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
近年来,我省聚焦种源和粮食安全国家战略,发挥气候和技术优势,杂交水稻制种面积逐年增加,面积和产量连续5年保持全国第一,跃居杂交水稻制种第一大省。
“如今,全国每5粒杂交水稻种就有1粒产自三明。”省政协委员、建宁种子协会会长、福建天力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曹思洲深耕种业30多年,见证了福建杂交水稻制种产业的迅猛发展。
“向好发展的背后还存在种业市场略为无序、职业农民队伍年龄结构老化、种业抗风险能力不足等问题,需要我们练好内功,推动打造杂交水稻制种强省。”曹思洲说。
他认为,应推进落实制种基地健康发展的关键措施,抓好经营主体管理,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可设置为种子生产服务的质量检验机构,确保检验的公正性,出具解决种子质量争议的依据,保护各方权益。希望相关部门建立种业专家库,在提升制种技术水平的同时以专业力量鉴定生产事故,更好厘清责任,调解纠纷。
“异常气候也会对种子生产带来较大风险。”曹思洲建议,优化保险条款,把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全部纳入保险理赔范畴。此外,可设置大型自然灾害基金,设立保险理赔鉴定仲裁专家团队,设置理赔督促机构,更好保障农户权益。
针对制种技术人员及职业农民队伍年龄结构老化、新生力量不足的难题,他建议,相关职业院校可开设制种专业,有关部门举办制种技术培训班,持续培育种业新生力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5 0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