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吴三桂差点就能灭了康熙,为何后来会一败涂地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5 23:2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圆圆曲》

在我国历史上,许多人对吴三桂的认知,大都停留在冲冠一怒为红颜这件事上。可是,真实的吴三桂却并非如此,毕竟他可是差点灭了大清朝的存在。

奈何,因为种种原因,在推翻清朝统治的过程中,他也出现过诸多的食物,最终却满盘皆输,可谓时也命也!

那么,在反清的过程中,吴三桂到底犯了什么错误,会让他兵败如山倒,再难成气候呢?

吴三桂差点就能灭了康熙,为何后来会一败涂地

吴三桂的传奇人生

吴三桂出生在武将世家,他的父亲曾是锦州总兵吴襄。公元1644年,李自成打进了北京城,结果杀了吴襄一家老小,还霸占了吴三桂的妻子陈圆圆。

在此情况下,吴三桂起兵造反,并打开山海关的大门放清兵入关。不仅之后,李自成的大顺王朝被击败,吴三桂也因战功卓著,被封为了平西王。

顺治帝在位时期,因为慑于吴三桂手里的兵权,所以对他采取“怀柔”的政策。可是,康熙皇帝继位后,便着手裁抑吴三桂的权势,也就是历史上所说的“裁撤三藩”。

狡兔死,走狗烹,在此情况下,吴三桂起兵造反,就这样在康熙年间一场最大的兵变开始了。

起初,吴三桂仗着兵锋正盛,一举拿下了贵州、湖南等地,福建的靖南王、广东的平南王也纷纷响应,其余的封疆大吏也都揭竿而起。

吴三桂差点就能灭了康熙,为何后来会一败涂地

可以说,在战争爆发的初期,康熙皇帝是多面受敌,形势对吴三桂非常的有利。奈何,在这个关键时刻吴三桂做出了一个非常错误的决定。吴三桂的划江而治,战争的转折点

从时间上来看,吴三桂起兵造反的时机恰到好处,当时正是清朝人才凋零的节点,权臣多尔衮、阿济格和豪格等全部去世,康熙已经没有大将可用。

与此同时,吴三桂起兵造成的影响,蔓延地也非常快,从长久流域很快就延伸到了黄河流域,这段时间也是康熙最艰难的时期。

如果吴三桂能够再进一步,控制住黄河流域,就可以截断清朝与南方的联系,从而削弱清廷大部分的有生力量。

可惜的是,吴三桂只有将相之能,没有帝王之才。在大好形势下,他居然选择与康熙妥协,还提出了“谈判”,并且要划江(长江)而治。

吴三桂差点就能灭了康熙,为何后来会一败涂地

在战争中,“谈判”或许没有什么不对之处,但是他却给吴三桂带来了两个致命的影响,从而导致他后期的失败。谈判带来的负面影响

从结果上来看,这次的谈判破产了,但是他却给了康熙很大的缓冲时间。借助这个短暂的机会,康熙迅速组织了一批有生力量,稳住了战争初期混乱的阵脚,重新在湖南一带建立了防线。

俗话说得好,三军作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因为吴三桂的这一个错误,导致叛军在后期的作战中屡屡受挫,为失败埋下了一个伏笔。

曾经,为了鼓励士气,吴三桂在衡州称帝,但是也仅仅是苟延残喘罢了,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因为时机已经丧失。

除了丧失时机之外,吴三桂的谈判也发出了一个“错误”的信号,导致叛军表面团结,内里却土崩瓦解。

吴三桂差点就能灭了康熙,为何后来会一败涂地

吴三桂起兵时,讨伐康熙需要大量的兵力,这些兵力除了他自己之外,还有耿精忠、尚可喜二人,以及其它大大小小的封疆大吏。

不过,这些人虽然兵力比较多,但却是一个松散的临时联盟,如果战争顺利,那么联盟便会坚固如初,如果战争受挫,联盟很容易就会土崩瓦解。

当吴三桂与康熙谈判的时候,无疑向诸多的联盟势力表达了一个讯号:“我不想打了”、“我能力不行”等。

在诸多的起义军中,吴三桂的势力是最大的,叛军看到吴三桂都有“示弱”的意思,他们的心中自然更没底。

由此,这个军事联盟的人心开始分裂。再加上,谈判之后,吴三桂的大军在长江一带屡屡受挫,直接点燃了“临时联盟”崩溃的导火索。

吴三桂差点就能灭了康熙,为何后来会一败涂地

俗话说得好,兵贵神速,越早结束战争,失败的可能性才会越低。吴三桂发动叛变属于先发制人,自然是有万全准备的,而清廷并没有准备。

古语有云,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打仗时不管是招兵买马、粮草运输和药物储备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正是趁着谈判的时机,康熙抓住了险境中的一丝生机,有了与其他割据势力一战的本钱,也迫使吴三桂吞下了自己种的苦果。

可以说是吴三桂的犹豫,还有自身立场的不坚定,导致了他的失败。以至于在后来的战争中,节节败退,连翻盘的机会都没有。

康熙17年,或许是预见了自己的失败,所以吴三桂选择在衡阳称帝,算是圆了自己的皇帝梦。

吴三桂差点就能灭了康熙,为何后来会一败涂地

同时,他还嘱咐自己的子孙退守云南昆明,希望自己的后代或者身边的将领之中能够出现更厉害的天才,延续大周朝的荣耀。

奈何,吴三桂的想法终是黄粱一梦。局势反转后,康熙没有任何犹豫,直接挥军南下,一鼓作气打到了昆明,吴三桂的势力消失殆尽,梦醒之时只剩下血腥染红的史章。

纵观吴三桂的一生,他是一个有权谋、有野心的人,但是其战略眼光却不够长远,尤其是在大局观面前。

早前,吴三桂降清是一次,他出卖的不只是明朝,而是汉人的天下。现在,他又在长江边上犹豫了,没有抓住清朝最虚弱的节点给予致命一击,以至于吃了失败的苦果。

如果他当时能够抓住时机,渡过长江、剑指康熙,那么这个天下真有可能会易主,真有可能“姓吴”。

吴三桂差点就能灭了康熙,为何后来会一败涂地

一时的犹豫、一个错误的决断,转变成了失败的契机,大好的战争形势,最后成为叹息,也成为了吴三桂最后难忘的回忆。

以史为鉴,警醒世人!人生没有如果,在大好的时机下不要犹豫,必须抓住每一个能够飞上风口的时机,否则后悔晚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6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吴三桂最后会失败的原因是因为兵力不足吗
...从当年吴三桂投降清朝的时候开始说起。明朝末年,随着李自成攻破北京,明朝彻底灭亡。李自成入城的时候,当时吴三桂正担任山海关总兵,在山海关驻守防御清朝。而他的家人,则是全都留在了
2023-05-29 15:43:00
吴三桂造反的时候形势一片大好为何最后失败了
...关前线和大清交战正酣之时,明帝国的后花园却起火了。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以惊人的速度,推进到了北京城下。当驻守山海关的吴三桂还没有反应过来之时,李自成就攻破了北京城,逼的崇祯皇
2023-05-06 06:54:00
史料发现吴三桂竟然真的差点打的满清亡国,事实真相让人颠覆认知
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在得知李自成的首先刘宗敏霸占了自己的妻妾陈圆圆之后,放弃了投降李自成的想法,毅然决然的联合关外满清的多尔衮,共同起兵攻打李自成起义军。最终战争虽然胜利了
2023-08-28 16:12:00
...政策而彻底投降清朝。之后,吴三桂在山海关大战中大败李自成,封平西王。顺治十六年(1659年),吴三桂攻下云南。攻下云南后,即委其开藩设府,镇守云南。此时,权力和声势都达到顶点
2023-03-14 16:11:00
吴三桂投降清朝时提了三个条件,多尔衮这样回应他
...。吴三桂在危急存亡的时刻,也不忘提出的三个条件当时李自成的军队已经赶到山海关,并与吴三桂开战,吴三桂一方因为人数不占优势即将战败,可以说此时已经到了危急存亡的时刻。如果多尔衮
2023-06-08 17:09:00
明末农民起义中,吴三桂为什么选择了清朝?
...末清初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他改变了历史的走向,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军被打败,清军能够进入关内,都是因为吴三桂投靠了清军的原因,吴三桂投靠清军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吴三桂出
2023-08-25 06:09:00
明朝灭亡前,他手握80万精兵,却不愿救崇祯,世人还称其为忠臣
...是常败之将。他在面对张献忠时,能让对方败退;而在与李自成对阵中,却被狠狠奚落。在被李自成击败后,他逃亡途中不忘收编士兵,最终建立了庞大的军队,达到了80万的规模。崇祯皇帝知道
2024-12-20 07:06:00
吴三桂败给康熙除了优柔寡断外,还有一个战略性的失误
吴三桂被李自成所逼投靠满清后,一路挥兵南下,联合清军剿灭了李自成与张献忠,平定了南明政权,随后杀死永历,并籍此得到了清廷的奖赏,被封为平西王,镇守云南。形成了吴三桂在云贵,尚可喜
2023-05-13 20:20:00
以历史为准,农民起义最先占领哪里可以成功?
...军终于打进了关内,进入北京,并且与吴三桂联手打败了李自成的农民军,然后开始南下中原、长江流域,一直打到广东与福建,统一了天下。 清朝以辽宁为根据地,一路向南,与元朝统一天下
2023-07-07 11:4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中的太原:一场诱敌深入的伏击战
东蒲村伏击日寇战斗遗址(资料图片)。 阳光炽白地铺在东蒲村的田野上,微风吹过,卷起细碎的尘烟,与田垄间零星绽放的五颜六色的小花形成鲜明对比
2025-08-20 08:09:00
36幅墙绘讲述婚俗故事,聊城这个小村庄让传统古礼“活”了起来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婚俗文化,恰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其中熠熠生辉。“终身大事”这一称谓,真切传递出国人对待婚姻的庄重与敬畏
2025-08-20 11:39:0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
2025-08-20 12:50:00
百年铜柱 千里边陲:吴大澂晚清勘界固防的爱国史诗
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馆一楼《吴大澂固防》展区内,一件特殊的展品静静诉说着100多年前的边疆风云。这座高大的铜柱复制品,虽不及原物历史悠久
2025-08-20 15:01:00
千年一滴青州醉,此酒曾入东坡杯
大众网记者 杨晓玲 潍坊报道这场时间与匠心的千年对酌,是历史与风土的无声契约。青州大地,仰天山下,狮子峪内,一滴酒藏着半部华夏酿酒史
2025-08-20 16:02:00
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王尽美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潍坊籍军旅作家丁一鹤撰写的《尽美中国--王尽美传》一书正式出版发行,并赠送给王尽美革命事迹教学基地作为教材。视频是作者讲述了撰写王
2025-08-20 16:03:00
“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人民军工摇篮”——黄崖洞兵工厂背后的故事
黄崖洞文化旅游区坐落于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作为“人民军工摇篮”,拥有不可复制的红色资源禀赋:1939年八路军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兵工厂在这里诞生
2025-08-20 17:38:00
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踏遍武乡,追寻抗战红色足迹
近日,“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山西省武乡县,记者随团踏上这片浸染着英雄鲜血的热土,通过实地调研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2025-08-20 17:39:00
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左权将军的最后一封家书
巍巍太行,层峦叠翠,这里是英雄的土地,回荡着不朽的回响。“何日相聚?念、念、念、念!”一封跨越八十余载时空的家书,透着沉重的力量
2025-08-20 18:10:00
《渤海子弟兵抗战史》连环画连载之迫走盐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抗战烽火里,渤海大地曾见证无数子弟兵执戈卫国的壮举;八十年后,一部泛黄的连环画为我们重启那段热血记忆
2025-08-20 20:12: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投身抗战
2025-08-20 20:12:00
《渤海子弟兵抗战史》连环画连载之长白山起义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抗战烽火里,渤海大地曾见证无数子弟兵执戈卫国的壮举;八十年后,一部泛黄的连环画为我们重启那段热血记忆
2025-08-20 20:12:00
《渤海子弟兵抗战史》连环画连载之胜利第一声——小清河打汽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抗战烽火里,渤海大地曾见证无数子弟兵执戈卫国的壮举;八十年后,一部泛黄的连环画为我们重启那段热血记忆
2025-08-20 20:12: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投身抗战
2025-08-20 20:13: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投身抗战
2025-08-20 20: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