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齐鲁晚报
记者于佳霖
通讯员王海生赵妮妮
时下,走进南黄镇院后村的羊肚菌大棚,一棵棵羊肚菌破土挺立,乳白色的菌杆撑着灰褐色的“小伞”,长势喜人。南黄镇院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秀丽介绍,今年他们一共上了20多个羊肚菌大棚,暖棚已经开始采摘,冷棚在三月底开始出菇,在四月份可以销售一个月的羊肚菌。按照往年的经验,每个羊肚菌大棚能达到七八百斤的产量,收入在1万元左右,在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同时,还可以带动村民务工增收。
“目前,南黄镇已经有上百座农业大棚,涵盖草莓、羊肚菌、平菇、无花果、玉米等农作物。”南黄镇副镇长鞠晓佳说,“在大棚种植品种更新,作物技术管理上,南黄镇每年组织外出学习,邀请专家进行指导,提高农户种植和管理水平,全镇每年可产各类水果蔬菜约70万斤,产值近500万,极大地提高了村集体和村民收入。”
绿绿的黄瓜,红彤彤的西红柿挂满秧藤……乳山城区街道的腾裕农业生产基地的蔬菜大棚里,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据了解,该基地目前有38个现代化的蔬菜大棚,主要以种植番茄、辣椒为主,通过水肥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提高蔬菜的品质和产量。腾裕农业技术员于成龙介绍,他们的蔬菜采用无土栽培,经过水肥一体机自动地进行水肥灌溉,根据作物的生长来调节水肥的浓度,病害相对减少,每个大棚一年两茬,一茬的产量是两万五千斤左右。
大棚设施产业的兴旺发展,不仅为乡村带来了致富新路子,也为周边村民就业增收创造了良好条件。“就在家门口上班,挺方便的,不仅上班有工资,还能拿到土地流转费。”正在忙着采摘黄瓜的大娘笑着说。
近年来,乳山市紧紧围绕兴产业、促就业、带民富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高产、高效、优质的大棚果蔬产业,不断在“大棚种植”上做文章,从产业扶持、技术服务等方面入手,因地制宜发展大棚蔬菜、瓜果、菌菇等产业,为激活村集体经济与农民收入双增收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目前,乳山市现有设施大棚4800多个,面积近万亩,年产量超3.2万吨,带动全市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800余家,带动农民增收超过5亿元。乳山市农业农村局农业农村事务服务中心副主任王进介绍。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有特色。下一步,乳山市将依托区位优势,用好用活上级各方扶持资金,继续发展壮大设施农业,通过引导种植高效品种、提高复种指数等手段提质增效,推动种植、冷藏、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发展,提高设施大棚经济效益,带动农业增收、农民致富。
村民给给大棚樱桃授粉。
村民在蔬菜大棚内劳作。
■本版编辑:连宁燕■美编:邵舒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8 06: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