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全球首家开展商用!1300吨“云”中心为何要放入海底?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1-16 14:01: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碰碰词儿工作室

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英州镇清水湾的海面上,一艘起重船巨臂高擎,缓缓下落。船上,工作人员紧盯着潜水控制台的屏幕,手中精准操作,重达1300吨的“海底数据舱”稳稳沉入35米深的海底。

“海底专属云数据舱顺利下水后,海南陵水商用海底数据中心首期示范项目数据舱已部署完毕。2023年12月31日,专属云数据舱的首批业务顺利通电完成调试,首期工程已正式竣工,目前运行稳定!”海底数据中心海南示范开发项目总经理蒲定说。数据中心为何由陆向海——高算力、低能耗、高安全、低时延整体效能提升40%至60%

据介绍,海南陵水商用海底数据中心是全球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项目。数据中心为何由陆向海?

蒲定介绍,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在运行过程中会散发大量热能,通过空调等制冷系统来降温,需要大量电能、淡水资源支撑。海底数据中心以海水为自然冷源,最大的优势是减少能耗,同时几乎不消耗淡水资源,可以支持更高的功率密度,进而提升算力。

“数据中心内各种电器设备密集,火灾隐患大,因此,全球的数据中心都格外注意防范火灾。海底数据舱内充入了惰性气体,无氧无尘、密闭隔绝的空间可进一步保护服务器电子器件,减少事故发生。”蒲定说,数据中心放在海底还大大节省了陆地资源占用,远离人类活动区域,也为服务器提供了稳定的运行环境。

“海南陵水商用海底数据中心首批数据舱于2022年12月下水,目前运行稳定,各项数据检测正常,相较于同等体量的服务器,整体能效提升40%至60%,具有高算力、低能耗、高安全、低时延的优势。”蒲定说。

本次部署的数据舱重量与前数据舱相仿,都是超过1300吨的“大块头”,相当于1000辆小汽车的重量。海上作业由4500吨打捞起重船“创力”号完成。“有了之前的经验,这次仅用两天就完成部署,安装时间节省了一半。”项目建设方海兰云数据中心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家文告诉记者。

算力方面,本次部署数据舱的服务器比陆地机房更加密集,一个机柜的服务器从十几台增加到超过20台,进一步发挥了海底数据中心高算力的性能优势。

据了解,海南陵水商用海底数据中心计划部署100个舱。建设完成后,相较于同等规模的陆地传统数据中心,每年能节省用电总量1.22亿千瓦时、节省用地面积6.8万平方米、节省淡水10.5万吨。

全球首家开展商用!1300吨“云”中心为何要放入海底?

海南陵水商用海底数据中心示意图。

资料图片

海底舱安全性能如何——岸站保障日常运维岸基雷达构建海域监测一体化防护网沉入海底的数据舱并非就此成为“孤岛”,它与岸站、水下分电站和海底光电复合缆共同组成了海底数据中心。海底光电复合缆联通其余3部分,将电力和网络分配到每一个独立的海底数据舱。

从高空俯视,岸站和海洋之间,一条红树林带蜿蜒茂密。“海底数据中心本身绿色低碳,我们在施工过程中也秉持生态环保理念。”蒲定介绍,在铺设海底光电复合缆时,使用定向钻从红树林下方穿过,最大限度保留了红树林的完整性。

走进岸站的总控室,屏幕上每一座数据舱的内、外部环境和各项参数一目了然。舱内的监测设备实时记录每一台服务器的运行、负载状况;客户运营业务情况也可通过数字孪生系统呈现。

岸站占地仅数百平方米,工作人员不到10人。这也是海底数据中心的优势之一——通过智能远程操控系统,可减少运维人员日常巡检工作,降低后期运营成本。

安全保障方面,“数据舱的罐体密封时,每个螺栓的顺序和方向必须精准到毫米,为此,我们专门制定了一套操作规程。”蒲定说,研发阶段,团队先后攻克超大直径封头法兰水下密封安全性、海生物环境抗附着及腐蚀能力等技术难题,数据舱的设计寿命达到25年。

几十米深的海水也是天然屏障,降低了自然灾害风险。“在海底数据中心的研发设计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台风、地震等极端工况条件下的外部冲击,并制定了相应预案。”蒲定介绍,根据2023年7月发布的半年度运营报告,第4号台风“泰利”几乎未对海底数据中心造成影响。

岸基雷达监控将海底数据中心区域划成内部核心区和外部监控区,编织了一张一体化的无形保护网。一旦作业船只经过或靠近海底数据中心,岸站会收到警报,快速处置。

海底“云”中心怎么运转——合作共建“专属云”30秒内可处理超400万张高清照片

既是同一批项目,海底数据舱为何不统一放置,而是分批部署?

“一方面,是技术上的考量,分批下水最大限度确保万无一失;另一方面,也是我们在服务模式上进行的一次探索。”李家文介绍,首批下水的数据舱,开展的是机柜租赁业务,海兰云提供舱内空间和基础设施,客户把自己的服务器放进去托管。但大部分企业运行的数据体量无法支撑起整个数据舱的服务器,这种“整舱租赁”模式让很多企业望而却步。

“有了之前数据舱的经验,这次我们吸引到头部云计算厂商合作共建‘专属云’,对海底数据中心业务模式进行了升级。”李家文介绍,所谓“专属云”,就是服务器由海兰云与合作伙伴提供,客户直接定制购买“云计算服务”即可,这一模式大大降低了企业使用海底数据中心服务的门槛。

“满舱的‘专属云’设备就像一台海底的‘超级计算机’,计算能力相当于6万台传统电脑同时运行,能在30秒内处理超过400万张高清照片。”李家文介绍,在数据舱下水前,海兰云已经与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拓尔思等机构、企业签了订单合同,超过总体订单量的50%。

全球首家开展商用!1300吨“云”中心为何要放入海底?

海底专属云舱下水瞬间。

资料图片

吸引海底数据中心项目落户后,陵水县也在积极谋划产业布局。陵水县委书记吴海峰表示,陵水海底数据中心示范项目将凭借“算力优势+数据跨境+本地场景+人才供给”的产业逻辑,吸引资本和创新要素集聚,力争成为陵水产业转型的重要支撑。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迎来大量的离岸数据中心需求,海底数据中心能够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底层支撑,还将助力海南自贸港跨境数据安全有序流动。”海兰云数据中心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苏洋说。

全球首家开展商用!1300吨“云”中心为何要放入海底?

刊于《人民日报》2024.1.16 第7版

人民日报记者 曹文轩

本期统筹:娄霄霄、刘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6 1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全球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一期将竣工
...报道,今日,重达1300吨的海底数据中心核心装备“海底数据舱”将在海南陵水下水安装,安装调试成功后,全球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一期工程将全面竣工。据介绍,此次安装全球最大的海底
2023-11-24 20:08:00
海底“超级计算机”滨城造
本文转自:滨城时报全球首批商用海底数据中心数据舱完成安装海底“超级计算机”滨城造工作人员进行海上安装将海底数据舱运送至码头 海油工程供图装船近日,随着最后一个海底数据中心核心装备
2023-11-27 04:24:00
· 数据为啥放在海底?海南建设商用海底数据中心
...节省建设用地面积9.84万平方米、节省淡水15万吨。此外,数据舱内恒压恒湿无氧无尘的环境还会让服务器的可靠性大幅提升。”海底数据中心海南示范开发项目总经理蒲定告诉记者,数据中
2023-07-11 08:20:00
...按照规划,海底数据中心今年将计划试点新的高算力服务数据舱应用。此前,我们已经下海的数据舱的建设均在省外完成。下一步,我们希望在海南建设集成测试工厂,实现海底数据舱建设本地化,
2024-03-31 06:42:00
寻找新质生产力⑯ | 因“海”制宜!海南陵水这个海底数据中心“未来可期”
...重达1300吨、在海底35米深的海底数据中心核心装备‘海底数据舱’,正在海南陵水清水湾海域平稳运行中。”在海底数据中心项目岸站的总控室,技术人员通过屏幕关注着“海底数据舱”在
2024-04-24 09:40:00
这些硬核科技,被《流浪地球2》带火了!
...)、海底光电复合缆和岸站(或陆地操作系统)。▲海底数据舱(来源:海兰信官网)打造一个海底数据中心的主要思路是将数据中心服务器等装入防水抗压容器,然后放置在海底,通过海底电缆连
2023-02-04 11:00:00
...汽车车型的名称和投产时间。全球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数据舱成功下水11月24日,重达1300吨的海底数据中心核心装备“海底数据舱”成功安装在海南陵水海域,调试成功后,全球首个商
2023-11-24 18:35:00
再获殊荣!海兰信海底数据中心获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授牌
...据中心节能30%以上;由于无需蒸发散热,所以不消耗淡水;数据舱安放于海底,土地占用极小;自然及技术条件优越,抗火灾、水灾与极端天气;服务器故障率仅为传统数据中心的八分之一,引
2023-06-21 12:00:00
上山下海的数据中心,背得动AI能耗的锅吗?
...月,海南海底数据中心成功将装有近300台服务器的“海底数据舱”放入海底并开始向外输出数据,成为全球首个商业用的海底数据中心。该项目总经理蒲定在接受环球时报的采访时提到,“以陆
2024-04-29 16:00: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