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在山东淄博农村,住着一位年近百岁的前苏联老太太,她叫尼娜。7岁和父母哥哥来到中国,17岁嫁给了大自己20岁的山东大叔刘春书。婚后,尼娜跟着丈夫回到了山东农村。尼娜一生没有生育,和丈夫领养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48岁那年,丈夫脑出血后瘫痪在床,尼娜尽心尽责照顾丈夫15年,直至丈夫去世。之后尼娜的养子养女和女婿相继离世,步入暮年的尼娜和儿媳妇生活在一起,也因为有了国家的政策照顾,尼娜的晚年生活得到了保障。经过媒体的不断报道后,尼娜这个前苏联老太太备受人们关注,本期最人物纪就带大家走进尼娜的中国缘。
尼娜
1926年,尼娜出生于原苏联沃洛格达省瓦赫涅沃村。他的父亲是一名中国人,母亲是一名俄罗斯人。父亲早年在俄罗斯工作,和俄罗斯妻子结婚后,生下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1933年,尼娜的父亲决定回到中国,一家四口坐火车、坐船,再倒乘牛车,有时候甚至还要走路。历经一个月的跋涉,一家人终于回到了中国。他们定居在新疆伊犁,在这里,尼娜开始学习中国话,适应中国的生活。
伊犁1940年代
后来,因为战争等原因,尼娜的父母和哥哥相继离世,尼娜也成为了孤儿,四处漂泊。后来在乌鲁木齐时,她遇到了大自己20岁的山东汉子刘春书。
刘春书于1906年出生于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南定镇漫泗河村,读过书,有文化。后来因为战争缘故,辗转来到了新疆,后来便留在乌鲁木齐工作。
刘春书看尼娜可怜,从最初的接济到后来的日久生情。在尼娜17岁那年,来自山东的刘春书便娶了这个前苏联女孩。
结婚后,当时新中国还未成立,全国上下都不太平,夫妻俩并没有着急要孩子。此后经历了抗日战争和内战,夫妻俩四处漂泊,辗转了多个城市。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刘春书便带着尼娜回到了老家漫泗河村,从此尼娜便定居到了山东农村。
漫泗河村
记得刚回到农村的时候,尼娜的长相就引起了村民们的热议。村民们纷纷上门,想要看看这个老外到底长个什么样,大家甚至还想让尼娜唱一首喀秋莎。尼娜倒也不是一个内敛的女孩,她热情开放,喜欢唱歌,从不吝啬将自己的歌声唱出来。
据尼娜回忆,她和丈夫刚刚回到山东农村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家里非常贫穷。为了多挣工分,尼娜和丈夫起早贪黑,什么活都干。不知什么原因,尼娜一生都没有生育,但她也喜欢孩子,回到山东农村后,便和丈夫收养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极富爱心的尼娜对待两个孩子非常好,给他们缝衣做饭,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刘春书是个文化人,他给尼娜取了一个中文名字——刘墨兰,寓意尼娜是高洁的兰花。
老太太在纸上书写自己的名字
夫妻俩的感情非常好,尼娜后来在采访时曾说:“他脾气不好,但对我很好,我们一辈子没有吵过一次架。在家里最困难的时候,我生了病,他着急得不行,他自己吃不上饭也要照顾好我。”
这句话能从尼娜口中说出来,就证明了刘春书是一个对老婆好,宠老婆的好男人。
进入70年代后,收养的两个孩子先后成家,尼娜和丈夫俩就生活在老房子里。当时不愁吃穿,两个人身体也算好,夫妻俩都觉得生活充满了希望。可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
1974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刘春书从队里回来后,便睡在了炕上,尼娜叫了好几遍都听不见答应。她连忙叫来儿子,等儿子将刘春书送到医院后,医生经过抢救,倒是保住了刘春书的命。但此后,刘春书因为脑出血的缘故,瘫痪到了床上,双腿无法行走。
尼娜并没有抱怨生活,她任劳任怨,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丈夫。天气好了,尼娜会背着丈夫出去晒太阳,丈夫想要去街上,尼娜也推着车拉扯丈夫到街头。总之,在此后的15年时间里,尼娜对丈夫不离不弃,感动了无数村民。
80年代中期,当时全国进入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快速。尼娜为了多赚钱,60多岁的人还四处找活干,砸石头、抬砖胚、缝衣服。只要是有人愿意雇佣她,她就想要多挣点钱。
勤劳的老太太
丈夫瘫痪的15年时间里,尼娜很少问儿子要钱,无论是家里的日常开支,还是丈夫的吃药钱,全部都是尼娜自己在承担。
丈夫因为瘫痪,一年四季大部分时间都在屋里,为了给丈夫解闷,尼娜靠捡破烂、在养鸡场里捡鸡粪,换来了三百多块,给丈夫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要知道当时在农村,有电视机的人可真罕见。所以当时村民们一到傍晚都跑到尼娜家里看电视,尼娜和丈夫也很热情,从来不会拒绝邻居村民的上门。
1989年冬天,瘫痪15年的刘春书还是离开了,尽管已经83岁高龄,但刘春书的离开,还是让尼娜一时之间无法接受,她用了好一段时间,才慢慢从伤痛中走了出来。
没有了丈夫后,尼娜生活上倒是轻松了许多,她平时捡点破烂也能养活自己了。大多数时候,尼娜也喜欢和村里的老头老太太们坐在一起聊天。在山东农村住了几十年,尼娜的淄博话说得非常流利,要是不看脸,你真听不出来这是一个前苏联老太太。
老太太在村子
村民们都知道尼娜的故事,大家也都觉得尼娜是一个苦命的人,一位自称是尼娜的妯娌说:“她这一辈子可苦了,没有一个娘家人,老头死的又早。不过,她是个乐观人,心宽。”
这句话说的一点也没错,尼娜的确苦命,但尼娜又不是一个认命的人。此后,虽然养子和养女、女婿相继离世,但尼娜的身体却很少有问题。
她心宽,什么事都能想通,所以身体一直很硬朗。养子去世后,为了陪伴儿媳妇,尼娜才搬到了儿媳妇家里。不过儿媳妇毕竟年轻,做饭洗衣都是儿媳妇的。尼娜也不闲着,一有空了就出去捡破烂,有时候甚至还能干点农活。
闲不下来的老太太
2013年以后,尼娜的故事被山东当地媒体齐鲁晚报报道开来,尼娜成为了当地的名人。也因此,当地一家医疗机构还免费为尼娜做了白内障手术,左眼右眼都做了。手术后,尼娜两眼看不清的毛病再也没有了。
2017年3月8日,正值国际妇女节日,这一天中国日报记者带来了一封来自俄罗斯的信件。记者带来了俄语翻译,多年来,尼娜除了能用俄语唱首喀秋莎外,已经完全忘记了俄语沟通和俄语阅读。
老太太收到信件
在媒体的记录下,翻译给这位91岁的前苏联老太太读了这封信。
据悉,该信是从尼娜的老家俄罗斯沃洛格达州寄来的。写信的人是沃洛格达州州长和当地几所中小学的孩子们。在信件中还有孩子们编织的吉祥物大公鸡,更附有老人出生的村庄照片。
老太太收到吉祥物
沃洛格达州州长写道:“您的故事是中俄人民世代友好的生动例子。您的勤劳和乐观令我无比钦佩和尊重……沃洛格达州被称为俄罗斯北方的灵魂,这一美誉并非凭空得来,这里的人们善良而勤劳。祝鸡年的象征能给您的家庭带来快乐、温暖和舒适!”
没错,在中国生活90多年的尼娜见证了中俄友谊,也传达了跨跃国界的情感。
当天,记者还询问尼娜,对家乡还有印象吗?想不想回到俄罗斯呢?
“我在中国生活的很好,不想回去了。”老太太回答道!
没错,老太太可不是信口开河,她虽然年事已高,儿子女儿都已经离世。但老太太一年享受到的福利保障可不少,当时的新闻报道里有以下这段原话,出自山东官媒齐鲁晚报。
目前,除了村里给尼娜老人每月补助120元外,每季度发放面粉款80元,每逢中秋节、老人节、春节走访物资近200元,张店区南定镇补助低保金310.9元/月;低保高龄补贴100元/月等等,一年共计9000余元。2016年年底年满90岁后可提高至每月200元/月。按照政策,老人还可再享受100元/月90岁高龄补贴,2017年老人将领到近12000余元。
所以说,中国农村老人的福利待遇还是相当不错的,怪不得老太太都直夸中国好呢!
经过媒体的报道后,尼娜成为了村民眼中的名人,大家纷纷来到家里探望她。甚至也有一些爱心人士专程赶到漫泗河村拜访尼娜。尼娜来到山东农村很多年,她最远只去过镇子里,有了好心人的关怀后,她才被这些爱心人士带去市里转了几次。
爱心人士看望尼娜
年纪大了,做任何事情都不太方便,还好老太太的儿媳妇和孙女都很孝顺。
“现在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了,我吃的药一没有了,孙女、孙女女婿就给我买来,还给我买排骨、鱼。平日里还有儿媳妇照顾着我,家里真是啥都有,我过的好着呢。”老太太逢人就夸。
时至今日,前苏联老太尼娜已经98岁了,她依然还健在,生活在山东淄博农村。从7岁来到中国,她已经在中国定居91年了,也早已加入了中国国籍,满口中国话,可以说,她其实已经成为了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31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