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海外华文媒体走进四川南充 感受“中国绸都”经济文化脉搏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0-28 13:2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南充10月28日电 (韩金雨 单鹏)27日,“行走中国·2023海外华文媒体美丽四川行”活动走进四川南充市。来自意大利、新西兰、斯里兰卡等国家和地区近60家海外华文媒体前往南充陈寿万卷楼等地,感受“中国绸都”南充的经济文化脉搏。

此次参访活动是第十一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的配套活动,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和中国新闻社四川分社共同组织。

27日上午,海外华文媒体一行来到陈寿万卷楼。陈寿万卷楼耸立在南充玉屏山上,为纪念西晋著名史学家、《三国志》作者陈寿而建。陈寿万卷楼气势恢宏,高台回廊,朱檐黛瓦,第一展馆正面即是“万卷楼”金字巨匾,主要介绍了陈寿的治学历程、官宦生涯和史学名著。

海外华文媒体走进四川南充 感受“中国绸都”经济文化脉搏

图为四川南充陈寿万卷楼。刘忠俊 摄

“我觉得不枉此行,南充是一座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城。”在参观完阆中古城和陈寿万卷楼后,澳华电视传媒(ACTV)董事长任传功如是感叹道。他表示,自己对三国文化特别感兴趣,以前都是在书本中、影视剧中看到这些历史人物,本次实地走访,深刻体会到古朴深厚的三国文化,颇有“百闻不如一见”之感。“三国文化不光是在中国、日本、东南亚,甚至在澳大利亚都有一定影响力。我们将向全世界发送我们在南充的故事,将更多的四川文化、三国文化传播到海外。”

Channel33 新西兰中文电视台总经理宋雨璇表示,该电视台每年都会制作不同的历史舞台剧,选拔当地华裔小朋友和学习汉语的外国小朋友来表演,旨在展示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回新西兰后,我将融合本次南充之行了解到的三国文化,创作出新作品,吸引更多人关注南充,关注三国文化。”

27日下午,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先后参观了临江新区顺庆片区科创中心、南充溢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国绸都丝绸博物馆,回望南充丝绸发展史,了解南充经济发展新动力。南充科创中心占地约295亩,总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主要包括研发中心、公寓楼、标准化厂房、运动场、其他配套用房以及附属景观、水景、道路等。当了解到该科创中心为入驻企业提供的良好硬件、扶持政策和低廉的租金成本,《美中信使报》社长谢忠感慨于当地为促进科技发展倾注的努力。

海外华文媒体走进四川南充 感受“中国绸都”经济文化脉搏

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参观南充溢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刘忠俊 摄

“看到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我们海外华侨华人也感觉扬眉吐气。中国产品能够走向世界,离不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意大利侨网总编辑王卫平说。在南充溢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他认真观看了电阻器的生产过程,不时拿起手机拍摄。据了解,该公司为香港电阻的全资子公司,是香港电阻在中国内地最大的投资项目,主要生产片式固定电阻器,其产品广泛应用于高端计算机、自动控制设备、通讯设备、医疗设备、高科技多媒体电子设备,目前已出口印度、越南、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如果说电子信息产业是南充培育的新增长点,那么丝绸则是南充自古以来的经济支柱。南充是历史上极负盛名的桑蚕产地,采桑养蚕十分普及,同时也是极具规模的丝绸生产地。在中国绸都丝绸博物馆,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了解到,古代南充以桑蚕原料为生产基础,就地取材发展缫丝织绸业,生产出的丝绸产品顺水路、陆路运输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南充丝绸业在20世纪80年代迎来鼎盛,培育出一批实力雄厚的丝绸企业。

海外华文媒体走进四川南充 感受“中国绸都”经济文化脉搏

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参观南充中国绸都丝绸博物馆。刘忠俊 摄

“斯里兰卡小妞”新媒体创始人杨诗源在南充出生,离国13年的她此行回来,深切地感受到了家乡变化。“此次南充之行,我们既看到了很多古迹,了解到南充古老的一面,又参观了高新技术产业,了解到南充朝气蓬勃的一面。我打算把在南充的所见所闻分享给斯里兰卡的华侨华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8 1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第十一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聚焦四川”媒体见面会举行
...幕后,华文媒体代表还将赴四川成都、天府新区、阿坝、南充、广安等地采风采访,亲身感受四川经济社会发展。
2023-10-23 22:09:00
海外华文媒体赴四川阆中 品味醋中保宁滋味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南充10月27日电(单鹏)“醋是川菜非常核心的调料。四川本地最好的醋叫‘保宁醋’。”英国女作家扶霞·邓洛普在《川菜》一书中,曾这样描述保宁醋:阆中北部出
2023-10-27 16:39:00
海外华文媒体赴泸州感受白酒文化
...都10月30日电 (单鹏 韩金雨)连日来,“行走中国·2023海外华文媒体美丽四川行”活动走进四川省泸州市。来自美国、比利时、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文媒体前往泸州市博物
2023-10-30 16:38:00
四川南充:创新“非遗+”模式让传统文化破圈
2023年春节前后,四川省南充市“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把非遗年货带回家”系列活动在市本级和9县(市、区)火热开展,通过线上展播、线下展销和非遗直播带货等形式,深挖非物质文化
2023-02-09 12:50:00
自贡彩灯亮相世界华文传媒论坛 推动中华彩灯“点亮”全球
...文)22日晚,位于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的第十一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会场光影流动。在彩灯“熊猫掌茶”前,功夫熊猫轻巧地挥舞着茶壶,茶水洒在杯中形成朵朵茶花。现场,大熊猫、茶、川
2023-10-22 21:04:00
四川南充:友协举行第三届理事会年会暨外籍工作者联谊会
...籍工作者国际友谊,进一步扩大交流合作,1月13日下午,南充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第三届理事会2022年年会暨外籍工作者联谊会在北湖宾馆举行。市政府副市长史燚出席并讲话,市友协党组
2023-01-14 22:16:00
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戏剧展演将于5月29日至6月8日在南充举办
...副司长黄小驹,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袁艺,南充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黄志权出席。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南充市人民政府主办,南充市委宣传部、南充
2023-05-22 21:01:00
南充市高坪区委书记陈多平:擦亮“天下曲流高坪·世界丝绸源点”品牌
...道向“新”而行 五区共兴——四川县(区)委书记访谈南充市高坪区委书记陈多平:擦亮“天下曲流高坪·世界丝绸源点”品牌人民网南充6月28日电 (记者李平、王波)近日,由四川省委宣
2024-06-28 10:44:00
纪念王恩洋先生逝世60周年学术讨论会在蓉举行
...创新之路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王恩洋1897年生于四川南充,是四川近现代著名的从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研究的儒学家、佛学家、教育家,遗著有《王恩洋先生论著集》《王恩洋文集》
2024-12-24 21:1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开展医疗卫生机构救护车清查、严厉打击“黑救护”等违法违规行为、疏堵结合引导医疗照护转运服务良性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安部等6个部门11月3日发布通知
2025-11-04 08:04:00
记者11月3日从教育部获悉,《关于做好2026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于日前印发,要求有关高校要认真落实特殊类型招生考生报名资格审核的主体责任
2025-11-04 08:04:00
11月3日,贵州赴上海举办“爽居贵州”旅居产业(长三角地区)招商推介会,邀请长三角地区游客、友商来黔定居。贵州自然风光一眼入心
2025-11-04 05:31:00
近年来,贵州文旅持续破圈,不少游客从“走马观花”到“停留居住”,2024年省外客群在贵州购房3.06万套,销售金额超百亿元
2025-11-04 05:32:00
11月3日《经济日报》以《主动靠前服务保障供暖入户》为题,报道了太原市出实招保障群众温暖过冬。报道介绍,随着冷空气频繁造访
2025-11-04 06:42:00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连日来,我市十县(市、区)委常委会分别召开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小店区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强调
2025-11-04 06:43:00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10月30日至11月1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198条,其中,南昌市西湖区南站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
2025-11-04 07:09:00
本报讯(万礼妍 全媒体记者谢凌瑾)入住10年,吉水县山水豪城的住户帅先生还在为用水犯愁。近日,帅先生向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记者反映
2025-11-04 07:09:00
11月1日,由市城管局市政建管中心负责实施的北排洪汾西南路下穿通道(北岸)渗水治理工程完工,成功阻断了渗漏水对道路路基
2025-11-04 07:13:00
“晋闽携手,构建文旅新发展格局”交流座谈会,11月3日在晋祠博物馆举办。此次座谈是我市对接南方市场、深化区域协作的重要实践
2025-11-04 07:14:00
11月1日,阳曲县商贸新街停车场正式投入使用,一次性解决了周边老旧小区停车难、充电远的双重痛点。该停车场对面积2375平方米的区域进行改造
2025-11-04 07:14:00
11月1日上午10时,随着最后一座检查井水位回落至正常范围,后王南街下游管道排水功能全面恢复,路面积水逐步消退,周边道路排水恢复正常
2025-11-04 07:14:00
实现全周期陪伴、助力“开业第一步”、提供定制化服务……近日,迎泽区税务局聚焦街区业态,以“线上远程帮办+线下走访答疑”模式
2025-11-04 07:14:00
六合引入7台移动式粮食烘干机粮食“不落地” 晒粮“不看天”南报网讯(通讯员胡宏记者孙敬清)不用“看天”晒粮,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烘干服务
2025-11-04 07:41:00
“开镰米”收割,5名公证员全程在场跟踪记录
“开镰米”收割,5名公证员全程在场跟踪记录大米“贴封条” 扫码可溯源收割机在田间作业,全国首款公证“开镰米”在南京浦口正式开镰收割
2025-11-04 07: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