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李俊杰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名单,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宿州市、黄山市休宁县入选。具体如下: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教基〔2022〕7号)要求,积极推进协同育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试点,教育部开展了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组织推荐工作。经各地组织推荐、专家研究会商、网络集中公示等环节,认定北京市朝阳区等97个县(区、市)为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现将名单予以公布,并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请各地切实加强对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工作的组织领导,高度重视实验区工作,加大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力度,健全体制机制,强化条件保障,推动实验区工作顺利开展。
二、扎实推进实践探索。各实验区要明确实验内容和工作安排,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案,针对本地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举措,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力争在协同育人上取得新突破,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
三、宣传推广典型经验。各实验区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作用,积极借助各类宣传平台,深入宣传实验区协同育人的政策措施、实际成效和典型案例。教育部将组织专家对实验区工作进行针对性指导,适时开展总结交流活动,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协同育人工作的良好氛围。
各实验区工作进展及时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联系电话:010-66097871,电子信箱:dyc@moe.edu.cn。
教育部办公厅
2024年1月30日
附件: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名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9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