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老人去世11年后出现,为何家属认错人?DNA鉴定专家解读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02-23 18:51:00 来源:橙柿互动

昨天(2月22日)下午,重庆忠县警方发布情况通报,对此前“网传老人被确认车祸死亡11年后‘复活’”一事做出回应。

老人去世11年后出现,为何家属认错人?DNA鉴定专家解读

很多网友对通报中提到的之前那具无名尸体辨认产生疑问:为什么当时家属认错了?当时为什么不做DNA比对确认?现在怎么又确定身份了?

橙柿互动记者就此采访了DNA鉴定专家。

1、为什么家属会认错?

从通报看,老人周康落在2014年1月12日从医院走出,1个月后,在忠县马灌镇大桥村路边杂草丛中发现一具男性尸体。据此前媒体报道,发现尸体的地方是在医院附近。

我们现在都知道,DNA,是用来鉴定亲子关系最有力的科学依据。而我们之所以长成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人,DNA起着作用。

警方工作中,无论是意外身亡还是被害的无名尸体,查找尸源、确定死者身份是警方第一时间要做的。实际中,确实会存在家属认错的情况。

举几个例子。

每年,每个地方特别是沿海地带,都有无人认领的尸体,有些是被害的,有些是意外,因为无人认领,安静地躺在殡仪馆里,成了无名氏。

有一年,舟山海域发现一具男尸。宁波一名渔民家属知道后,赶紧赶过去,辨认后,说正是自己失踪多日的丈夫。这位渔民出海捕鱼,失踪十多天,家人寻找无果,报案了。但经DNA鉴定不是。另有信息显示,台州也有位渔民也出海捕鱼失踪多日。最后经过鉴定,死者既不是舟山的渔民,也不是宁波的,而是失踪多日的台州渔民。

渔民出海捕鱼遭遇不幸,家属往往都四处打听,听到哪里发现浮尸,就会急着去辨认,还没等做认定,“一看到就说是他们家的”,因为海里遇难的遗体往往“面目全非”,穿着等浸泡后也较难辨认。沿海渔民中也有一种不成文的传统,出海看到浮尸,会把死者运回岸边,如果有人认领家属会安葬,如果是无人认领,也会把他安葬,他们相信,这样这位兄弟会保佑他们安全。

还有儿子把母亲认错的。

有一年,在东阳西岘峰山脚下小溪里,发现一具无名女尸,尸体已经腐败了,是位老太。

老人属于意外死亡。后来,有个中年男子来认亲,在殡仪馆,一看到老人,他就哭了。他说,母亲患了老年痴呆,从家里走失,已经找了很多天,他打算把老人火化后厚葬,尽最后的孝道。但DNA数据显示,他不是老太的儿子。后来,DNA鉴定专家在数据库中发现,另一名无名女尸的信息与中年男子的信息对得上,她也是溺水意外去世的。

和影视剧里抱着死者痛哭的场景不一样,现实中,“家属辨认时,大部分都匆匆看一眼就说是的”,DNA鉴定专家说,一来是家属急切的心理,二来也有害怕心理,“不会仔细看、有的站得很远看一眼”,鉴定专家说,近距离的,多半是去世的是孩子,家长抱着孩子痛哭。

辨认时,对“衣服穿着、体貌特征”等细节,家人也处于一个大概、想当然的情况,一来,因为失踪多日,亲属不能掌握失踪家人的行踪,也并不确定穿什么衣服(中途有没有换衣服),“看着差不多”,至于体貌特征,一般发现尸体时,都有一定程度的腐败情况,如果是夏天可能是高度腐败更加难以辨认。

说回周康落这件事,发现无名男尸的时候是2月18日,距离走失有1个月,虽然通报称”尸表完整”,但其实,在室外,哪怕当时是冬天,气温低,尸体暴露在外,会遭到虫子破坏,比如苍蝇为代表的虫子,停留在体表产卵,随后孵化出蛆,蛆的口器分泌溶蛋白酶,溶出一个个洞,也就是“腐蚀”,蛆再变成蛹,蛹再变为苍蝇……

另外,通报说:当时有村民先辨认出系周康落。后经周康落侄儿、堂兄、侄女等多名亲属辨认,均认为死者为周康落。从当时辨认的家属关系看,并不是和老人朝夕相处的,而且老人是在医院走失,他们对老人当时的穿着、体貌特征等只有大概的一个认知,再加上发现无名男尸的地点和医院很近等,多处巧合可能让家人确信“他”是周康落了。

2、当时为什么不做DNA比对确认?

现在,家人辨认后,都会再做DNA确认。

2014年,DNA这一鉴定技术,在公安系统中的运用,主要是为了破案。在确认死者身份等情况时,只有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认定,但比如像同父异母、异父同母和孩子的关系、对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等的鉴定,当时还在摸索阶段。这块的鉴定工作当时主要是在社会上的司法鉴定机构开展。

而周康落没有结婚,没有孩子,只有兄弟和侄儿等亲属,当时的技术还无法进行这类关系的比对。

由此,可能在家人辨认后明确后,加上当时技术无法做到,就此认定无名男尸为周康落。

老人去世11年后出现,为何家属认错人?DNA鉴定专家解读

老人去世11年后出现,为何家属认错人?DNA鉴定专家解读

3、现在为什么能确定?

通报说,去年8月底,忠县乌杨街道有人发现一名流浪男子,随后男子被送到了当地救助站,救助站向派出所申报办理相关落户。

老人去世11年后出现,为何家属认错人?DNA鉴定专家解读

(去年8月31日,发现流浪的周康落老伯)

2021年1月,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团圆行动”。全国公安机关依托“打拐DNA系统”,以侦破拐卖儿童积案、查找失踪被拐儿童为主要内容。

与此同时,各地警方也相继与民政系统合作,一起帮助救助站的“无名氏”人员早日回家。有些留在救助站的人员,无法说出自己家庭住址、姓名、年龄,通过采集DNA进行比对,是为他们寻找家人的一种有效途径。

而这些年,DNA技术在警方工作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成熟。

像前述提到的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认定,被称为全同胞关系,如果是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情况下,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则被称为半同胞关系。

我们知道,每个人有23对染色体,即46条染色体,我们身上的基因一半遗传来自于父亲,一半基因来自于母亲。

全同胞关系鉴定,是指同父同母所生的子女之间,亲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鉴定。像在一些寻亲案例中,寻亲者要找亲人,但发现父母已经不在世了,有人觉得寻亲者像自己失散多年的兄弟姐妹,请公安、司法鉴定机构做一个全同胞关系鉴定,就可以知道结果是还是不是。自公安部部署开展“团圆行动”以来,通过这种比对,有不少成功寻亲的案例。

半同胞关系鉴定,是指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情况下,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鉴定。比如同母异父家庭,父母方都去世了,寻亲的人找到了疑似的兄弟姐妹,怎么鉴定呢?就要做半同胞关系鉴定。

半同胞关系鉴定中,同母异父较同父异母的情况更复杂。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年被遗弃的孩子,如今要寻找亲人,父母可能都已经不在人世,他们依托采集DNA比对来寻亲, 男性寻亲者因为遗传基因规律,相对来说范围小;而女性寻亲者,哪怕是做全同胞比对,也较难,一个原因也是因为比对的范围大。

所以,一般情况下,要确定是不是兄弟姐妹关系,都是有针对性的比对,而不是茫茫数据库里进行盲比。

回到周康落这事,2014年的无名男尸,通报称当时已经排除刑事案件,意味着是意外身亡,警方当时也采集了DNA,但如果该名死者的家人当时没报案,就无法在数据库中比中结果了。

无论最后“他”的家人能不能找到,之前,周家人以为“他”是周康落老伯,为他操办了后事、安葬了“他”,这些年也一直在祭拜,于“他”来说,也许是安慰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3 20: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武汉一老人网上认识“文物鉴定专家”被骗
...人有所“动摇”随后民警联系其儿子小陈到场通过民警和家属合力劝说老人表示不会给“专家”转账并删除其微信等联系方式民警耐心劝阻老人。通讯员供图家属向民警和银行工作人员致谢后陪老人
2023-12-29 00:04:00
...转自:人民网-山东频道12月16日,2023年度潍坊市劳动能力鉴定专家专题业务培训班在东方大酒店顺利举办。山东省社保中心工伤保险服务处处长孙玉平、科长沈飞,以及两位省级劳动能
2023-12-20 09:59:00
是强制医疗还是定罪追责
...小山村传来了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哭嚎,一名6岁小男孩的家属抱着其冰冷的尸体坐在楼梯口。小男孩是在邻居吴某房间的空水缸里被发现的,腹部有一处深深的刀创。当民警赶到时,吴某已不知去向
2023-04-18 01:39:00
学术讲座+公益鉴宝,这个“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不一样
...日讯为积极引导民间合理合法收藏,满足人民群众对藏品鉴定咨询的需求,强化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和文化服务职能,5月18日,在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潍坊市博物馆在馆办公楼学
2025-05-20 09:56:00
组图+视频|民间收藏文物公益鉴定活动三亚举行 为文物收藏爱好者“答疑解惑”
...者 沙晓峰)10月22日,“琼州鉴宝——民间收藏文物公益鉴定活动”在三亚市图书馆举办。活动现场资深文物鉴定专家为广大民间文物收藏爱好者“答疑解惑”,就陶瓷、玉器、书画、杂项等
2023-10-22 15:35:00
8岁女童被两少年用弹弓打伤致左眼失明,谁该担责?
...女童病历(资料图片)7月21日,沭阳县公安局向受害女童家属出具了两份通知书,一份是不予立案通知书,一份是鉴定意见通知书。不予立案通知书中提到,该局经审查认为,行为人未达刑事责
2023-07-26 13:35:00
...重要文博机构共同举办“琼州鉴宝——民间收藏文物公益鉴定活动”,将于2024年12月9日走进儋州,相约在诗意盎然的东坡桄榔庵纪念馆,通过鉴宝、鉴赏与解读环节,与您共赴文物与历史
2024-12-04 20:15:00
老人脑梗去世,医生此前未植入支架却隐瞒,专家:已不是一般医疗过失
...关注医疗纠纷的律师向澎湃新闻分析表示,目前单凭患者家属提供的住院病历记录、涉事医生的电话录音等内容,无法判断医院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失,须进行鉴定。不过,涉事操刀医生的隐瞒行为
2023-06-11 15:13:00
七旬老太手术台喊痛咬破嘴唇,家属称老人差点痛死病历咋写“麻醉满意”?涉事医生称麻醉没问题
...说你看老太太咋咬牙切齿的。” >>>麻醉医生用药家属称麻醉师没签麻醉方案更改知情同意书赵女士确定,麻醉师李某当时是听到了,“我妈戴着氧气罩喊的,但是他绝对
2023-06-16 15:00: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上犹县人民法院开学季集中发放案款36万余元
江西手机报赣州讯(黄慧敏)9月3日晚,上犹县人民法院为15名务工人员集中发放案款,同时结合开学季时间节点,开展了家庭教育指导课
2025-09-05 16:44:00
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病房中的真情守护
护士是陪着患者走夜路的人,虽然不能改变夜的黑,但她们的陪伴可以增加患者走过夜路的勇气。病房中的焦虑六十一岁的李大爷,既往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
2025-09-05 17:05:00
读城记|破闷之道
文|周恒祥夜半被孩子饲养的宠物小仓鼠发出的怪叫声惊醒,想想自己的闹心事,再也睡不着,望着漆黑的屋顶,突然觉得憋闷得慌。便打开手机
2025-09-05 22:11:00
上善若心:我人生价值——真善美的道德准则
“上善若水”,老子之言,流传千古,世人皆知水之柔韧、谦下、利物不争,以为至善之喻。然余独思之,水之善,终归外在之行迹;真正之善
2025-09-05 13:39:00
被反诈中心预警,七旬老人又跨区购卡“躲预警”
大皖新闻讯 “多亏了你们,我这养老钱才没被骗走!”9月3日晚,在南陵县公安局城西派出所,一位七旬老人紧握着民警的手,连声道谢
2025-09-04 23:13:00
如何帮孩子远离“开学焦虑” ?池州儿科医师支招
大皖新闻讯 据媒体报道,2025年秋季,各地中小学迎来近10年来最长的学期。在我们身边,总有些孩子甚至家长“每逢开学总焦虑”
2025-09-03 11:58:00
漏斗胸导致胸闷憋气——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小儿外科微创重塑10岁男孩的“挺拔人生”
大众网记者 毛冬琛 通讯员 李梦娇 德州报道每年暑假,许多家长都会选择利用假期时间,解决孩子存在的健康问题。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小儿外科
2025-09-02 12:12:00
新华保险保定中支高阳营销服务部高效理赔获赠锦旗
近日,客户徐女士将绣有“服务热情周到,理赔及时高效”字样的锦旗送到新华保险保定中支高阳营销服务部,以此表达对新华保险高效理赔和周到服务的感谢
2025-09-02 16:57:00
心理科护士妈妈:孩子已开学,这样化解“假期归零焦虑”更有效
大众网记者 王文文 通讯员 魏莉 菏泽报道如今,各地中小学已陆续开学,不少家长本以为“开学即解脱”,却发现孩子仍被“假期归零焦虑”困扰
2025-09-02 20:25:00
“什么是情?这就是情啊!” 这些“老三届”们又聚会了
“毛主席的光辉,嘎拉亚西喏喏,照到了雪山上……”8月26日上午,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丹凤门内,歌声伴着舞蹈,100多名西安市三十四中的“老三届”们正在聚首
2025-09-01 21:24:00
学生校内玩闹致伤,责任就该学校负吗?法律说……
在我们的习惯思维里,学生踏入校门,其安全便由学校接管了,因此,学生在学校的一切问题,都应找学校,由学校负责。本着这一理念
2025-09-01 15:19:00
帆书“闪亮的书友”上线:在平凡叙事中解码生命的韧性与微光
诗人泰戈尔曾写下“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而在这个信息纷扰的时代,每一个平凡人用阅读接纳生活、回应世界的姿态,何尝不是一首温柔而坚韧的歌
2025-09-01 19:10:00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孩子学习走神、坐不住,3招轻松找回孩子“消失”的专注力!
你家娃是不是干啥都三分钟热度,新玩具的“宠爱”时间顶多几分钟;新绘本刚开始爱得不行,但过了几分钟就拜拜了。孩子还小时,好奇心重
2025-09-01 16:31:00
孤独症儿童交流困难?这6大技巧在家就能轻松锻炼孤独症孩子的语言能力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赖兴兵医术精湛和蔼靠谱
虽然语言迟缓不是孤独症的核心症状,但沟通障碍在孤独症儿童中很常见。除了口头语言,肢体语言和非言语也是他们的沟通方式。孤独症孩子的语言发展明显缓慢
2025-09-01 16:34:00
“我不要上学!”——开学第一天,幼儿园上演“拉锯战”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罗秋红编辑 袁航二审 谌贵璇三审 李玲
2025-09-01 16: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