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假如大象早已灭绝,科学家通过化石复原的大象会是什么样子?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7-22 10:37:00 来源:魅力科学君

假如大象早已灭绝,科学家通过化石复原的大象会是什么样子呢?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

假如大象早已灭绝,科学家通过化石复原的大象会是什么样子?

在进行古生物复原的过程中,确保足够数量的化石收集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毕竟古生物留下的化石基本上都是零散而破碎的,甚至可能来自多个不同的个体。

收集到足够的化石后,科学家会将对其进行分类、鉴定和整理,进而构建出完整的骨骼结构,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那科学家得到的大象骨骼就是这样子的:

假如大象早已灭绝,科学家通过化石复原的大象会是什么样子?

构建安出完整的骨骼结构之后,科学家会将其与现代已知的生物进行比较研究,寻找与之相似的现存物种作为参考,然后再根据生物学的相关理论,再结合一定的想象力,科学家就可以初步推测出大象可能具备的一些特征。

这一步完成后,科学家初步复原出的大象可能会是这个样子:

假如大象早已灭绝,科学家通过化石复原的大象会是什么样子?

可以看到,这样的“大象”与实际上的大象相差甚远,特别是没有大象标志性的长鼻子,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大象的鼻子属于软组织,而在化石形成的过程中,软组织极难保存得下来。

那么,这是否说明,科学家不能通过化石复原出大象的长鼻子了?也不一定。因为在更深入的研究中,科学家应该可能发现一些与大象的长鼻子相关的线索。

首先来讲,从大象的牙齿可以轻易地判断出,它们属于食草动物(毕竟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的牙齿区别是非常大的),在此基础上,科学家就会思考一个问题:大象是怎么吃草和喝水的?

从大象的骨骼结构可以分析出,它们的四肢的长度都差不多,并且其前肢并不具备灵活的指骨,这就说明了它们应该是四肢着地的动物,不可能用前肢来完成吃草和喝水的动作。

假如大象早已灭绝,科学家通过化石复原的大象会是什么样子?

但显而易见的是,大象肯定是可以获取食物和水的,它们是怎么做到的呢?是低下头吗?答案是不可能,因为与它们高大的体型相比,它们的脖子显得非常短,以至于无论怎么低头,它们的嘴巴都远远无法够到地面。

那它们能通过趴下身体来吃草和喝水吗?也不可能,因为在长长的牙齿的阻碍之下,它们根本就趴不下来……

所以一个合理的推测就是,大象应该是通过身体上某个高度特化的部位来完成吃草和喝水的动作,而这个部位很可能就位于它们的头部。可能是什么呢?或许我们可以推测,它们长有一个伸得很长的下颌,就像这样子:

假如大象早已灭绝,科学家通过化石复原的大象会是什么样子?

但问题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它们高度特化的下颌就应该有相关骨骼的支撑,如此一来,在它们留下的化石中,就应该有所发现,但实际上,大象并没有这样的骨骼,所以这种推测就不成立。

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的地球上,真的存在过一种下颌极度伸长的动物,它们被称为“铲齿象”,生活在1000多万年前,而“铲齿象”留下的化石,其实是这样的:

假如大象早已灭绝,科学家通过化石复原的大象会是什么样子?

排除了下颌的可能之后,大象的头部可能高度特化的部位,大概就只有鼻子、耳朵和舌头这三种“选项”了。

无论是哪一种“选项”,都必须是长而有力的,这就需要强大肌肉的支持,虽然肌肉也是软组织,但是肌腱的大量运动和承重却会在大象颅骨上相应的肌肉附着点造成较为明显印痕或形变,进而体现在化石上。

所以在化石足够多的情况下,科学家应该可以发现大象鼻子的肌肉在其颅骨化石上留下的蛛丝马迹,进而推测出,大象很可能是利用长而有力的鼻子来完成吃草和喝水的动作。

假如大象早已灭绝,科学家通过化石复原的大象会是什么样子?

需要知道的是,在现代地球上其实也存在着一些鼻子比较长的动物,比如说貘(如上图所示),尽管它们的鼻子没有大象长,也没有大象那么灵活,但它们的鼻子还是具有一定的“抓握”功能,因此在复原大象的时候,科学家还可能用这些动物来作为参考。

在对大象进行了全面分析之后,科学家就会着手进行最终复原工作,在这一过程中,科学家会对大象的骨骼结构、肌肉形态、皮肤特征以及其他细节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推理,并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将大象化石中所包含的信息转化为一个完整的模型。

在理想情况下,科学家最终复原出的大象可能会是这个样子:

假如大象早已灭绝,科学家通过化石复原的大象会是什么样子?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理想情况,可以看到,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科学家通过化石复原的大象也与实际上的大象存在着差异,特别是耳朵部位。这其实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大象的耳朵也是软组织,并且也无法在它们的化石上留下特有的痕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22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德国发现最古老的人类脚印!距今已30万年,可能一家人在游玩?
...大量化石。其中绝大多数是动植物化石。通过植物化石,科学家们推断出这一区域在远古时期是白桦林和松树林,附近有巨大的湖泊,湖泊边上有湿地和草地。在湿地蜕变形成的化石里,科学家们发
2023-05-19 15:47:00
科学家首次以神奇的3D方式重建猛犸象染色体
...核型鉴定。” 最后一批长毛猛犸象大约在4000年前灭绝,科学家们只能通过它们留下的痕迹拼凑出它们的历史和生活。因为它们适应了寒冷的环境,它们的许多遗骸幸运地在充当天然冰柜的
2024-07-13 09:44:00
复活灭绝生物不再是梦想!5.2万年前猛犸象三维染色体结构首次重建
...化的情况”。换句话说,通过了解生物体染色体的形状,科学家可以组装出灭绝生物的整个DNA序列,实现以前不可能实现的想法。但就目前而言,复活猛犸象,还只是一个开端。(来源:科技日
2024-07-16 16:41:00
云南出现“神秘”恐龙,这预示了什么?
...中华龙鸟自有四两拨千斤的能耐;龙的一员?鸟的始祖?科学家们推理物种进化奥秘最爱的对象!当其他恐龙还是原始皮肤的时候,中华龙鸟已经升级外观引领潮流;因为一身羽毛,被科学家们幻想
2023-01-15 07:00:00
收录200多篇传记 “中外科学家传记丛书”出版
...斌)6月20日,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期间,“中外科学家传记丛书”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中外科学家传记丛书”新书发布会现场。大象出版社供图该丛书由《自然
2024-06-21 21:41:00
...一种的语言。经过数十年寻找与动物交流的方法后,一些科学家转向人工智能来检测动物发出的声音及它们的行为模式,以理解它们的意思,并尝试与它们互动。尽管多项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
2023-02-07 19:58:00
航天点亮梦想——《大漠神箭飞天记》 新书发布会在京举办
...解浩瀚的航天知识,还可以感受到新时代航天发展成就、科学家精神等。二是艺术创新。《大漠神箭飞天记》作为该丛书推出的第一本,把文学故事和航天科普有效地融为一体,形式新颖、可读性强
2024-01-13 12:01:00
既然没人见过活恐龙 那恐龙的颜色是怎么来的?
...就是最好的。在一些生物保留下来的皮肤和羽毛痕迹中,科学家就找到过黑素体的痕迹。这是一种生物体内的色素颗粒。科学家只需要研究这些色素颗粒的排列方式,并且把它和今天动物皮肤和毛发
2024-12-09 23:13:00
科普电影《寻秘自然》出征暑期档,为分线、分众发行探索新路
...汪诘潜心10年专门打造、送给孩子,先后由3位院士级别的科学家和15位教授级别的科学家为影片的专业度“保驾护航”。通过精心设计的故事线,串联起古生物、地质、流体力学、天文等四大
2024-07-11 11:0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贵州省见义勇为英模巡回宣讲活动纪实
9月的黔贵大地,秋意渐浓,一股正义暖流却在城乡间涌动。由贵州省委政法委主办、省见义勇为基金会承办的见义勇为英模巡回宣讲活动
2025-09-20 18:21:00
观影《731》后 细菌战受害者亲属:电影里日军的恶行只是“冰山一角”
大皖新闻讯 “只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已。”9月19日,作为侵华日军细菌战受害者的亲属,侵华日军细菌战衢州陈列馆馆长吴建平在观看了电影《731》后
2025-09-20 11:41:00
聚焦2025太原马拉松赛初秋晨光中,一群即将参加太马的跑者,沿着迎泽公园的塑胶步道,匀速而轻盈地迈着步子。他们已准备就绪
2025-09-20 07:24:00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张宁摄制 实习记者 赵子健
2025-09-20 07:26:00
说好的话费没有返还,人也失联,李女士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市民反映参加充值返话费送手机活动感觉上当要退掉被“业务员”拉黑西安李女士今年41岁
2025-09-20 07:34:00
【天眼调查】半夜跑操扰民?时间规划不当?当事各方有话说!
近日,“天眼问政”栏目接到不少网友反映,位于贵阳市花溪区田园南路的溪南高中,近期,开始组织学生分早晚两个时间段进行跑操锻炼
2025-09-20 06:53:00
筑牢“防火墙”安心享保障——中国人寿岱岳区支公司金融知识宣传月聚焦保险网络安全
鲁网9月19日讯近日,中国人寿岱岳区支公司的宣传人员走进乡村大集,为当地村民带来了一堂聚焦于保险领域的网络安全科普课。宣传人员重点围绕保险消费环节
2025-09-19 17:14:00
鲁网9月19日讯近日,威海市文登区居民赵女士在转售2024年11月于老冯二手车购置的现代伊兰特轿车时,发现车辆存在双重猫腻——不仅里程数被大幅“下调”
2025-09-19 17:17:00
流感疫苗要不要“每年打”?天津怎么预约?一篇文章说清楚! 扫码阅读手机版
天津北方网讯:秋冬季节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有效措施。近日,包括天津在内,北京、上海
2025-09-19 17:17:00
山东省信息产业服务有限公司涉嫌违规失信 被暂停相关采购资格
鲁网9月19日讯近日,山东省信息产业服务有限公司因涉嫌违规失信,被暂停参加相关采购活动资格,引发信息产业及采购领域关注
2025-09-19 17:17:00
老人被骗购买十九万金条,民警及时出手帮其挽回损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尉伟 通讯员 赵杨 杨其峰近日,省城的刘女士遭遇电信诈骗,被人诱导购买了价值十九万元的金条,并准备邮寄给对方
2025-09-19 17:17:00
枣庄市市中区永安镇遗棠小学开展“科学家精神润童心·追梦成长向未来”观影活动
鲁网9月19日讯为厚植学生科学情怀,传承科学家精神,近日,枣庄市市中区永安镇遗棠小学组织全校学生开展“科学家精神润童心·追梦成长向未来”观影活动
2025-09-19 17:19:00
蓝色车身配金色线条,这列“赛湖蓝”与“胡杨金”交织的豪华旅游列车,正载着旅客穿梭于新疆的雪山、草原与沙漠之间,重新定义着火车旅行的意义
2025-09-19 17:19:00
养老不离社区,银发生活更便利!9部门联合推进便民生活圈建设
鲁网9月19日讯今后,您只需步行15分钟,就能享受到餐饮、医疗、养老、休闲等一站式服务。近日,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通知
2025-09-19 17:19:00
9月19日,西安市民杨先生通过华商报24小时新闻热线029-88880000反映称,18日早上他带孩子前往西安市雁塔区杜城街道金地西沣公园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时
2025-09-19 17: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