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吴翠云:生如胡杨 扎根边疆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3-04 08:3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兵团日报

吴翠云:生如胡杨  扎根边疆

吴翠云(左一)为职工讲解桑葚种植技术(摄于2月4日)。张宇阳 摄

吴翠云:生如胡杨  扎根边疆

更多内容 请扫二维码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谌慧

“哈哈,我们的‘红枣公主’来啦!”2月28日,塔里木大学园艺与林学学院教授吴翠云又一次来到十四师皮山农场,皮山农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艾合麦提江·玉努斯和许多种植户高兴地前来迎接。

“与职工打交道,他们不看你发了多少篇论文、申报了多少课题,只有你为他们办了实事,他们才认你是好专家。”艾合麦提江·玉努斯感慨。在皮山农场职工群众的眼中,吴翠云就是这样一位办实事的好专家。

2020年,吴翠云和团队来到皮山农场。枣园里,密密麻麻的枣树几乎让人找不到下脚的地方。过于密集的枣树得不到充分的阳光和养分,不但坐果率低,长出的红枣也不好吃。

经过探讨研究,吴翠云建议对枣树进行疏密、间伐、提干、扩冠。看着果园里的枣树被间伐掉几乎一半,枣树长好的枝条被大刀阔斧地修剪掉,种植户既心疼又疑惑。“果树大枝干太多、枝叶过密反而会耗费营养。只保留中干和一些小的结果枝,产量和品质才会更好。”经过吴翠云耐心解释后,种植户虽然不舍,但也照做了。

后来,吴翠云又陆陆续续来了皮山农场很多次。枣树展叶的时候,她手把手教种植户管理水肥;开花的时候,教种植户增施有机肥;有虫害的时候,帮着种植户打药、除虫。等到枣树坐果的时候,种植户拉着她高兴地说:“枣树虽然比以前少,但树长得比以前高,果子比之前多,也比之前大!”

“对于我们林学人来说,知识不仅在书本中,也在田间地头里。”吴翠云告诉记者,她的老师王新建也毕业于塔里木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现在依旧奔波在基层一线,和她在同一科研团队,把汗水洒在田地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和老师一样,吴翠云毕业后选择扎根边疆,像胡杨般从土壤中汲取养分和力量,用知识和汗水服务基层职工群众。每年,吴翠云所在团队的老师们外出作业的时间都在百天以上,多名研究生在200天以上。吴翠云更是把课程都安排在周二至周四,每到周五就坐车出发,为南疆师团及地方县乡群众提供技术服务。

就这样,吴翠云把根深深扎在了南疆14个农牧团场及12个地方乡镇职工群众的心里。在30多年的基层服务中,大家都叫她“红枣公主”。

见完热情质朴的种植户,吴翠云又马不停蹄来到了皮山农场无花果科技小院,这里有她学生的汗水和成果。

2020年,皮山农场恩珏无花果种植合作社种植了大面积的设施无花果,最初扦插育苗的成活率不到20%。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吴翠云的驻点学生们通过调整激素种类、激素浓度、无花果不同节位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长期的驻点观察,最终总结出了短时间高浓度沁渍激素的无花果扦插育苗方法,大大提高了无花果的生根率和成活率。“今年,恩珏无花果种植合作社正在洽谈与塔里木大学无花果科技服务团队继续合作。”学生取得好成绩,吴翠云比自己研究出成果还高兴。

“在实践中读树、研树,成了林学人别具一格的学习场景;在山林中扎根、奉献,则是我们学以致用的独特方式。”吴翠云的学生——正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果树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的冯一峰感慨道。

2008年,冯一峰在塔里木大学园艺与林学学院就读。从本科到硕士毕业的几年里,他跟着吴翠云和科技服务团去了南疆很多地方,那里有炽热的阳光,干燥的风沙,也有质朴的笑容。

艰苦的生活环境与职工群众发自内心的感激笑容,都给冯一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去基层服务的时候,什么艰苦的生活环境吴老师都能适应。她说,总有人要付出,要奉献,要为兴疆固边做些事情。那一刻,我找到了学习的意义。”回忆当初,冯一峰依旧心潮澎湃。2015年,他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为了更好育果育人,成为一名像老师一样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人,冯一峰目前正在继续深造。

“现在,我的很多同学,都像吴老师一样去了基层一线,我发自内心为他们骄傲。”冯一峰自豪地说。南疆大地,莘莘学子如万千胡杨,沉默坚韧,峥嵘成林,亿万叶片秋日尽黄,如金色江河闪耀大地。

记者手记

从教32年来,塔里木大学园艺与林学学院教授吴翠云像胡杨一样把根深深扎在南疆大地,积极探索林果业提质增效新路径,数十年如一日服务基层;致力科技教育,以潜精研思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带领团队攻克科研难题,培养新时代戍边人;以深厚的学科素养,率先推行课程群建设,初步构建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实干是最响亮的语言。吴翠云立足岗位、在基层工作中不断地锤炼自我、提升自我、突破自我,将从实践中汲取的经验转化为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深刻展现了新时代兵团人的责任与担当,是当代“胡杨精神”的最好写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04 12: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种地种到沙漠里,小年轻“爆改”塔克拉玛干!
...需一人在手机上操控,即可实现定时定点全流程管理。吴翠云是塔里木大学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带头人,被人们称为“红枣公主”。这位老师经常和学生们说,农业科研一定要深入生产一线进行调查研
2024-05-10 11:43:00
育人为先  心系三农
...做好科研教学工作,培养更多的人才。”该团队负责人吴翠云说。立足南疆大地,坚持科研教学,培养专业人才,提供科技服务,是塔里木大学果树学教师团队追求的目标。打造一流教师队伍,增强
2023-09-12 02:16:00
安徽肥东:昔日废弃矿山,今朝蝶变美丽“聚宝盆”
...感软中带脆,深受顾客喜爱,供不应求。”果园负责人付翠云正忙着分拣黄桃,脸上溢满了喜悦,“亩产700多公斤,收入8000多元呢。”“趁着周末带孩子来这里游玩,正好看到路边有个桃
2024-08-15 18:36:00
...国画家巫成金再次来到剑门关。他要在川北重要的古驿道翠云廊上,续写一部新的山水画新篇。剑门古蜀道,自古是四川与中原的陆上交通要道,连接蜀地与中原地区甚至更广大地区,自秦始皇一统
2024-06-07 06:33:00
女儿出嫁26年不回家,再见时却坐在轮椅上,得知真相父亲落泪
...黄金贵,住在湖北来凤县的偏远山区,自从26年前女儿黄翠云寄来一封信说要结婚,此后就没有见过面,唯一的联系就是每年的一两通电话。记者受到黄金贵老人的委托,来到女儿电话中所说的婆
2024-07-29 10:51:00
“直播达人”王大婶 为家乡玉米“代言”
本文转自:新华社在北京市平谷区北台头村村委会,王翠云筛选玉米粒(10月4日摄)。52岁的王翠云是北京市平谷区平谷镇北台头村人,她当过老师、经营过小卖部,如今她发挥自己视频直播方面
2023-10-23 16:37:00
鉴往知来|剑门蜀道翠云廊 跨越千年 苍翠如昔
...华社报道 2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广元市考察了翠云廊古蜀道,了解当地推进历史文化传承、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情况。千百年来,“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
2023-07-28 10:43:00
...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任紫鑫 绵阳观察 李睿)为进一步加强翠云廊古树名木保护与研究,3月12日,梓潼翠云廊历史文化研究院在绵阳市梓潼县七曲山风景区正式成立。梓潼作为古蜀道翠云廊的
2024-03-13 05:10:00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边钰2月11日14时,广元市剑阁县翠云廊大柏树湾锣鼓声声,一场特别的“点树交印”古制巡演正在这里举行。“点树交印,乃朝廷法度,今存古柏分布如下……”两位身着
2024-02-13 05:50: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以“针”代刀 无痛治痔——山东省中医院肛肠科的医学人文实践
鲁网8月11日讯(记者 吴英兰)“治疗痔疮,可以不用开刀,而且无痛。”在山东省中医院肛肠科诊室,科室主任管仲安用最朴实的语言
2025-08-11 10:50:00
结石患者康复记:济南南郊医院泌尿外科的“速度与温度”
近日,济南南郊医院泌尿外科诊室里,一面写着“医者仁心除病痛,暖心服务解患忧” 的锦旗格外鲜亮,背后藏着一段与输尿管结石“短兵相接”的温暖救治故事
2025-08-11 10:51:00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益+医”志愿服务团赴拉萨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近日,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数智医疗技术学院“益+医”志愿服务团赴拉萨市城关区雄噶社区开展的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落幕
2025-08-11 10:06:00
央媒看太原|央视报道立秋日太原羊汤受欢迎
央媒看太原8月7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以《山西太原:滋补好时节 热腾羊汤受欢迎》为题,报道立秋当天太原小店牺汤受欢迎
2025-08-11 06:53:00
第三届重症医学研究训练营,为守护生命防凝聚核心实力
8月8日—8月10日,由贵州省研究型医院学会及其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贵黔国际医院与贵州省人民医院联合承办的“第三届重症医学研究训练营暨2025贵州省研究型医院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年会”在贵阳成功举办
2025-08-10 21:19:00
北京茗视光眼科第九届新全飞SMILE pro公益“摘镜” 照亮乡村女教师教育梦途
8月9日,第九届新微创手术SMILE pro助乡村女教师摘镜公益活动进入实施。当日下午,来自全国30余名乡村女教师来到北京茗视光眼科做眼部及近视手术术前检查
2025-08-10 18:38:00
【天眼问医】贵州抹茶,藏在绿意里的营养密码
在贵州的云雾缭绕的山间,茶树蓬勃生长。有一种“绿色宝藏”——贵州抹茶,正走向全国乃至世界。从山间的小小茶苗,到规模化的抹茶产业
2025-08-10 19:45:00
【天眼问医】贵州这颗“刺果果”不简单!
在贵州山野间,曾藏着一种带刺的“刺果果”,如今它已成为当地的“致富果”。从零星生长的野生植株,到百万亩规模化种植基地,从无人问津的山间野物
2025-08-10 19:45:00
【食在遵义】仁怀烟火记:牛羊肉馆里熬出的乡愁
有人说,仁怀的空气里总飘着两种香。一种是赤水河两岸蒸腾的酱酒魂,勾着人的喉;另一种藏在苍龙街道的烟火里,是铁锅与牛羊肉碰撞的暖
2025-08-10 15:36:00
山东省立医院联合依未科技开展多中心研究,让更多医生具备AI基建能力
8月8日,山东省立医院疑难眼病联盟与依未科技联合启动大人群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简称多中心研究),借助人工智能定量技术
2025-08-10 12:37:00
近视防控应该从几岁开始?济南普瑞眼科提醒家长注意这几个年龄段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发现美的第一感官。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近视呈早发、高发态势,已经成为影响儿童健康和全面发展的突出问题
2025-08-10 12:39:00
邹平市人民医院中医楼:整合优质资源,点亮就医新体验
邹平市人民医院以列入滨州市中西医协同特色建设医院为契机,经过中医楼全面改造升级,完成资源整合,推出一系列创新服务,为市民就医体验带来全新变革
2025-08-10 07:20:00
真的会热死人 科学避免热射病牢记\
近日,浙大一院庆春院区急诊科徐佳副主任医师接诊了28岁的余帅(化名)。他面色苍白、时不时犯恶心,最引人注意的,还是那高高肿起的额头
2025-08-09 08:09:00
在青岛西海岸新区金沙滩啤酒城开启味蕾狂欢之旅
鲁网8月9日讯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正酣,青岛西海岸新区金沙滩啤酒城内不仅有畅饮的精酿,更藏着全球美食盛宴。从鲜活海鲜到地道风味
2025-08-09 09: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