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7月6日,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刑事打击与生态安全保护”主题论坛在贵阳举行。南京警察学院副院长郑怀兵在论坛上作主旨发言,聚焦“生态安全监视区域森林火灾案件侦查工作”,从全球趋势、我国现状、侦查特点到科技支撑,系统阐释了当前森林火灾案件侦查的挑战与应对路径。
“打击就是最好的防范。”郑怀兵开门见山指出,森林火灾不仅是生态破坏的重要源头,更是当前生态安全治理的重大隐患,必须纳入刑事司法严厉打击范围。他介绍,南京警察学院作为一所具备农林背景的公安院校,长期从事生态环境保护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在森林火灾侦查领域持续开展实践探索。
从全球看,森林火灾呈现“次数多、面积大、治理难、污染重”四大特征。每年平均火灾次数达22万起,集中在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巴西等森林资源丰富国家。2023年,全球林火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6687兆吨,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冲击。中国也面临气温升高、林地扩张、交通便捷等带来的火灾风险,1950年至2015年,年均火灾次数超过万起,年均过火面积达56.7万公顷。近年来,通过制度完善与技术支撑,火灾控制成效明显,2018年后,年均控制在1000起以内。
“起火点难以确定、侦查手段不同,是森林火灾与城市火灾最大的区别。”郑怀兵指出,野外火场普遍存在起火隐蔽、蔓延迅速、受风向地形影响大的特点,传统侦查方式难以适用。他强调,火灾侦破必须从火场形态、地形地貌、可燃物分布等综合因素入手,准确识别火源位置与起火原因,推动证据认定标准更加科学化。
当前,我国森林火灾侦查工作仍存在一些短板。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建立、专业技术支撑不足、鉴定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制约案件侦破效率。为此,南京警察学院开展火灾痕迹分析、案件重建技术研发,累计参与鉴定森林火灾案件近200起,并在人才培养、实验平台建设、标准化制修订等方面持续发力。郑怀兵介绍,该院已取得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91项,制定行业标准3项,研发的“端-边-云协同智能林火识别系统”具备较低误报率,已投入实际使用。
“不能只模拟实验室数据,更要解决实际应用问题。”针对林火蔓延模型建设,郑怀兵直言,当前多采用国外或特定区域模型,无法适配全国不同生态区的需求。他提出,要结合AI算法与矢量数据分析,构建覆盖地形、气象、植被等多维变量的动态模型,实现从“结果倒推”起火源头,为侦查提供可视化、可验证的辅助支撑。
森林火灾案件还涉及放火罪与失火罪的定性认定、经济损失评估等法律适用问题。郑怀兵建议,尽快完善涉火案件法律框架与责任追究机制,既要明确直接损失标准,也要深入研究间接损失的计算与赔偿模式。
“森林火灾有自身的物理规律与侦查逻辑。”郑怀兵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森林火灾从传统意义上的自然灾害,逐渐演变为必须依法治理的公共安全问题。他呼吁,强化部门职责协同,推动公安、林草、应急等多方合力,加强生态视角下的案件侦查研究,为守护绿色屏障提供更坚实的法治支撑。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景雄
一审 方勇
二审 田洋
三审 欧阳海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07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