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云栖通道上演AI“实战秀”:守护珊瑚、助盲出行、千元机器人勾勒落地新图景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5-09-25 20:58:00 来源:江苏商报

9月25日正午,杭州云栖大会现场2号馆小舞台,云栖通道如期开通。

这是一个为广大AI产业从业者、创业者以及大模型开发者提供的专属交流平台。在今年的主题分享中,四位嘉宾带着各自的AI创新成果登台:从南海珊瑚礁的守护,到视障人群的出行辅助;从低成本具身智能开发,到农牧场的智能管理,用真实案例勾勒出人工智能落地现实的鲜活图景。

杨红强:AI为南海珊瑚礁装上“智能监测仪”

云栖通道上演AI“实战秀”:守护珊瑚、助盲出行、千元机器人勾勒落地新图景

“这些南沙水下20米、西沙水下10米拍的珊瑚照片,现在再去看,很多场景都消失了。”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教授杨红强的话,让大家将视线聚焦到屏幕上:曾绚烂多彩的珊瑚礁变成灰白一片,活了三百年的冰珊瑚、西海岸鹿角珊瑚,都在2020年的大规模白化中死亡,全球第四次珊瑚白化危机正持续蔓延,大堡礁部分区域珊瑚死亡率甚至高达70%~80%。

作为拥有700多天海上考察经历的潜水教练,杨红强深知传统研究的局限。过去十年,他和团队走遍南海300多座岛礁,积累了20多T水下影像资料和100万张照片——如此庞大的数据量,靠专家目视分析根本无法高效处理。“传统方法分析100个样方,经验丰富的专家要花18.6小时,还容易出现误差。”

转机来自与阿里云的合作。团队以通义千问VL多模态大模型为基座,研发出“瑶华”珊瑚礁多模态AI大模型1.0版,珊瑚属级识别准确率达88%,有些属级的识别准确率在90%以上,甚至达到100%,比传统方法的性能提高了20%。今年5月,该模型在南洋群岛完成海试,原本需要20多小时处理的500多张影像,AI仅用12小时就完成了,为珊瑚礁退化监测提供了精准数据支撑。

“上午听完Qwen3的论坛,我们已经计划升级模型,目标是把准确率提到90%以上。”面对媒体提问,杨红强眼中满是期待,“我的理想是让水下机器人完全替代潜水员,毕竟潜水科考风险太高,我经历过几次生死,希望能让同行们安全地守护这片蓝色生态。”

陈刚:300毫秒响应!AI眼镜为视障人群“开辟通路”

云栖通道上演AI“实战秀”:守护珊瑚、助盲出行、千元机器人勾勒落地新图景

“成年人走一步约37厘米,而我们的眼镜能在300毫秒内识别障碍,及时提醒视障用户。”杭州瞳行科技市场总监陈刚举起“瞳行助盲AI眼镜”,向现场展示这款今年4月刚研发出来的产品。这家由“技术男”组建的初创公司,成立初衷就是为中重度视力障碍人群,解决出行与生活难题——公司一位创始人的孩子是先天失明,十年照料经历让团队更懂视障群体的真实需求。

这款眼镜的核心优势在于实时交互能力: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能识别151类常见物体,在出行场景中引导用户走盲道,遇到共享单车等障碍时及时提示绕行,绕行后再引导用户重返盲道;生活场景中,可帮用户找药罐、读手机信息,还内置双频GPS与北斗模块,提升定位精度。更贴心的是,它支持一键联系三位亲友,亲友可通过平台实时查看用户位置,远程提供指导。

“我们调研了多个云计算平台,最终选择阿里云,正是因为阿里云的存储、计算等技术能满足实时避障的低延迟需求。”陈刚透露,眼镜还整合了通义千问VL、OCR模型和百炼平台的语音交互能力,“开发门槛低,语音响应又快又自然,能让视障用户更顺畅地与世界沟通。”

面对“识别错误怎么办”的疑问,陈刚坦诚回应:“现实场景复杂多样,目前我们仍建议用户搭配盲杖使用,未来还计划接入Be my eyes公益服务,让用户在亲友无法及时响应时,志愿者也能提供帮助。”对他而言,这款产品的意义远超商业:“我们想让技术成为视障人群的‘眼睛’,帮他们更独立地生活。”

张子豪:几千元玩转具身智能,让机器人走进大众生活

云栖通道上演AI“实战秀”:守护珊瑚、助盲出行、千元机器人勾勒落地新图景

“几十万的机器人摔一下就心疼,我们穷学生根本玩不起!”继去年带来精彩分享后,B站UP主“同济子豪兄”张子豪今年再次来到云栖通道做客。他刚一开口,就引来现场一片笑声。

这位土木工程专业出身的技术博主,靠着自学AI与机器人技术,如今已拥有30万粉丝,视频累计播放量超1300万,而他始终坚持的理念,就是让具身智能“接地气”——普通人花几千元就能开发属于自己的机器人。

“通义大模型帮我打破了学科壁垒!”张子豪分享道,机器人开发涉及自动化、电子、视觉等多领域,编程语言涵盖C++、Python、OpenCV,“以前我只会一种语言,现在靠Qwen3 Coder Plus模型,能快速搞定多学科代码,一个人就能完成复杂系统开发。”他还现场展示了接入通义语音交互的机器人——说话就能触发动作,“这就是物理式AI,让智能真正落地到现实世界,而不是停留在屏幕上。”

对于跃跃欲试的普通人,张子豪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不用怕没基础,AI能帮你读代码、学知识,关键是明确自己的需求,做个‘好产品经理’。我希望未来每个孩子都能拿着3D打印机器人,感受科技的乐趣。”

熊峰:AI监控守护“舌尖安全”,农牧场迎来“智慧升级”

云栖通道上演AI“实战秀”:守护珊瑚、助盲出行、千元机器人勾勒落地新图景

“听到‘铁骑力士’,大家会不会以为我们造摩托车?其实我们是养鸡、养猪的!”铁骑力士首席信息官熊峰的开场白,让现场恍然大悟。这家1992年靠5万元起家的企业,如今已发展为集饲料、养殖、食品于一体的农牧集团,旗下“圣迪乐鸡蛋”连续十年全国销量第一,川藏黑猪也深受市场青睐,全国设有150余家分(子)公司。

而AI技术的引入,源于传统养殖的痛点。过去,养殖场靠8000多个摄像头+人工监控,但人会疲劳,容易漏掉风险——这让团队意识到生物资产防控的重要性。“我们需要7×24小时不间断的‘眼睛’,及时识别非法入侵、人员违规操作,甚至预警火灾。”

联合阿里云打造的ICAS智能监控系统,成了养殖场的“智慧大脑”。该系统融合通义千问VL多模态大模型,能全时域、全区域感知监控画面,支持自定义多级预警规则(提醒、警告、严重级别),有效过滤风吹草动等无效警报,风险识别率提升90%。

熊峰透露,接下来团队计划升级系统:“这次在云栖大会上,看到阿里云更强大的视觉模型,我们希望进一步拓展识别场景,还想让大模型帮助养殖人员提升技能,用科学知识提高养殖效率,守护大家的舌尖安全。”

今年云栖通道上,四位嘉宾的分享,虽聚焦不同领域,却在技术实践的内核里,拧成了一股清晰的绳:都以阿里云AI为技术基座,打破了传统场景的效率瓶颈;都聚焦真实需求,让技术落地到具体生活与生产中;都在降低技术门槛,推动AI从“高精尖”走向“普惠化”。

未来,随着通义大模型等技术的持续迭代,这样的故事或许会在更多领域上演:可能是沙漠里的植被监测,可能是山区老人的远程医疗,可能是校园里的创新教育……科技,不再是冰冷的参数与代码,而是能触摸到珊瑚的温度、能听见视障者的脚步、能看见普通人的创造、能守护每一份日常的温暖力量,真正让“智能”落地生根,长成服务生活的繁茂大树。

记者:程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25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从春运图景看流动中国活力(2025春运一线)
...平均安检时间从30秒缩短到15秒;扫码“召唤”移动充电机器人进行充电,变“人找充电桩”为“充电桩找人”……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应用落地,让春运效能全面
2025-02-24 05:48:00
尺素金声|​超23亿人次出行,春运路上的活力和信心
...数字指引、智慧阅读处处可见;一些路段和收费站,移动机器人辅助充电、无人机喊话疏导已成常态……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应用落地,为春运效能全面提升保驾护航。
2025-02-13 10:26:00
从世界智能大会看智慧生活新图景
...:科技日报观众在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智能科技展上体验机器人“手冲”咖啡。新华社记者 张铖摄◎新华社记者 刘惟真 王宁挥毫泼墨,书法机器人可通过精妙控制临摹书法名作;面对复杂地
2023-06-01 02:45:00
...为亚运保障车辆出行提供了精准调度;田径赛场上,四足机器人服务于体育竞赛,承担着赛场比赛器材的运输工作;电子签证为运动员、技术官员、媒体记者等提供快速、便捷、高质量的通关服务…
2023-10-06 03:49:00
广东“大模型”赋能文化产业落地发展
...智能客服领域,我们还基于‘大瓦特’大模型构建了智能机器人、智能客服助手、智能质检、智能外呼、智能知识库的‘五位一体’的智能客服体系。”林全郴表示,目前已实现自助服务能力和人机
2024-05-25 07:21:00
可持续能源会更快到来,但不一定如马斯克所愿|焦点分析
...ter Plan3)”,计划更多关乎可持续能源、工厂制造、人形机器人、储能系统等,独不见此前分析师们火热讨论的下一代电动车型、毫米波雷达计划、一体化压铸技术等。在长达3个多小
2023-03-03 10:33:00
国际顶级青少年机器人赛事重返中国,全球43支队伍科技竞技助力海洋生态保护
...:人民网-上海频道人民网上海3月17日电 3月15日,2025 FIRST机器人竞赛(FRC)上海国际区域赛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
2025-03-17 10:21:00
长隆宇宙飞船开启试业 为大湾区文旅发展注入新活力
...人”和“武器大师蓝BOOS”在内的400多个造型迥异的仿生机器人和仿生机器动物,栩栩如生、动感十足。加上首个国内真实水下潜水骑乘体验设施“深海潜艇”和运用最新视听技术的“百慕
2023-09-15 16:02:00
小学生“玩转”机器人编程;大学生成立数字创新公司;技术高工开发智能软件……眼下,智能科技崛起,“全民数创”成风,数字大潮风起云涌,数字创新的毛细血管正被激活。技术日新月异,创造服
2025-05-04 10:59: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双城耀国庆 绮梦筑新章——恐龙园集团文旅产品“出圈”更“出彩”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恐龙园集团旗下环球恐龙城与东方盐湖城凭借全新业态与沉浸式体验双双跻身长三角文旅“顶流”双节期间,约62
2025-10-09 21:49:00
NBA中国携手阿里云开启多年合作,球迷互动体验新惊喜在哪?
10月9日,NBA中国和阿里云宣布达成多年合作,阿里云将正式成为NBA中国官方云计算与人工智能合作伙伴,基于通义千问大模型和云计算基础设施
2025-10-09 22:19:00
获充换电大会官方推荐及星级认证, 公牛充电桩全场景方案引关注
9月27日至29日,2025中国汽车充换电生态大会在合肥举行,此次大会由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安徽省汽车办、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共同指导
2025-10-09 17:04:00
“北京榜样•最美互联网从业者”提名人选|我爱我家陈少亮:数字浪潮中的筑梦人
2025年的北京,秋阳穿过写字楼玻璃幕墙,在键盘上投下斑驳光影。在我爱我家集团总部技术中心,陈少亮正盯着屏幕上的数据流图
2025-10-09 17:05:00
中新经纬10月9日电 工信部网站9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近期联合发布《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下称《指南》)
2025-10-09 13:06:00
当下,网络热搜榜单已经成为我们感知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这个窗口展示的内容是否真实、健康、积极,直接影响着数亿网民的认知判断
2025-10-09 10:31:00
高低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中国电影市场成绩亮眼:国庆档总票房破17亿元,10月2日年度总票房达425.02亿元,超2024年全年
2025-10-09 10:49: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李晓平)如今,拍照不再停留在平面,“一站式”3D人像打印,正让影像“立”起来,成为更多人的选择
2025-10-08 08:12:00
小牛FX风速款首销战报:5小时全渠道销量14252台,以“价值重构”引爆全民抢购潮
2025年9月29日,全球高端智能电动车领导品牌小牛电动正式发布FX风速款首销战报。数据显示,这款被业界称为“价格屠夫”的新品在9月28日首发后
2025-10-08 09:00:00
稳就业 稳企业 稳市场 稳预期|从 “设备制造” 到 “全链服务”:陕西电子长岭电气纺织机电产业的进阶之路
9月29日,由陕西省委宣传部举办的“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主题媒体行活动,带领陕西多家主流媒体走进陕西电子陕西长岭电气有限责任公司参观考察
2025-10-08 17:51:00
近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全国第十批5A级供应链服务企业名单,华远国际陆港集团正式通过评审,获评“5A级供应链服务企业”
2025-10-08 18:01:00
货丰价稳、活动密集、销售井喷、消费升级……在这个中秋国庆假期,我市消费市场“热”力值拉满,处处繁荣兴旺、活力十足。10月8日
2025-10-08 18:32:00
佳盛机电乘风而上,今年前8月产值同比增长超38%抢占新赛道,270多名员工假期忙“冲刺”南报网讯(通讯员单维亮记者张希)“我们是智能电网产业链条上的配套企业
2025-10-07 08:41:00
培育壮大十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丨十堰臻融:创新与技改“双轮”驱动 产值同比增长30%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何旭 通讯员 胡新)科技创新是提升核心竞争力关键。十堰臻融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智能化装备升级与专利技术研发为双引擎
2025-10-07 20:43:00
沉浸式AR科技盛宴:打造“可触摸”的科普实验室,重构科普新形态
这个国庆去哪玩?中国科学技术馆告诉你!2025年10月1日——10月7日由中国科学技术馆、北京峰火文化科技有限公司、Rokid联合打造的以“探境・AR科技智慧”为主题的AR体验活动正火热开展中
2025-10-07 09: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