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元朝时汉人的真实地位如何?为什么大元帝国会灭亡?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13 22:05:00 来源:戏说三国

说起元朝时期汉人的地位,大家脑海中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元朝的四等人划分:

总而言之,元朝第一等人是蒙古人,第二等人是色目人,第三等人是汉人,第四等人是南人;再总而言之,当时的汉人完全是低人一等的存在,据说汉人娶妻前,第一夜都得先送到蒙古老爷那里。

那么,以上说法符合事实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元朝时汉人的真实地位如何?为什么大元帝国会灭亡?

因为,在元朝时期,蒙古人虽然是第一等人,但他们中也有奴隶,也有穷得需要卖儿卖女卖老婆的穷苦之人;至于汉人和南人,虽然是第三等和第四等人,但他们中也有高官,也有奴仆成群的富贵之人,甚至他们的这些奴仆中,还有很多是蒙古人和色目人。

从这层意义上说,元朝分四等人,并不像印度那样搞所谓的民族压迫,而是为了维护统治需要。

换句话说,元朝所谓的四等人,主要是指在一个地区,一把手,必须是蒙古人;二把手呢,必须是色目人;至于三把手和四把手等官职,才能轮到汉人、南人。

因为类似的原因,社会底层所受的压迫,通常更多的是源于阶级压迫,而非民族压迫;比如,压榨朱元璋一家人的,通常都是本民族的地主、富户,似乎看不到蒙古人的痕迹。

元朝时汉人的真实地位如何?为什么大元帝国会灭亡?

再者,从当时留下来的讨元檄文去看,也没有那位起义军首领谁强调人分四等这回事;这本身就证明,对于普遍老百姓而言,所谓的人分四等,并不是多让他们深恶痛绝的。

因为,绝大多数底层百姓的不幸生活,都是各种本民族的贪官污吏地主恶霸造成。

比如,朱元璋就从来没有发自心底的痛恨大元帝国,相反说起大元帝国,永远都是一脸的尊敬。总而言之,大元帝国是一个好帝国,就是后来的昏君、奸臣、贪官污吏把它弄坏了。还元末最流行的一首反诗,开篇也是:堂堂大元.........。总而言之,在这首当时最流行的反诗中,也认为大元帝国是一个好帝国,就是后来奸臣当道,贪官污吏太多了。

从这层意义上说,广大汉人在元朝时期的社会地位并没有所谓的低人一等,也没有受到来自广大蒙古人的残酷剥削和肆意压迫,广大汉人的日常生活,其实和其他朝代并没有多大区别;对他们造成剥削的,依然是那些同属汉人的地主、官员们。

元朝时汉人的真实地位如何?为什么大元帝国会灭亡?

事实上,如果广大汉人在元朝真的是低人一等,那刘福通振辟一呼时,大元帝国就已土崩瓦解了。

一切是显然的,蒙古人在数量上就处于绝对劣势,而元末时期蒙古铁骑早已不是从前的蒙古铁骑,他们看到敌人杀过来,通常只会高呼逃跑!在这种背景下,他们靠什么抵抗起义军。

问题是,就在大家都觉得大元帝国灭亡已经进入倒计时,察罕帖木儿、李思齐、王保保突然横空出世了。察罕帖木儿虽然是蒙古人,但他早已汉化,而且他的亲姐姐,嫁给了一个正儿八经的姓王的汉人,后来他姐姐还生下一个儿子,名叫王保保。

至于察罕帖木儿最主要的合作伙伴李思齐,那更是血统纯正的汉人。

元朝时汉人的真实地位如何?为什么大元帝国会灭亡?

从某种意义上说,察罕帖木儿、李思齐、王保保在元末的江湖地位,就如同清末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至于元朝可以避免灭亡于红巾军之手,就是靠他们积极抵抗。当然,不仅仅是他们,还有著名的刘伯温,都曾积极为元朝效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4 06: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元朝:横扫欧亚的帝国,为何迅速灭亡?
...之后也最终灰飞烟灭。论及王朝武力之强。在中国历史上大元王朝敢说第二,就没有人敢说第一。可是就是这么一个看起来完全不可战胜的王朝,仅仅在98年后就已经灰飞烟灭,最后的一个百年老
2023-12-09 14:37:00
聊聊元朝的制度,多沿袭金制,也有前代所不具备的特点
...省,或只称省。元置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也称都省;因大元幅员辽阔,除腹里地区直隶于中书省、西藏地区由宣政院管辖外,又于诸路重要都会设立十个行中书省,以分管各地区。在世祖、武宗朝
2023-05-02 11:45:00
忽必烈创立了元朝,为什么蒙古人讨厌他
...易经》“大哉乾元”之义,将国号由“大蒙古国”改为“大元”,他本人从大蒙古国皇帝变为大元皇帝,“大元”国号正式出现。忽必烈成为元朝首任皇帝,并于次年选择大都(北京)作为首都,从
2023-06-25 16:06:00
元成宗的铁血柔情:一位不识汉字的蒙古皇帝如何开启元朝‘文治’
...的独子德寿病逝,次年,元成宗郁郁而终。最有希望拯救大元帝国的一脉,就此撒手人寰,大权旁落回具有鲜明成吉思汗风格的族人之手。成宗铁穆耳绝对是成吉思汗后代中的一个异类!他不识汉字
2024-05-08 22:44:00
蒙古灭国四十余个,征服七百多个民族,建立的元朝为何如此短命?
...治。第二点则是皇帝更换得太频繁,从忽必烈开国以来,大元王朝一直延续到元顺帝,这中间的九十八年时间里,已经换了十多个皇帝,也就是说,平均每一个人的统治时间都不会超过十年。尤其是
2023-04-13 06:55:00
元朝时期,有许多令人憎恨的贵族特权
...了,直至灭亡南宋建立起国土面积超过两千万平方公里的大元帝国,这也是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同样也是汉民族最黑暗的时代。在这个幅员辽阔的帝国内生活着许多的民族,为了显
2023-05-11 17:42:00
元朝统治者将子民分为四等,为什么色目人还在汉人之前?
...越早看好蒙古骑兵,将赌注投注在大汗身上的民族,在元帝国就享有越高的地位,其次,蒙古对于西域的征服,除了扎兰丁的插曲,一直比较顺遂,而金国的抵抗,南宋的抵抗,更加的顽强,蒙古人
2022-12-17 16:26:00
忽必烈为什么要打南宋?
...国师,藏传佛教由此成了元朝的国教。(元世祖忽必烈与大元帝师八思巴像)我们知道,蒙古帝国军队出征,一向是横扫千军。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比如他们在准备发动第一次西征的时候,由于和
2023-08-12 14:38:00
朱元璋对元朝灭亡原因的独特见解
...到的帝国统治,反倒是颇为自由的(《枢纽》)。所以,大元帝国的统治便是很矛盾地既专制又宽松,以至于朱元璋竟认为大元之所以失败正在于其“法令过于宽疏”。
2023-10-30 07:5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