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突破数据墙!27岁华裔MIT辍学创业8年,年化收入逼近10亿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9-26 13:37:00 来源:新智元

【新智元导读】震惊!就在刚刚,Scale AI创始人Alexandr Wang宣布:公司的年化收入已经达到近10亿美元。OpenAI的年收入,也仅仅是35-45亿美元。数据墙愈渐紧逼的今天,Scale AI早早踩对了风口,如今终于一飞冲天了。

就在刚刚,创业成功的27岁亿万富翁Alexandr Wang宣布——

Scale AI的年化收入,几乎达到了10亿美元!

这个数字,足够震惊整个硅谷的。

这Scale AI是什么来头,能在营收上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

原来,它主攻的就是如今AI模型的一大软肋——对数据的巨大需求。

我们正在进入LLM开发的第三阶段。 第一阶段是早期的试验,从Transformer到GPT-3 第二阶段是规模扩展 第三阶段是创新阶段:除了o1之外,还需要哪些突破性进展才能让我们达到新的proto-AGI范式

Scaling Law的存在意味着,随着模型变大,对数据的需求也呈现指数级增长,越来越多的人担心大模型会耗尽可用数据。

Scale AI的主营业务——做AI模型的「数据工厂」,恰好处于这个风口之上。

如果能攻克「数据墙」这个AI进步的巨大瓶颈,Alexandr Wang理所当然会赚得盆满钵满。

在AI浪潮中,赚得盆满钵满

生意能做这么大,源于Scale AI越做越成功的一项大业务。

在AI生态圈中,为大公司提供基础设施或服务支持的业务,市场需求巨大。

Scale AI做的就是后者——为这些公司提供人工数据标注员。帮AI公司提高LLM的准确性。Meta、谷歌等大公司,都是它的客户。

而且,今年Scale AI的生意越做越红火了。

跟去年同期相比,它今年上半年的销售额增长了近4倍,已经接近4亿美元。

可以肯定地说,Scale AI是从AI热潮中受益最多的私营企业之一。

投资者们当然也看到了这一点。

今年5月,Scale AI以138亿美元的估值,进行了新一轮融资。

投资者包括Accel、Founders Fund、Index Ventures、Thrive Capital和Greenoaks Capital等。

并且,除了亚马逊和Meta之外,Scale AI还吸引了各种各样的新投资者:思科、英特尔、AMD等风险投资部门参与其中,而且很多注资过的公司也回归了,包括英伟达、Coatue、Y Combinator等等。

就在近期,Wang手下的高管团队,再度进行了调整。

首席技术官Arun Murthy将离开公司,而去年离开风投公司Benchmark的前优步高管Jason Droege将加入公司担任首席战略官,直接向Wang汇报。

突破数据墙!27岁华裔MIT辍学创业8年,年化收入逼近10亿

首席策略官Jason Droege解释自己为什么要加入Scale AI:这让我有机会参与到我一生中技术领域最根本的变革中

在Droege看来,Scale解决了人工智能中最困难的挑战之一:通过数据改进模型。做到这一点需要卓越的人才、复杂的运营和对AI未来发展的强烈愿景。虽然团队迄今已经取得了瞩目成就,但仍处于起步阶段。

2023年上半年开始,公司收入激增

这家成立8年的初创公司,一直负责合同工的招聘和培训,但尚未实现盈利。

然而就在今年上半年,它成功改善了运营的毛利率——每产生1美元收入,只需要花费约1.2美元,而在去年上半年,这一数字为1.5美元。

如今仅考虑业务成本(比如合同工的工资),Scale AI保留的收入只有一半。毛利率这一财务指标,略低于50%。比起2022年上半年约57%的毛利率,这个数字有所下降。

这一水平,大大低于科技投资者对软件公司的期望。

但尽管如此,5月份的融资还是为Scale AI提供了雄厚的资金实力。截至上半年末,公司还有约9.8亿美元的现金。

突破数据墙!27岁华裔MIT辍学创业8年,年化收入逼近10亿

从去年上半年开始,公司收入就开始激增。因为构建LLM的客户需要很多合同工,通过向聊天机器人提交问题、撰写答案,来训练AI模型。

在给投资者的PPT上,Scale AI自称是「一个人机混合系统,以低成本生产高质量数据」。

根据外媒消息,它还通过一家名为Outlier的子公司,雇佣了数十万个小时工,来进行数据微调。

显然,Scale AI选择聚焦LLM客户,是一种战略转型。

突破数据墙!27岁华裔MIT辍学创业8年,年化收入逼近10亿

此前,它还有一项类似业务,主要是利用菲律宾和肯尼亚的低成本劳动力,为自动驾驶汽车公司标注数据。但近年来,这项业务的增长已经放缓。

现在,即使雇佣薪酬更高、更专业的合同工,Scale AI的收入也依然能提高,因为它可以将这些更高的成本转移给客户。

当然,现在Scale AI也并非硅谷投资者眼中稳赚不赔的投资。投资者担忧的问题,包括公司较低的毛利率,以及过度依赖少数几个大客户的问题。

天才少年辍学创办独角兽

Scale AI由Alexandr Wang和Lucy Guo于2016年创立,由著名创业孵化器Y Combinator投资。客户包括Meta、微软、英伟达、OpenAI、丰田和哈佛医学院。

2019年,Scale AI成为独角兽。

2022年,Alexandr Wang成为全球最年轻的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

Wang于1997年出生于新墨西哥州,父母都是在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物理学家。

高中阶段,他开始通过网络自学编程,开始参加世界级编程大赛,如美国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USACO)。

17岁,他成为美国知名问答网站Quora的全职码农;18岁,考入麻省理工学院攻读机器学习;在MIT大一刚结束后的暑假,他就和Guo一起创办了Scale,并且拿到了Y Combinator的投资。

Wang跟爸妈说,「这就是我夏天随便玩玩的事。」

Scale AI刚起步时,有些人确实觉得这就是一个笑话,毕竟公司当时只有三名员工。

不过,在不断地融资和发展之下,Scale AI发展飞速,到2021年已经成长为价值73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2023年初公司规模也扩展到了700人。

Wang透露,随着企业客户竞相训练生成式AI模型,Scale AI的这方面业务快速增长。

2023年,公司年度经常性收入增加了两倍,预计2024年底将达到14亿美元。

由于Scale AI的惊人成就,Alexandr Wang已经被硅谷公认为「下一个扎克伯格」。

AI模型的「数据工厂」

AI领域公认的三个基本支柱——数据、算法和算力。

算法领域,前有谷歌、微软的大型研究院,后有推出过Sora和GPT系列模型的OpenAI;算力领域有供货全球的英伟达,但在Scale AI还未诞生的2016年,数据领域仍处于空白。

19岁的Alexandr Wang在看到这一点后,做出了辍学创业的决定,「我创办Scale的原因是为了解决人工智能中的数据问题」。

大部分数据都是非结构化的,AI很难直接学习这些数据;而且大型数据集的标注一项资源密集型工作,因此,「数据」被很多人认为是科技领域最辛苦、最卑微的部分。

但Scale AI却在短时间内就获得了巨大成功。他们可以为不同行业的企业客户量身定制数据服务。

在自动驾驶领域,Cruise和Waymo等公司通过摄像头和传感器收集了大量数据,Scale AI将机器学习与「人机回路」监督相结合,管理和标注这些数据。

他们曾经开发的「自治数据引擎」,甚至推动了L4级自动驾驶的发展。

Wang表示,Scale AI将自己定位为整个AI生态的基础设施供应商,构建「数据铸造厂」,而不仅仅是在子公司Remotasks中雇佣大量的合同工进行人工标注。

他强调,来自专家的、包含复杂推理的数据是未来人工智能的必备条件。

传统的数据来源,比如从Reddit等社区的评论中抓取数据存在局限性。Scale AI构建了一些流程,模型先输出一些内容,例如撰写研究论文,在此基础上,人类专家可以改进这些内容,从而改进模型的输出。

「虽然人工智能生成的数据很重要,但想要获得有一定质量和准确性的数据,唯一方法是通过人类专家的验证。」

Alexandr Wang在Scale AI的官网上这样写道,「数据丰富不是默认情况,而是一种选择,它需要汇集工程、运营和AI方面最优秀的人才」。

Scale AI的愿景之一是「数据丰富」,从而将前沿LLM扩展到更大数量级,「为通向AGI铺平道路。在达到GPT-10的过程中,我们不应该受到数据的限制」。

业内盛赞的LLM排行榜更新

Scale AI对业界所做的贡献,不仅是数据标注这么简单。

今年5月,Scale AI重磅推出了全新LLM排行榜——SEAL,开始对前沿模型开展专业性评估。

对于这个榜单,Jim Fan大加赞赏。他认为SEAL是LMSys的非常好的补充和参照,提供公开模型的私密、安全、可信的第三方评估。

突破数据墙!27岁华裔MIT辍学创业8年,年化收入逼近10亿

对此,Andrej Karpathy也深以为然。

随着OpenAI最强模型——o1的推出,SEAL排行榜也第一时间进行了评测。

除了在高级编程、数学和科学等领域表现出色之外,o1系列也为「prompt engineering」(提示工程)引入了新的变化。

在工具使用和指令跟随方面,o1-preview表现出色。而在编程能力方面,o1-mini夺得榜首,o1-preview紧随其后位居第二。

- 编程排行榜

在SEAL编程排行榜上,o1-mini以1271分的成绩领跑,紧随其后的是o1-preview,得分为1198。

评估数据集使用了1000个提示词,用于测试各种编程任务,涵盖从代码生成到优化和文档创建等多个方面。

过程中,每个模型的响应都会从正确性、性能和可读性三个维度进行评估,综合运用人工审核和代码执行测试的方法。

- 指令跟随排行榜

在对精确指令跟随能力的评估中,o1-preview以87.27 分的成绩领先,超越了知名Claude 3.5 Sonnet和Llama 3.1 405B Instruct。

评估数据集包含1054个跨领域的提示词,涉及文本生成、头脑风暴和教育支持等多个方面。

提示工程的变化

与我们熟悉的GPT、Gemini或Claude等模型相比,o1模型的提示词使用和可操控性明显不同。

根据OpenAI的建议,简单直接的指令有助于充分发挥o1的潜力。

与之前的模型不同,用户应避免要求模型进行思维链推理。他们还指出,提示词中的无关上下文对o1模型的干扰可能比之前的GPT系列更大,因此在检索增强生成(RAG)提示中加入一些示例很重要。

Cognition Labs发现,要求模型「think out loud」(大声思考)实际上会损害性能,而只要求给出最终答案反而会提高性能,因为o1模型无论如何都会产生内部的思维链。他们还指出,冗长或重复的指令会损害性能,而过于具体的指示似乎会影响模型的推理能力。

虽然o1在基准测试中取得了出色的结果,但让它完成你自己的具体任务似乎需要更多努力——它们往往会忽视明确(甚至是强调的)关于如何解决问题的指令。

由此可见,现实世界的提示和基准测试中使用的提示之间,实际上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后者旨在只包含明确的、自包含的、最小呈现的问题,没有关于如何解决它们的建议或意见。

需要注意的是,o1-preview响应的延迟,特别是其「首个token的时间」,明显高于GPT-4o。不过,o1-mini用更快的token推理速度弥补了「思考」的时间。

一些实测

- 词汇约束

在官方示例中,o1在臭名昭著的「strawberry这个词中有多少个R?」等「陷阱」任务上,有着不小的改进。

为了验证这一点,我们向o1-preview提出了一个新编写的谜语:

「说出一个拉丁语源的英语形容词,它以相同的字母开头和结尾,总共有十一个字母,并且词中所有元音按字母顺序排列。」

在第一次尝试中,模型成功解决了这个谜语,答案是:sententious。

但如果反复提问同一个,o1却并不能次次做对:

sententious ✅

facetiously ❌

transparent ✅

abstentious ❌

facetiously ❌

- 解码密码

同样令人深刻的,还有一个解码复杂密码的例子。

类似的,我们也尝试了这个提示词的各种变体,包括ROT13密码、Atbash密码、Base64编码、反转字符串等各种组合。

然而,大多数测试都不成功——在7次尝试中,o1-preview只有2次能够解码给出的加密信息(《沙丘》中的「迎恐祷词」(the Litany Against Fear))。

在每个prompt中,o1都被要求从OpenAI给出的示例中推断出一种编码方式。

在以下每个测试中,o1都未能在一次尝试中解码目标消息:

ROT13密码 → 反转字符串 → Base64编码 → 反转字符串

ROT13密码 → Base64编码 → ROT13密码 → 反转字符串

ROT13密码 → Base64编码 → ROT13密码

ROT13密码 → Base64编码 → Atbash密码

ROT13密码 → Base58编码

在第一次尝试中成功解码的两个测试是:

Atbash密码 → Base64编码

ROT13密码 → Base64编码

这里展示了第一个成功的例子——其他测试除了使用的编码不同外,都是相同的:

结论

总结来看,OpenAI的o1模型在推理能力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在AIME、Codeforces、Scale的SEAL排行榜等关键基准测试中表现出色。

这些结果表明,o1-preview和o1-mini是解决复杂推理问题的强大工具。然而,要充分发挥这些模型的潜力,可能需要比用户习惯的其他模型发布更多的实验和尝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26 14: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开年,全球顶级资管公司贝莱德发布全球投资展望,一位华裔女高管走入大家的视野。她的名字叫李薇,35岁就坐上了贝莱德全球首席投资策略师的位置,已经连续三年代表贝莱德解读全球投资展
2025-01-25 18:15:00
美国华裔女子创业卖饺子,年入450万美元
据CNBC报道 41岁的华裔女子纳迪娅·刘·斯佩尔曼(Nadia Liu Spellman)花费12万_美_元开了一家速冻饺子餐厅
2024-01-20 10:36:00
超越泰勒·斯威夫!30岁华裔成最年轻白手起家女富豪
...,成为全球最年轻的白手起家女性亿万富豪。目前,这位华裔创业者目前身家估值达12.5亿美元,其财富传奇源于她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早期布局。作为全球仅有的6位40岁以下白手起家女亿万
2025-04-24 12:01:00
...管理系统”在大赛中获得优胜奖。我好了公司的创始人是华裔人工智能专家、博士苟师元和老年病专家吴莉娜。倪建华介绍,苟博士曾担任贝尔实验室、福特公司等企业的算法高级研究员,有多个国
2024-10-18 05:24:00
ETF规模逆势增长总数将突破900只 创业板相关ETF份额年
...,2023年前三季度,1325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79万亿元,实现净利润2142.14亿元,展现出强劲的成长韧性
2024-02-03 01:16:00
新西兰人口普查数据公布:近半数华裔从事管理或专业岗位
... 新西兰近日发布最新人口普查结果,数据显示,自称有华裔血统的总人数达到近28万人(279,039人),相当于新西兰总人口的5
2024-12-04 22:02:00
...灵红很高兴,老屋“焕新”,村里的环境变好了,自己的收入也提高了。在北斗湖畔的普贡村,“普贡和美”旅居示范项目已正式落地。作为城乡融合型的项目,“普贡和美”旅居示范项目盘活农民
2024-06-18 06:07:00
挪超主力华裔自曝:拒绝到中超踢球,但愿意归化,身价高于侯永永
...归化方式,转而引进性价比高的归化球员,包括有血缘的华裔,这种甚至是不需要额外开支的。目前包括小奥斯卡、塞尔吉尼奥、陈达毅等球员都在归化进行中或者有归化意图。近日,华裔球员郑泽
2025-02-10 09:14:00
...斯4-0大胜贝西克塔斯,本场比赛为阿贾克斯首开记录的是华裔球员菲慈佔·天乐,这也是他个人的欧联杯正赛首球!登场的66分钟里,菲慈佔·天乐完成了两次射门,斩获一粒进球,还创造了
2024-09-28 12:20: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公告公开征集一批河北省高质量数据集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9月26日,河北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公告
2025-10-04 08:03:00
央媒看太原9月30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栏目以《双节市场备货足美食特产受青睐》为题,报道了假期到来,太原市各大综合市场提前备货
2025-10-04 07:1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近日,2025鼓浪屿世遗文创作品征集活动启动。此次活动面向全国(含港澳台地区)高校、企业
2025-10-03 08:3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石青青)长假期间,许多人从忙碌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趁机好好休息。可是,如果休息方式不得当
2025-10-03 08:37:00
渤海之潮涌动着澎湃的脉搏,海河之畔镌刻着科技的印记。10年前,一颗带有“清华”基因的种子在天津这片沃土扎根;10年后,它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2025-10-03 09:25:00
太燃了!无人机空中展旗!高新区国庆“氛围组”已上线!
2025-10-03 23:48:00
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北京卫视发起“老板驾到”直播活动,吸引用户下单超100万元团购券
9月29日,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北京卫视发起“老板驾到”直播活动,助力北京国庆中秋消费。抖音用户在@北京卫视 直播间下单超1万次
2025-10-03 18:36:00
“FutureBOT未来引力”2025北京机器人文化节首日盛况 打造国庆科技打卡新地标
国庆首日,“FutureBOT未来引力”2025北京机器人文化节在北京昌平超极合生汇正式拉开帷幕,成为国庆假期极具科技温度的打卡地
2025-10-03 19:06:00
走到白石山巅的尽头,这家建在悬崖边的“云端咖啡厅”绝对让你惊呼。
2025-10-03 11:37:00
泰康人寿发布新品“泰康百万药无忧(庆典版)医疗保险”(以下‬简称“百万药无忧”),以广覆盖、易投保、强保障、低费率为优势
2025-10-03 09:1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翁华鸿 通讯员 林雨新)在近日举行的2025全球数据管理峰会“数据要素分论坛暨大数据统计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管理研讨会”上
2025-10-03 08:38:00
兴趣-实践-视野:达芬奇金奖少年带来的教育启示录
摘要:2025“你是达芬奇”全球青少年科学与艺术创新赛圆满落幕,其中金奖获奖少年的亲身实践告诉我们,在AI赋能的新时代
2025-10-02 16:22:00
单日调用近1万亿次,高德助力北斗规模化民用跨入新量级
2025年10月1日,随着国庆长假首日出行高峰的到来,高德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数量接近1万亿次,支撑导航总里程数超90亿公里
2025-10-02 22:31:00
10月1日,从太钢获悉,今年以来,太钢不锈进料加工团队以“精准备案、高效协同”为核心,在进料铬铁镍铁资源利用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5-10-02 17:39: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记者昨日从中国移动咪咕公司获悉,该公司打造的“鼓浪屿AI伴游”服务已正式上线。市民和游客只需打开“鼓浪屿元宇宙”微信小程序
2025-10-02 08: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