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话剧《父母爱情》剧照。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
南报网讯(记者鲁舒婷)10月23日晚,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灯光落下,由南京市话剧团创排演出的话剧《父母爱情》最后一幕定格——江德福和安杰相携走过半生的背影,在幕布上晕成暖黄的剪影,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一周时间,从南京到苏州再到上海,话剧《父母爱情》通过三城联动,在时空对话中演绎经典。
一个是粗中有细的“大老粗”江德福,一个是讲究生活品位的“大小姐”安杰,两人在柴米油盐中相互磨合,在差异中碰撞出火花,最终化为岁月里的彼此成全。话剧版《父母爱情》打破线性叙事,采用穿插式结构,以病房为现实空间,以回忆为情感载体,使故事更具戏剧张力。同时,话剧版更注重对安杰内心世界的挖掘,展现其在时代与婚姻中的挣扎与成长。10月17日,该剧在南京开启温情序章,10月21日,作为“2025年紫金文化艺术节”节目,该剧亮相苏州,10月23日,该剧在上海再次奏响“爱的乐章”。
三地巡演,让不同地域的文化与话剧的时代叙事碰撞出奇妙共鸣——苏州近千名观众在水乡温情中读懂烟火情深,上海观众则在剧场里感受岁月沉淀的力量,作品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引发了各年龄层观众的共鸣。
“这部剧让我想起了父母的爱情,简单而牢固。没有太多的浪漫言辞,却在日常琐事中蕴含着深深的情感。”苏州的观众李海说。不同于年轻的李海,来自上海的观众范阿姨完全将自己代入了剧中所处的年代和情感当中,“这部作品就是我们年轻时的写照。那些没说出口的话,不好意思的表达,和面对争执的态度,都化作了相互扶持的力量。”
话剧《父母爱情》是南京文化人才资助项目创排成果,导演杨彦在作品筹备阶段便与艺术总监胡宗琪展开数十次深度研讨。两人围绕“用舞台语言打破时空壁垒,让经典故事照进当下”反复推敲,提出“以安杰的视角为轴心,让回忆、现实、当下场景像‘家庭相册翻页’般自然流转”。
“我们的舞台设计简约不简单。”杨彦介绍,三块屏风、一张病床、一个木箱、几把桌椅,配合多媒体投影,将五十年婚姻浓缩,在光阴流转间,浓缩了主人公从青涩相识到白发相依的漫长岁月。
记者了解到,作为江苏艺术基金2025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2025年度南京市重大文化艺术项目,话剧《父母爱情》将启动全国巡演计划。2026年1月,该剧将在北京国家大剧院连演三场,还将赴安徽合肥与观众见面,把这份穿越岁月的温暖,传递到更多城市。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24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