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成都日报
1.6TB数据40分钟内跨2000公里完成快速传输验证
成都超算助力“拉索”大脑增效提速
本报讯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黄雪松) 日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简称“高能所”)联合中国电信研究院和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简称“成都超算”),基于中国电信推出的“超算快线”解决方案,在中国电信大科创装置+城域网上提供了跨域10G数据专线,在业界首次完成跨2000公里把1.6TB数据在40分钟内从客户侧传输到成都超算中心的数据快速传输验证,本次验证将提升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LHAASO)”利用超级计算机探索解决宇宙线起源问题的能力,为“东数西算”的大数据跨域自动调度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
试验过程中,高能所作业调度系统根据拉索计算任务特性、超算节点算力资源和计算数据传送要求,成功通过超算快线API接口申请夜间闲时带宽,把网络专线带宽从50Mbps提升到10Gbps,服务类型从尽力而为切换到低时延保障(双向时延从72ms缩短至32ms),在预定任务时间内把拉索部分数据传送到成都超算完成计算任务,计算完成后结果传送回高能所,网络恢复原状。
“试验充分验证了‘超算快线’任务式协同调度、秒级弹性服务和G级跨域传输能力,试验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高能所、中国电信研究院和成都超算将对该方案持续进行优化和完善,力争实现海量科学数据的远程按需访问和处理,为前沿科学研究提供强大的计算支撑。
据了解,为解决算力资源不足的难题,高能所努力探索利用超算中心等第三方算力资源作为补充,研发了跨算力中心的统一作业调度系统、数据存储系统和网络管理系统,面向用户提供单一的计算系统视图。但由于固定网络专线的费用和带宽等原因,科学大数据传输成为制约使用第三方算力资源的主要瓶颈,如何提高网络传输性价比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电信研究院“超算快线”采用PON接入方案,通过支持IPv6+业务网关和业务网控制技术,实现了低成本、智能化的海量数据从客户侧传输到超算中心的需求,解决了一直困扰科研界的一大“痛点”难题。本次试验的成功,将有助于高能所加快应用运营商提供的大带宽、高弹性、自助式的普惠易用的网络服务,支撑国家战略性科学研究以及国家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拉索是以宇宙线观测研究为核心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拉索于2021年7月建成并开始高质量稳定运行,是国际上最灵敏的超高能伽马射线探测装置,每年产生10PB(1PB=1024TB=2^50字节)级的科学数据,采用大规模的计算集群进行分析和处理,已经取得多项重要的科学发现成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7 05: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