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用AI生成的图片有著作权吗?我国首例案件一审宣判:被告侵权,判赔500元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2-15 10:41:00 来源:红星新闻

近日,北京互联网法院针对人工智能生成图片(AI绘画图片)著作权侵权纠纷一案,作出一审判决。该案是我国首例涉及“AI文生图”著作权的案件,案件庭审曾在央视和多个平台直播,累计吸引了17万网友观看,引发了AI生成内容与著作权之间关系的探讨。

一审法院认为,人们利用人工智能模型生成图片时,本质上仍是人利用工具进行创作,享有涉案图片的著作权,受到著作权法保护。但法院同时强调,根据诚实信用原则与保护公众知情权的需要,原告应该显著标注其使用的人工智能技术或模型。

用AI生成的图片有著作权吗?我国首例案件一审宣判:被告侵权,判赔500元

▲一审判决书

最终,法院认定被告侵害了原告就涉案图片享有的署名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应当在社交平台发布声明赔礼道歉,并在判决生效之日七日内赔偿原告经济损失500元。原告李先生在庭审最后表示,自己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赔偿,而是希望法院通过这个案件,能够对AI绘画作品的著作权问题给出明确的裁量和认定标准,方便所有创作者参考。

用他人AI图片配文被诉侵权

被告:非商业用途,不具有侵权故意

今年2月24日,李先生使用开源软件Stable Diffusion通过输入提示词的方式生成涉案图片,2月26日将该图片配文“春风送来了温柔”,发布在社交平台。后来,李先生发现,刘女士的百家号账号在3月2日发布了名为《三月的爱情,在桃花里》一文,该文配图使用了他的涉案图片。

用AI生成的图片有著作权吗?我国首例案件一审宣判:被告侵权,判赔500元

▲李先生的原帖文

随后,李先生向法院提起诉讼,认为被告刘女士未获得他许可,且截去了其图片的署名水印,使得相关用户误认为被告为原作者,严重侵犯了其享有的署名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5000元,并赔礼道歉。

被告刘女士辩称,她是通过网络检索到涉案图片,用于自己的原创诗歌作品配图,涉案图片具体来源已无法提供,也无法说明涉案图片的水印情况,不确定原告是否享有原图相关权利。此外,她发布的主要为其原创诗文,非涉案图片,且无商业用途,不具有侵权故意。如果法院认定侵权,她愿意向原告赔礼道歉。但原告主张的经济赔偿数额过高,AI生成图片市场价格很低,而且她身患重病,无力赔偿。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李先生发布的内容目前仍可搜索到,该标题下除涉案图片外,还包括其他5张图片,标签为“#AI#话题# #AI插画 #Ai绘画 #写真 #少女 #摄影 #春天 #美女”。

5月25日,该侵害作品署名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一案于北京互联网法院立案,依法组成合议庭。8月24日,该案公开开庭审理,原被告通过电子诉讼平台在线参与。据了解,该案是我国首例涉及“AI文生图”著作权的案件,案件庭审在央视和多个平台直播,累计吸引了17万网友观看,引发了AI生成内容与著作权之间关系的探讨。

用AI生成的图片有著作权吗?我国首例案件一审宣判:被告侵权,判赔500元

▲央视新闻全媒体直播北京互联网法院“AI文生图”著作权案

争议焦点:

“AI文生图”是否构成作品?

该案最大争议焦点在于,“春风送来了温柔”图片是否构成作品,构成何种类型作品?

庭上,原告李先生认为,使用AI生成图片,和用照相机摄影是一样的。过去,在相机技术没如今这么发达的时代,摄影师通过手动调节各种参数拍摄作品,享有著作权;而现在,相机高度智能化,摄影师不需要再手动参与,而是直接按下快门即可,而这样拍摄出的照片同样享有著作权。为了实现自己的构思,他需要使用详细的描述词以及各种参数调整,最终才能够让AI画出自己想要的图画。“如果简单地让AI画一幅‘黄昏下的美女’,是达不到自己期望的效果的。”

用AI生成的图片有著作权吗?我国首例案件一审宣判:被告侵权,判赔500元

▲央视新闻全媒体直播北京互联网法院“AI文生图”著作权案

涉案AI图片是否构成作品?北京互联网法院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第三条规定:“本法所称的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的智力成果。”审查原告主张著作权的客体是否构成作品,需考虑如下要件:是否属于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是否具有独创性,是否具有一定的表现形式,是否属于智力成果。“本案中,从涉案图片的外观上来看,其与通常人们见到的照片、绘画无异,显然属于艺术领域,且具有一定的表现形式,具备了要件1和要件3。”

关于“智力成果”要件,“智力成果”是指智力活动的成果。因此,作品应当体现自然人的智力投入。法院称,本案中,原告希望画出一幅在黄昏的光线条件下具有摄影风格的美女特写,其随即在Stable Diffusion模型中输入了提示词,提示词中艺术类型为“超逼真照片”“彩色照片”,主体为“日本偶像”,并详细描绘了人物细节如皮肤状态、眼睛和辫子的颜色等,环境为“外景”“黄金时间”“动态灯光”,人物呈现方式为“酷姿势”“看着镜头”,风格为“胶片纹理”“胶片仿真”等,同时设置了相关参数,根据初步生成的图片,又增加了提示词、调整了参数,最终选择了一幅自己满意的图片。

因此,法院认为,从原告构思涉案图片起,到最终选定涉案图片止,整个过程来看,原告进行了一定的智力投入,比如设计人物的呈现方式、选择提示词、安排提示词的顺序、设置相关的参数、选定哪个图片符合预期等。涉案图片体现了原告的智力投入,具备了“智力成果”要件。

对于涉及AI等前沿技术所引发的著作权问题,法院认为,如今智能手机的照相功能越来越强大,使用越来越简单,但是只要运用智能手机拍摄的照片体现出了摄影师的独创性智力投入就仍然构成摄影作品,受到著作权法保护。技术越发展,工具越智能,人的投入就越少,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继续适用著作权制度来鼓励作品的创作。

值得注意的是,法院认为现阶段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不具备自由意志,不是法律上的主体。人们利用人工智能模型生成图片时,本质上仍然是人利用工具进行创作。即整个创作过程中进行智力投入的是人而非人工智能模型。

一审判决:

原告享有AI图片著作权,未经允许使用侵权

此外,原告是否享有涉案图片的著作权?被诉行为是否构成侵权行为,被告是否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也是本案的庭辩重点。

法院裁定,原告是直接根据需要对涉案人工智能模型进行相关设置,并最终选定涉案图片的人,涉案图片是基于原告的智力投入直接产生,且体现出了原告的个性化表达,故原告是涉案图片的作者,享有涉案图片的著作权。同时,法院强调,虽然本案认定原告作为作者享有著作权,但根据诚实信用原则与保护公众知情权的需要,原告应该显著标注其使用的人工智能技术或模型。

关于侵权认定,法院认为,案件中,被告未经许可使用涉案图片作为配图并发布,使公众可以在其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案涉图片,侵害了原告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至于署名权,被告无法说明被诉图片的具体来源和去除水印的相关情况,可以认定水印系被被告去除,该行为侵害了原告的署名权,应当担责。

11月27日,北京互联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被告侵害了原告就涉案图片享有的署名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应当在社交平台发布声明赔礼道歉,以消除影响,并在判决生效之日七日内赔偿原告经济损失500元。

红星新闻记者从庭审直播了解到,庭审最后,李先生表示,希望法院通过这个案件,能够对AI绘画作品的著作权问题给出明确的裁量和认定标准,方便所有创作者参考。

关于人工智能生成物的版权归属

专家这样看

自生成式人工智能诞生之日起,其版权归属问题一直引发热议。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审判第四庭法官助理唐蕾在研究中提到,不同国家对待人工智能生成物的态度存在明显不同,但本质上都强调“人”的主体地位,人工智能必须在人的参与和安排下才有获得著作权法保护的可能性,脱离了人的干预、完全由人工智能自主完成的内容,则不宜视为作品。

该案判决结果公布后,上海理振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振武称,法官进行了论证,花费很多篇幅解释生成过程中原告的参与度,为了说明原告的文字描述和指示具有独创性,体现了原告的审美选择。如果不是原告这样描述,就得不出这张照片,这里面AI只是工具。李振武认为,本案作为个案,不具有认定趋势的意义,本案与直接生成AI作品的案例不同,法官也在判决书中用了大量篇幅论证原告的参与度。

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陈梦园此前受访时曾认为,判断“AI文生图”是否可能构成作品,第一,需要识别在本案中所涉的主体及各自的贡献,及该贡献是否与形成最终成果存在直接关系;第二,识别其贡献与最终成果存在直接关系的主体,这种关系是否达到了“控制”成果的程度。陈梦园表示,AI具体生成什么内容取决于使用者输入的提示词,所以原告(即AI软件使用者)的贡献与最终成果存在直接关系。因此本案情形下,该“AI文生图”很可能构成作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5 12: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成了大家关注的问题。近期,江苏首例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著作权纠纷案由江苏省常熟市人民法院审结,判决中明确体现:“人的独创性智力投入”的AI生成内容受著作权保护。在这起案件中,法律
2025-03-14 13:55:00
首例AI生成图片侵权案始末:原告胜诉放弃赔偿,有律师质疑判决
·中国首例AI生成图片著作权侵权案日前判决已生效,原告李昀锴胜诉后放弃被告500元赔偿。·李昀锴坦言,判决结果并不重要,更希望法院能够对使用AI来生成图片的创作是否构成作品,是否
2024-01-11 10:09:00
全国首例!AI自动生成奥特曼图片侵权案,法院判了
...双重身份,属于新型网络服务提供者。在判断其是否构成著作权帮助侵权时,应根据所提供服务的技术特点,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具体被诉行为,分类分层确定侵权责任。本案中,系由用户输入提示
2025-04-21 13:28:00
探路新类型著作权保护 增强新业态发展活力
...和思考的独特能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AI有关的著作权案也随之产生。网络游戏侵权案、体育直播侵权案……近年来随着新技术、新业态的发展,新类型著作权案件层出不穷。著作权法的
2024-01-27 03:48:00
非遗绒花作品被抄袭,传承人起诉模仿者获赔5万元
...渠道销售绒花制品,赵树宪认为该公司侵害了其绒花作品著作权,于是诉至法院。赵树宪的绒花作品南京江北新区人民法院认为,赵树宪依法享有涉案作品著作权,其进行个性化创作而形成的作品,
2023-04-25 21:29:00
AI发展好,知识产权保护不能少(“融”观中国)
...。AI创作侵权案例都有哪些特点?其生成内容是否应该受著作权法保护?如何平衡知识产权保护和AI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报记者进行了采访。“全国首例”不断增多今年4月,北京互联网法
2024-06-17 03:37:00
...院线电影、保护作品完整权、改编权、信息网络传播权、著作权合理使用、商业秘密保护等多方面内容。此次发布的“马某予、马某松等侵犯著作权罪案”是一起盗录传播院线电影行为构成侵犯著作
2023-11-03 22:23:00
AI图片著作权第一案,护航创作方式转型 | 新京报社论
...,北京互联网法院针对人工智能生成图片(AI绘画图片)著作权侵权纠纷作出一审判决。截至目前,该案为AI生成图片相关领域著作权第一案。原告在诉讼请求中表示,被告未获原告许可,裁切
2023-11-30 09:41:00
...作品有版权吗?前不久,江苏省常熟市人民法院判决一起著作权侵权纠纷案,认定体现创作者智力劳动的人工智能生成作品具有独创性,应予保护。该案系江苏首例、全国第二例认定人工智能生成内
2025-03-19 07:4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为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维护金融安全的决策部署,人民银行三明市分行积极推动辖区反洗钱义务机构开展受益所有人信息备案工作
2025-11-03 16:17:00
《周易》思想与温州经史传统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周易学会2025年会在温州大学成功举办
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两个结合”和文化强国建设之际,2025年11月1日-11月2日,“《周易》思想与温州经史传统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周易学会2025年会”在温州大学召开
2025-11-03 16:17:00
全球华侨华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习中心落地福州闽清
赓续中华文脉,凝聚四海侨心。10月31日,全球华侨华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习中心在福州闽清揭牌,致力打造集“研习、传播、产业转化”为一体的全球华侨华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习平台
2025-11-03 16:17:0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11月2日,由教育部、中宣部联合举办的第六届全国中小学生电影周在上海开幕
2025-11-03 16:22:00
中新经纬11月3日电 “中国消费者协会”微信号3日消息,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市场监督管理学会联合发布消费提示,理性购买保健食品
2025-11-03 16:25:00
纺都柯桥再出发,2025第八届世界布商大会将为全球纺织搭建“共赢桥”
全球规模最大的纺织品集散中心、连接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网络、每年超4000亿元成交额的市场体量——这就是绍兴柯桥
2025-11-03 16:26:00
11月2日晚9时许,姚村社区辖区供销社小区,两辆私家车因错车互不相让引发争执,现场秩序一度混乱,社区网格员仅用5分种巧妙化解矛盾
2025-11-03 16:47:00
居民到代收点取快递,拆开发现拿错了。他与另一名收件人,同样的姓氏,就连手机后4位也一样。各快递企业推行隐私面单后,这样的尴尬场景经常出现
2025-11-03 16:47:00
轿车擦到老人 格格拍照报警
轿车行驶中擦倒老人,竟直接驶离现场,路过的网格员迅速拿起手机拍下肇事车车牌,随后对老人进行帮助。因为格格及时援手,肇事车司机很快被找到
2025-11-03 16:47:00
七大博物馆馆长带学生看文物 西工大探路美育新路径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海华)11月2日,深秋时节的汉阳陵百亩银杏林尽染金黄,坐落于此的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迎来了西北工业大学(以下简称“西工大”)“馆长带你看文物”美育通识课的师生
2025-11-03 16:52:00
结婚怕打扰邻居 电梯留言放喜糖
(图为新人在电梯里张贴的喜报)担心接亲的人多占用电梯,11月3日,我市一对新人在电梯张贴提示表达歉意,并放置喜糖供邻居取用
2025-11-03 16:47:00
密码盒快件 骗局新花样
(图为居民收到诈骗快递)陌生快递寄来一个带密码锁的铁皮盒,扫描盒身二维码可开锁。扫码却让输入个人信息,居民怀疑收到了诈骗快递
2025-11-03 16:47:00
8bb5e728a3c6a396def6920623004d0c东南网11月3日讯(本网记者 陈楠 黄智超 郭晓凯)福建省文联推出“闽派”文艺高质量发展系列访谈
2025-11-03 16:05:00
楼道台阶破损 紧急协调修复
一栋居民楼内的楼道台阶出现破损裂缝,有安全隐患。社区网格员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和物业协调抢修,消除安全隐患。11月1日
2025-11-03 16:47:00
“星光・澜湄号”:亮点彰显品质 微调可期更优
by 杨永全2025年9月30日至10月6日,我应邀登上我国首列跨境旅游列车—“星光・澜湄号”,开启从昆明到老挝的 7 日旅程
2025-11-03 11: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