋得手舞足蹈。在雍正下达这一圣旨的当日,胤祥马上差遣王府护卫去往云溪水峪的墓地取来一捧黄土。胤祥一边查看土质,一边就把这捧黄土吞进了口中。

胤祥在穷困潦倒之际还不停地念叨着:“如此一来,臣下便心安了,子孙也能得福了。”这件事到了清朝民间的时候还被叫做“怡王吞土”。胤祥吞食泥土,是由于这块墓地乃雍正恩赐的风水宝地,所以他显得极为感恩,用吞食泥土这种方式来感恩雍正的浩荡皇恩。

怡亲王胤祥独得雍正信赖,临终前,为何大口“吃土”,还连连谢恩

没过多久,就在当年的五月初四这一天,胤祥离开了人世,当时他仅仅44岁。胤祥的离世给雍正带来了极为沉重的打击,雍正悲痛万分,一向勤政的雍正为了胤祥停止上朝达三日之久。

胤祥离世之后,雍正特意恩赐胤祥的后裔世袭罔替怡亲王的爵位,于是胤祥便成了清朝第九位铁帽子王。雍正不但下令让胤祥的后人能够世袭罔替亲王爵位,而且特地降旨恢复胤祥的本名。在雍正继位之后,他的兄弟们为了避讳他的名字,都从胤字辈统一改名为允字辈。如此一来,胤祥就无需避讳雍正的名字,能够以胤祥这个本名入葬了。胤祥也是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位不用对皇帝姓名进行避讳的臣子。

胤祥过着简朴的生活,这是他谦逊恭谨的极佳体现。要知道,在帝王身边就如同与老虎相伴,胤祥心里很明白,他和雍正之间的兄弟情谊尽管看上去颇为深厚,可一旦与皇权相比,就显得极为脆弱了。要是胤祥不表现得谦逊恭谨,而是居功自傲的话,那么当初皇帝把你抬举得有多高,你跌下来的时候就会死得有多惨。

不妨瞧瞧曾被雍正称作“舅舅”的隆科多,还有被唤作“恩人”的年羹尧。雍正对他俩又是拉拢又是吹捧,敬隆科多一声“舅舅”,说年羹尧帮他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是“恩人”。年、隆二人就果真变得飘飘然起来,开始以功臣自居,真把自己当成雍正的“舅舅”和“恩人”了,而雍正惩处他俩的时候也是绝不手软。

怡亲王胤祥独得雍正信赖,临终前,为何大口“吃土”,还连连谢恩

有隆科多和年羹尧这两个极为典型的例子在前,而胤祥自小就和雍正相伴成长,对雍正的性情和为人非常了解,所以胤祥才会坚决推掉雍正给予的所有恩宠,他这么做也是在为自身以及子孙后代考虑。

胤祥向来做人低调,做事高调,其生活习性简单质朴,富裕却不贪婪,尽可能地看淡名利,这是为了防止引发雍正的猜疑,是极为高明的明哲保身之法。

然而胤祥逝世之后却因雍正的宠爱而受到了牵连。胤祥心里明白厚葬毫无意义,所以在临终之前他多次恳切请求雍正将自己薄葬。但雍正实在是太疼爱这个弟弟了,在胤祥死后并没有按照他生前的愿望进行薄葬,而是为胤祥营建了在清朝历史上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亲王陵墓,胤祥的陵墓也是清朝历史上唯一一座亲王拥有望柱华表的陵墓。

胤祥向来受雍正喜爱,雍正对他予以厚葬。然而,雍正怎么也想不到,一百多年后,他的这一厚葬之举,反倒让胤祥死后尸骨无存。

自清朝覆灭进入民国时期起,胤祥之墓便不断遭受民国军阀的盗掘,随后又被日本侵略者挖掘。至新中国成立之际,胤祥墓无论是地下的墓葬部分,还是地上的建筑,基本都因被盗掘而所剩无几。往昔的怡贤亲王墓仅留存下曾经埋葬胤祥的荒冢坑,以及一些诸如桥、碑、石柱之类的建筑,至于陪葬品、胤祥的棺椁和尸骨,均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怡亲王胤祥独得雍正信赖,临终前,为何大口“吃土”,还连连谢恩

从这一点也能看出,胤祥生前提出简葬的要求是多么有先见之明。只可惜,雍正并未依照他的遗嘱行事。不过,雍正也料想不到,自己对胤祥的厚葬之举,竟会致使胤祥在一百多年后坟墓被盗掘,落得个尸骨无存的下场。

胤祥安于简朴的生活状态,这可以说是他历经人生大起大落之后所悟出的处世之道。在皇权的笼罩之下,亲情会变得如此微弱。哪怕哥哥雍正对自己极为信任且宠爱有加,但谁也无法保证有朝一日雍正不会对自己起疑心。所以,胤祥对名利与富贵都看得极为淡薄,为人处世表现得极为谦逊恭谨,事实上,他更为看重的是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由胤祥生活拮据这一情形,人们也能知晓,为何以对待兄弟严苛多疑而闻名的雍正会这般宠爱和信赖他。实际上,雍正和胤祥兄弟间感情深厚,差不多可以说是胤祥凭借高超的为人处世之道,才成就了这则皇家兄弟情深的美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06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原因是什么?身在帝王家的儿子,要想让自己长命百岁,或者成功的拿到皇位,站在权力的最顶峰,必须要变成一个冷酷无情的人,因为如果个人表现的十
2023-06-20 21:41:00
雍正帝驾崩时,为何嘱咐乾隆要善待果亲王
引言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康熙帝第四子爱新觉罗·胤禛在九子夺嫡中取得胜利,成功登上所有人梦寐以求的宝座。登基后,雍正帝开创摊丁入亩、改土归流、开放洋禁等一系列积极国策,成
2024-06-23 20:47:00
怡亲王胤祥,为何被雍正囚禁而死
雍正八年(1730年),三阿哥胤祉被剥夺亲王爵位,一家老小囚禁在景山永安亭。不久,胤祉郁郁而终,“九子夺嫡”之战,胤祉是个悲剧人物。胤祉,康熙皇帝的第十个儿子,因诸多兄长早逝,他
2024-07-13 19:28:00
雍正对待支持和帮助他的兄弟是如何
雍正四年(1726年),宗人府的监狱院墙被加高了一大截;保定直隶总督府中的一处偏房门窗都被钉死,还换装了精铁打造的大铁门;景山寿皇殿中的一处小院子里的厢房门窗也被钉死,并换装了精
2023-05-16 14:41:00
十三爷生前三个要求,雍正为什么只答应前两个,最后一个是什么?
...封建王朝。关于清朝的电视剧和电影更是很多,而其中《雍正王朝》更是最经典的一部电视剧。提起清朝人们想到最多的就是无情,悲惨,可是在无情的帝王家中也有兄弟情义,今天要说的就是关于
2023-04-28 13:34:00
怡亲王胤祥和雍正的关系,到底好到什么程度
...熙,从此倍受冷落,惨遭软禁长达十年之久。直到四阿哥雍正继位后,胤祥才迎来人生的春天。雍正刚一登基,就想到了他的这位十三弟,即刻封他为和硕怡亲王,同时命他与胤禩,马齐、隆科多三
2024-04-26 21:02:00
雍正对待与他为敌的兄弟很残酷,对帮助他的三位兄弟又如何呢?
在1726年,也就是雍正四年的时候,宗人府监狱的院墙被加高了许多。保定直隶总督府里有一间偏房,这个偏房的门窗全被钉得死死的,并且换上了用精铁制造的大铁门;景山寿皇殿中的一个小院子
2024-12-06 10:14:00
雍正帝对兄弟们刻薄寡恩吗
...政潮的余波直至乾隆初年都还存在,而九王夺嫡的胜利者雍正帝在历史上名声并不太好,有传说他弑父、逼母、杀兄、屠弟,甚至还有害子,这就让雍正帝背上了一个“刻薄寡恩”的名声。其实,雍
2023-06-11 10:00:00
历史上的果郡王是怎样的人
...王爷,他跟甄嬛之间缠绵悱恻的爱情,后来生下了弘曕,雍正发现甄環与允礼有私情,逼迫其毒死允礼。那么历史的果郡王真的是这样吗?非也!历史上的允礼胤礼生于康熙三十六年,他的母亲陈氏
2024-05-15 13:3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