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高唐县清平镇:以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7-06 10:19: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唐学钰

聊城市高唐县清平镇立足千年古镇文脉与黄河故道生态资源,以文化书院建设为核心载体,紧扣“文化传承、生态治理、乡风文明”主线,创新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路径。通过阵地筑基、活动赋能、治理融合、文旅共生四大工程,推动非遗活化、家风浸润、生态实践与基层治理协同发展,构建全龄参与、全域覆盖的乡村文化振兴新格局。

阵地筑基,搭建“一核+多点”文化共享新平台

以文化书院为核心,联动多元文化空间构建“一核多点”服务网络,将传统文化融入群众生活,形成“阵地联建、资源联享”的文化供给模式。

文化书院打造全龄共享空间。以文化书院为枢纽,整合文庙、吕才纪念馆、乡村记忆馆等资源,建设“15分钟文化生活圈”。书院设立京剧协会活动专区,为群众提供常态化排练场所,年均组织戏曲排练200余场次,成为群众文化休闲的核心阵地。联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推出“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服务清单,覆盖非遗体验、科普教育、生态实践等多元需求。

主题阵地推动全民文化浸润。家风文化阵地:依托王懋德纪念馆,提炼“清正爱民”“俭以养德”家风内涵,制定现代邻里公约,举办“家训诵读会”“家风故事会”50余场,惠及群众1.2万人次。戏曲文化阵地:京剧协会牵头成立镇级文明迎亲队,创排《京剧说新风》《移风易俗三句半》等原创剧目,将婚俗改革、勤俭节约等主题融入传统戏曲,巡演30余场,覆盖群众8000余人次。生态教育阵地:建设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展厅,通过“一棵树几代人”治沙故事展陈,年接待参观者1.5万人次。

服务赋能,培育“传统+现代”文明实践新模式

将非遗艺术、生态思想融入文明实践,通过非遗传承焕发文化生命力,以生态教育培育绿色发展观,构建全龄共享的文明实践体系,推动文明新风从文化浸润到行动自觉转化。

非遗活化激发文化活力。开设剪纸、木刻版画、尺八演奏等非遗培训8期,创作移风易俗主题窗花、年画50余件,惠及学员600余人。创新“戏曲+新风尚”传播形式,以山东快书《曲艺说唱移风易俗》、现代戏《说新风》等作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传统艺术,让文明理念“入耳更入心”。

生态实践培育绿色理念。开展“守护黄河故道”研学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参与森林保护、土壤改良实践,种植防风固沙林木5000余株。打造“生态小课堂”,通过体验苗木嫁接和滴灌技术、在校内开辟中草药种植基地等互动教学方式,年均开展生态科普活动40场,惠及青少年3000余人次,实现生态文明教育从“灌输”到“体验”的转变。

全龄参与传承文明薪火。针对青少年群体,创新“少年远足悟家风”行动,组织学生开展“走千年古道、听尺八古韵、学家风古训”沉浸式研学。针对老年群体,在“幸福食堂”创新“爱心陪餐+家风微课堂”模式,服务老人超7000人次,让孝道文化在代际互动中传承。

治理融合,构建“文化+治理”以文化人新格局

搭建多元服务平台,将民俗传承融入文明实践,推动群众从文化受益者向治理参与者转变,构建文化引领、多元共治的基层治理格局。

志愿服务升级凝聚治理合力。统筹“两代表一委员”、群团组织、学校等资源,打造“书院搭台、部门联动”服务矩阵。设立“书院体验日”,结合民俗大集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技能培训48场,惠及群众5000余人次。文明迎亲队化身“流动宣传队”,通过戏曲巡演、快板说唱等形式,持续推动婚丧简办新规普及。

调解积分并举共育文明新风。建设综治中心,以“千名代表听民声”机制收集民意,创编二十四节气主题广场舞,举办“好媳妇”“好婆婆”“乡村光荣榜”评选活动,征集家风格言打造“家风家训墙”。建立“积分超市”,将参与文化活动、践行文明公约纳入积分体系,激发群众自治热情。

文旅共生,打造“保护+活化”文旅融合新样板

通过活化遗产、深耕生态、创新IP三维联动,形成保护与开发良性循环的融合发展模式,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协同并进。

活化历史遗迹推进文旅升级。立足特色、找准定位,持续做好古建筑保护和利用两篇文章,以“留住乡愁记忆,活化历史遗迹”为主线,建成民俗一条街、乡村记忆馆、王懋德纪念馆、吕才纪念馆,复建拱辰门,修葺吕才墓,提升吕庄村道路景观等系列工程,将古建筑保护和旅游开发相结合,进一步提升精品文化旅游路线,提高清平文化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沉睡”的古建筑“活”起来。

开发特色项目助力生态共富。开发“文化书院—生态展厅—共富工坊”研学链条,建设“地瓜小院”等主题院落,打造“古镇林海 画乡鲤都”精品路线,开设“治沙精神”“非遗传承”等5类课程,推出林果采摘游、非遗手作体验等10个特色项目,游客可参与炒花生、烤地瓜等农事活动,年承接研学团队50批次、游客超2万人次,文旅综合收入突破200万元。

打造文化IP提升品牌价值。创新推出“花生贝贝”“西瓜娃娃”“薯宝宝”等地域文化IP,以特色农产品为原型设计卡通形象,开发文创周边产品20余类,形成“农耕文化+品牌经济”融合发展的文旅名片。结合黄河大集设立品牌展销专区,通过“线上直播带货+线下研学体验”等方式推广地域标识,年带动花生、地瓜等农产品销售增长40%,实现文化价值向经济价值的有效转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06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各类平台,常态化举办展览、交流等活动,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让高雅的书画艺术“飞”入寻常百姓家。要加强书画人才培养,营造浓厚书画艺术氛围,以书画文创产业建设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
2023-02-01 17:13:00
两河文化|高唐“海二八”宴:吃醉一碗“人间烟火气”
...孕育出的乡间美食,现已传承数百年,最早起源并流传于高唐县清平镇一带。“海二八”宴原是当地最高规格的乡村宴席,过去只有在大户人家为老人庆寿、儿女婚庆等场面上才能品尝到。那时,宾
2024-02-29 20:22:00
清平厚土黑麦飘香
...加了村集体收入,又帮助了脱贫户增收致富。”2月4日,高唐县清平镇高寨村党支部书记刘士芳介绍村里的特色产业发展情况时说。高寨村曾是省定贫困村,清平镇在该村建设了光伏发电和扶贫大
2024-02-09 11:58:00
高唐县清平镇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宣传活动
...聊城报道通讯员朱燕国家安全,全民共筑。4月18日上午,高唐县清平镇法学会工作站联合综治办、派出所、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小喇叭”志愿服务队走进清平大集,开展“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
2024-04-26 09:01:00
山东高唐县7万多户居民实现天然气“应通尽通”
2022年6月,高唐县清平镇多个村庄实施了“煤改气”工程,村民在缴纳了1500元的设备费用后,燃气公司实施了管道、壁挂炉等设备的安装工作。安装完成,村民们便开始等待燃气的开通,可
2024-01-19 20:46:00
下沉一线 送爱到家--高唐县民政局集中补领补办结婚证再现“浪漫”瞬间
鲁网8月11日讯近日,聊城市高唐县民政局组织婚姻登记工作人员带着电脑、打印机等设备走进清平镇便民服务大厅,设立清平镇临时巡回服务点,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下乡集中补领补办结婚登记证工作
2023-08-11 15:46:00
金融“饲料”送进养殖场
...商银行强化助农精准服务■ 尹腾淑 于延飞5月21日,走进高唐县固河镇北刘村的养殖基地,只见一座座现代化的鸡舍整齐划一。“在高唐农商银行的资金支持下,从最初的土法养鸡到现在的科
2024-05-24 17:28:00
“煤改气”迟迟不通气,怎么回事?
2022年6月份,高唐县清平镇的西街村实施了“煤改气”工程。村民在缴纳了1500元的设备费用后,燃气公司实施了管道、壁挂炉等设备的安装工作。一切安装完成,村民们便开始等待燃气的开
2023-11-23 20:43:00
本文转自:聊城日报全面推进烈士褒扬纪念工作,高唐县——让烈士“回家” 送英雄“归队”■ 本报通讯员 杨兆峰7月27日,高唐县烈士陵园内松柏环抱,绿荫满园,安静庄严。高唐县人民检察
2023-08-03 10:0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中新经纬10月5日电 据“海南市场监管”微信号,5日,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海南省消费者委员会发布关于防范台风“麦德姆”提供放心消费服务的倡议书
2025-10-05 13:37:00
咪豆音乐节吸引超6万乐迷,预计带动旅游收入1.68亿元余韵悠长,“小票根”延长消费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胡英华 通讯员金飞陈岑国庆中秋黄金周前两天
2025-10-05 07:07:00
特色活动聚人气,“苏超”观赛引人流,假期前4天——南京百家商贸企业实现营业额19.6亿元南报网讯(记者黄琳燕通讯员宁商轩)10月4日
2025-10-05 07:07:00
江苏南京:“苏超”第二现场升级“文化客厅”
看球赛、逛市集、品文化,“三进城”文明实践热潮涌——“苏超”第二现场升级“文化客厅”十月四日,“苏超”四分之一决赛上演
2025-10-05 07:07:00
全国糖酒会开幕在即,江苏园博园内烟花大会点亮夜空相迎南京“秋糖”夜,火树银花开南报网讯(记者张甜甜)10月1日—2日,作为全国糖酒会“秋糖季”重要活动之一的烟花大会在江苏园博园举行
2025-10-05 07:07: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陈燕飞 通讯员苗竹欣陶燕10月4日早上7时,滁州市来安县碧桂园城市花园小区的公交站台上,李阿姨拎着刚蒸好的玉米
2025-10-05 07:07:00
国庆中秋假期,阳山碑材明文化村景区每天演绎60余场节目“穿越”明朝“赚银票”,让游客“赚”足快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秉印国庆中秋假期首日
2025-10-05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集体采写10月4日的南京奥体中心,战火重燃——“苏超”淘汰赛首战,南京队迎战连云港队,争夺四强席位
2025-10-05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邓露洁钟山风景区作为南京的“地标”景区之一,每逢节假日都会迎来众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10月1日起
2025-10-05 07:08:00
活力迸发,“潮赛事”拉动新消费
中国休闲体育嘉年华吸引近5000名选手齐聚江北新区活力迸发,“潮赛事”拉动新消费假期里,2025年全国腰旗橄榄球公开赛在南京乐创汇体育场举行
2025-10-05 07:08:00
国庆中秋假期,“文博游”依旧火爆。我市多个博物馆每天都会迎来大量游客,以致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晋祠博物馆先后发布了“限流提示”
2025-10-05 07:29:00
国庆中秋假期,为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义井街道精心策划的“流动博物馆进社区”文化惠民活动,在当代城MOMA小区成功举办
2025-10-05 07:30:00
国庆期间,大众旅游需求迎来集中释放。这些年来,太原以城市更新为契机,以文旅融合为路径,不断夯实硬件基础,持续提升服务能级
2025-10-05 07:30:00
近日,由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指导,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公安厅、省文物局联合主办的“胜利号角的回响”红色故事宣讲活动在省公安厅机关举行
2025-10-05 07:30:00
唐山以基层善治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困难有帮扶 矛盾有调解 有事找组织河北日报讯(记者师源 见习记者安洋)“蒸饺皮薄馅儿大
2025-10-05 07: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