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华丽的“凤栖梧桐”、喜庆的“鱼戏莲叶”、造型逼真的“石榴”、香气扑鼻的“花朵酥”……你敢相信,这些面点美食都是出自小学生之手?4月9日,江汉区第二届“小伢当家”校园劳动节在红领巾精武学校举行,30组小选手们从和面开始,现场制作花式创意面点,在比赛中展示中华美食的博大精深,体验了劳动的成就感。
“小伢当家”校园劳动节是江汉区“5+N”实践活动的内容之一,全区幼儿园、小学、中学、中职学校师生都参与其中。30组来自小学的小选手从班级、校级比赛中脱颖而出,“闯”进决赛现场切磋技艺,进行中式面点大比拼。
记者看到,小选手们穿着围裙、戴着厨师帽,两人一组认真“工作”。和面、发面、切剂子、擀面、捏花样、蒸烤、摆盘……每一个步骤,孩子们都独立完成,动作熟练。大兴路小学的陈俊烨边包饺子边向记者介绍,他包的“翡翠”饺子,饺子皮是绿色的,因为他在面团里加入了菠菜汁。“我们学校是环保特色学校,我想用翠绿的饺子告诉大家保护自然,保护绿水青山。”红领巾精武学校的两位小选手洪雅熙、姚欣霖虽然才读一年级,揉面、切剂子的动作却一点不生疏。她们用紫薯调制出紫色面团,做出了萌趣可爱的“索索包”。
华中里小学的“鸟形手抓饼”、常青一校的“中式汉堡”、邬家墩小学的“花草饺子”……拼进决赛的小选手们个个不简单,把小小的面点做得有创意、有韵味,展现出各校特色和亮点。大兴第一实验学校的段昊泽、杜东宇做出逼真的“石榴”包子,包子掰开,里面还有颗颗分明的“石榴籽”馅料。配上翻糖制作的国旗和“生日快乐”字样,他们把这份热腾腾的作品作为献给祖国75岁生日的礼物。“红红的石榴包子不仅好看好吃,还寓意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迈向美好未来。”两位小选手说。
红领巾学校尚美校区的张馨月做出的“凤栖梧桐”一端出来,就收获一片“点赞”。她用南瓜面团做出凤凰的造型,仔细雕刻出凤凰羽毛纹路,再用枸杞点缀其中,配上了“树叶”“花朵”。张馨月说:“凤凰象征着美好吉祥,我想将传统文化与传统美食结合,展现出中华面点的生命力和深厚底蕴。”
惠康里小学五年级的岳雨周做的是创意桃酥,他的桃酥有圆形、花朵形,还有黄鹤楼造型。“黄鹤楼是武汉的地标,我找了好久才找到合适的模具,能把黄鹤楼做出来”,岳雨周说,以后有外地的朋友来武汉,他会自己动手做些黄鹤楼桃酥当礼物。
汉口回民小学的刘思洋和艾斯麦做的是新疆特色美食烤包子。艾斯麦的父母经常给她做烤包子,她特别爱吃。这次比赛前,她特意向家长请教,学会了做法,想把家乡的味道分享给武汉的朋友。
“汉口辅仁小学和长港路小学的作品摆在一起,就像国画一样美!”现场,一位观赛教师感叹。汉口辅仁小学小选手用面团做出了相连的5条鱼,取名为“五鱼并举”,意为学校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五育并举。长港路小学选手用面做出彩色小鱼、莲花,搭配荷叶造型的盘子,用面点呈现出“鱼戏莲叶间”的意境。
孩子们的作品让评委们惊喜不已,有评委说:“小学生能做出这样色、香、味俱全的面点,很了不起,他们平时一定是扎扎实实下了真功夫,才能在现场有这么棒的表现。”记者了解到,孩子们在前期准备过程中,都经历了从“不会”到“会”,再到“熟练”的过程。武汉关小学的张勋卓、吴宇纶两位小朋友,为了调出最“粉嫩”的樱花面团,先后尝试了用草莓、火龙果、苋菜等榨汁调色,失败了5次才找到了最佳调色办法。大兴第一实验学校的小选手为了做出最逼真的“石榴”,连着一个多月的周末都在家试色、改方案、向包子铺老板请教,做出了15锅半成品后才找到成功的办法。江汉区教育局小教科负责人江鸥表示,这样的劳动节也是一次特别的主题学习,孩子们不光在劳动技能、审美趣味有了提升,也学习了科学知识,学会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获奖小选手们。
“小伢当家”校园劳动节除了中式面点比赛,还设置了“美食街”,邀请各校学生“摆摊”展示食育成果,武汉市旅游学校、尚秀幼儿园学生也现场秀出面点手艺。比赛还评选出“小伢当家”最受欢迎奖和“小小厨神”奖,鼓励孩子们继续精进厨艺,更加热爱劳动。
(图/文:长江日报记者刘嘉 通讯员陈诗灵 叶慧 危志芳 倪圆)
【编辑:丁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30 1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