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从“扶困”到“扶志”“扶智”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4-06-11 07:1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益阳日报

从“扶困”到“扶志”“扶智”

——提升地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质量浅谈何子恢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助力高等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地方高校作为培养地方基础教育师资力量和经济发展人才的重要阵地,应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贯彻落实“三全育人”方针政策,将资助工作与育人工作紧密结合,全面构建“扶困”与“扶志”“扶智”有机融合的资助育人机制,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以思想塑造为主导,注重品德修养,激发学生进取之心。高校的资助育人机制不仅要做到物质帮助,还应将道德浸润、能力拓展与精神激励有机结合。地方高校在资助育人过程中要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构建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相结合的大思政格局,通过思想引领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奋斗之心。同时以红色文化资源、地方传统文化资源为载体,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大学生“三下乡”等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之心与奉献意识,以此全力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以物质资助为辅助,健全资助机制,保障学生物质需求。资助工作的首要目的是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做好资助育人工作,地方高校应根据国家助学政策和资助育人工作的要求,逐步完善奖、贷、助、勤、补、减(免)相结合的保障型资助格局。首先应通过调研走访、消费数据分析等方式,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认定,并建立相关档案,了解经济困难学生现实需求,做到“精准资助”。其次资助工作应坚持公开透明原则,适时进行公示,做到“阳光资助”。同时要建立由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资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勤工俭学,实现“发展资助”。

以学业帮助为支撑,鼓励学生德业并举,激发学生责任担当。地方高校在对学生实施物质帮助的同时,要高度重视“扶志”与“扶智”,引导德业并举,激发他们的责任担当意识。要强化专业学习,通过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立教师结对帮扶小组、拓展实习实训平台等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业水平。要强化心理辅导。通过建立心理辅导长效机制,开设心理咨询中心,定期开展心理咨询与测评,重点关注心理健康状态不佳学生,建立“心理安全”档案,及时给予关心与帮助。要强化职业规划。通过组建专业团队,以课程讲授、专题讲座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观,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技能培训途径。同时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学生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手段。地方高校要找准资助与育人的结合点,将“扶困”与“扶志”“扶智”紧密结合起来,精准发力,努力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道德情操、能力素质、责任担当,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单位: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1 08: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实施管理育人工程、服务育人工程、资助育人工程、组织育人工程,以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四重一薄(重点任务、重点群体、重点领域、重点区域、薄弱环节)”为焦点,优化顶
2023-05-18 14:51:00
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医学康复系创新推动“三全育人”工作纪实
...韧性,增加积极的心理体验。“医路圆梦”,探索发展型资助育人新品牌依据学院资助工作方针,医学康复系不断创新形式,注重丰富资助育人内涵,设立“四个计划”(学业发展计划、实训能力突
2023-12-15 09:15:00
...报宜宾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部以“三个平台”扎实推进资助育人资助育人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宜宾学院法学
2023-11-30 09:07:00
...重点面向家庭困难学生招生组班,实施“精准招生、精准资助、精准培养”,对每个学生每年平均提供2000元资助,全过程参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人才培养,服务就业创业,致力于西部山区大
2023-12-12 06:15:00
...教育的神经末梢。积极组织开展“暑期三下乡” “最美资助大使”等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大课堂上好“行走的思政课”。以医学人文精神塑造为抓手,各二级学院积极建设药典传承仪式、护士授
2024-01-19 05:41:00
...育创新研究中心”,下设教育管理、生涯服务、“彩虹”资助、易班网络思政、国防教育与征兵工作5个中心和“北辰星”大学生社区党员工作站、辅导员专项团队工作室等机构。同时建有党团活动
2023-11-01 11:00:00
...业技术学院;本文系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资助课题:高校建立完善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机制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1FKS028〉;2023年柳州市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资
2024-01-21 06:59:00
...迁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今年,全市共资助学生14余万人次,实现建档立卡家庭学生教育资助全覆盖。我市持续强化家校社联动,坚持将教育作为未成年人保护的重中之重,统筹
2023-12-20 06:24:00
...实践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等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长效机制,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
2024-03-13 09:04: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