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京日报
首批“南京工匠”陶萍——
蒙眼识假币,点钞快过机器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余梦迪
一个手指,一指禅;两个手指,打算盘;三个手指,弹钢琴;四个手指,挠痒痒;五个手指,弹琵琶……“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在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营业管理部陶萍劳模创新工作室,首批“南京工匠”陶萍向记者展示了她的绝活——花式点钞、点钞识假技艺,并分享了她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工匠精神就是干一行爱一行,而且要坚持下来。”
陶萍劳模创新工作室就在她的办公室。进门的右手边是一张桌子,上面摆放着台灯、点钞蜡、练功券以及不同版别的假钞。这些物品不仅可以闲来练手,还能为随时推门进来的学生指导指法。
在花式点钞界,陶萍早已是个名人。上述的花式点钞指法,她都不在话下,而业内人士一般只掌握一两种。
点钞最快的当数“五指弹琵琶”。只见陶萍五根手指上下翻飞,左拨右划,像行云流水般演奏乐器。随着她手指翻飞,一沓沓钞票在她手中如同被施了魔法般迅速减少,准确无误地完成了点钞任务。
当代工匠不仅要有力量,还要有智慧、有技术,能发明、会创新。比如,陶萍通过摸索编排了“五四三二一”和“一二三四三”点钞方法,大大提高了点钞的速度。
此前,陶萍曾和点钞机PK过。同样数量的一沓钱,同一时间开始点钞,她点完后过了3秒,点钞机才点完。30秒内,她单指单张点钞数量可达190多张,多指多张接近400张。
如果说快速花式点钞是“入门功”的话,蒙眼点钞识假币则是陶萍“威震武林”的“独门秘籍”。
陶萍用丝巾蒙上眼睛,让记者在一沓真钞中放上几张常人肉眼都难以辨别的假币。十多秒后,她仅仅靠指尖的触觉就快速准确地将假币抽离出来,令人拍手叫绝。
在与钞票“共事”的37年里,陶萍早已对真假币的特点了然于胸,“在我手指弹的一瞬间,我就能感觉到钞票的真伪,完全靠手感。真币是棉麻组成的,大拇指和食指摩擦时,摸上去发涩;假币用的是一般的纸,摸上去平滑。”
可这个手感,却是陶萍靠“走火入魔”般的训练积攒下来的,不点钞的时候,她的手指也会下意识地做着点钞动作。
最打动记者的,是陶萍拿出的一个黏着创可贴的小铅块。
30多年前,陶萍就是在五根手指上戴着这样的小铅块练功的,通过日复一日地负重训练,手指会更有力量,一旦摘下铅块,点起钞票来速度会快很多。“现在我们在训练刚进行员工时都要求戴这个,这个叫负重训练。”她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拥有一手绝活的工匠,都有一段艰苦磨炼的历程。
如今陶萍已不再点钞,而是专门从事现金业务,如真假币鉴定、兑换残损人民币等。根据人民币纸张、油墨和印刷的特点,她还总结了头像发丝、国徽五星内图、对接印刷等3处造假分子无法仿制的识别点,使人一看便清、一摸便知、一用就会,老百姓称为假币识别的“吉祥三宝”。
中国有句古语,“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但陶萍从不把技艺看成私有,从不怕别人超越自己,也从不把独有的绝技当成待价而沽的资本。陶萍说:“一位合格的工匠,靠的不光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更是丰富的知识和过硬的技术,以及做好传帮带工作。”
陶萍最朴实的想法就是能用自己几十年的经验,让新人少走弯路,更快成长。她说:“我最愿意做的就是毫无保留地去教导新进员工,不管哪家银行,他们掌握了技能,就会在各自的岗位上当先锋,就会在岗位上为系统争荣誉,为国家作贡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5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