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
山里山楂别样红
寺头镇大小山楂加工企业和家庭作坊,让农民“亦工亦农”,有了两份收入
村民在分拣山楂。秋意渐浓,瓜果飘香。在临朐县寺头镇,2.2万亩山楂,红彤彤地挂满枝头。果农们穿梭其中,采摘、装箱、搬运,一派繁忙。
9月20日,走进寺头镇河口村,就像扑进了山楂的海洋,主街上停着不少货车,货车旁摆满了塑料筐,筐内满是刚采摘下来鲜红的山楂。村民围坐在一起,正在给山楂按照大小分类。
河口村是寺头镇山楂核心种植区,全村山楂种植面积达2200多亩,年产量近1100万斤。“可以说,全镇山楂年产量的十分之一是我们村贡献的。”河口村党支部书记马相孝说。
寺头镇多山地丘陵,种植山楂的空间很大。“寺头山楂酸度适中,口感较好,适合鲜食,因为果胶含量大,也非常适合制作山楂制品。”马相孝说。
寺头镇栽培山楂已有几百年历史,现存一株约300年树龄的山楂树王,仍枝繁叶茂。20世纪80年代起,寺头镇开始发展山楂规模种植。目前,全镇共种植山楂2.2万亩,年产山楂5万吨,占全省产量的15%,占全国产量的5%。2009年,河口村村民马相亮成立了相亮山楂专业合作社。“以前,果农单打独斗闯市场,议价能力低,眼看着山楂行情贵一年、贱一年。”马相亮说,成立合作社后,种植统一标准,打出特色品牌。合作社已由最初的19户社员发展到现在的上千户,种植范围辐射到30多个村,年产山楂2.6万吨。
“我们合作社的社员们都能享受到统一种苗、统一农资、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检验检测、统一产品销售的‘五统一’管理模式。”马相亮说,“今年我也种了100亩山楂,平均亩产四五千斤,按照每斤2元左右的市场价,一年能挣个五六十万元。”
寺头镇山楂产业也在向深加工领域延伸。在寺头镇晶冠食品有限公司的车间内,打浆工人张立圣正忙着将蒸熟的山楂送进搅拌机。几天前,张立圣种植的一亩山楂刚刚收获,他便直接拉到了公司,由公司按照市场价格进行收购,“我一边在公司上班,一边用空闲时间种植山楂,一年能拿两份钱,每年收入八万多元。”张立圣说。
像张立圣这样的工人,仅在晶冠食品有限公司便有110余人,他们都来自当地与周边乡镇,一边种植山楂,一边在企业工作。“寺头镇现有山楂规模以上深加工企业2家,均配备先进的生产流水线,另外还有众多合作社开办的小企业和家庭作坊,年产山楂制品超过2万吨。”寺头镇副镇长许鑫介绍,“除了山楂的培育和种植,下一步寺头镇还将延伸山楂产业链条,加快推进更多山楂深加工项目建设和旅游资源开发,融入潍坊国家农综区建设,推动寺头镇山楂产业实现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
农村大众报记者 刘晓续
通讯员 刘瑞华 井 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6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