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2月11日讯(记者 夏婉琳)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四川对建设用地的刚性需求仍将处于高位,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对建设用地的刚性需求仍将处于高位,土地资源供需矛盾将长期趋紧。2月11日,四川省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处对2023年3月1日起施行的《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中,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细致解读。
解读指出,《实施办法》在进一步细化节约集约用地相关规定基础上,以行政法规形式提出落实建设用地标准、建立节约集约用地评价机制等创新内容,可推动全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为四川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撑。《实施办法》从四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规定。
严格落实建设用地标准。针对地方政府和用地企业对严格落实土地使用标准重视程度不够、节约集约用地意识淡薄问题和各地超标准闯关、搭车用地现象。《实施办法》明确提出要严格执行建设用地标准,鼓励采用节约集约用地新技术和新模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盘活利用存量建设用地资源。针对四川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总量大、处置难的问题,《实施办法》提出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统筹新增和存量建设用地使用,优先支持通过工业用地整治改造、城乡低效用地再开发等方式建设中小企业园区,促进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和转型升级。
强化建设用地动态巡查及监管。针对土地出让合同或履约协议中明确约定的单位用地投资强度、产出强度、容积率等衡量土地利用效率的硬指标,在后期没有开展有效监管和硬性考核的现象。《实施办法》提出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建立建设用地动态巡查机制,通过预警提醒、现场核查、跟踪管理、竣工验收、闲置土地处置等手段,加强建设用地供应交易和供后开发利用监管。
建立节约集约用地评价机制。针对各地节约集约利用主要评价指标值不高、比学赶超氛围还不够浓厚的现象,《实施办法》提出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开展本行政区域内的建设用地利用和投入产出、集约利用程度、潜力规模与空间分布调查,并将相关结果作为土地管理和节约集约用地评价的基础;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建设用地利用情况调查结果,组织开展区域、城市和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之策,是高质量发展的永恒主题,是关涉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大事。在土地利用方式上,四川乃至全国正从“增量时代”加快转向“存量时代”,决不能再以过度消耗土地资源为代价。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处强调,必须以更严格地要求、更扎实的举措、更精细的标准全面提升四川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更好统筹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为四川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1 23: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