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2025年秋季新学期开学在即,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新增了一篇课文《天上有颗“南仁东星”》;普通高中新教材《思想政治》和《历史》中出现黄大年的身影。这一举措引发广泛关注,人们不禁思考,这两位来自吉林的科学家为何会被选入课本?
南仁东,我国著名天文学家,“中国天眼”(FAST)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从1994年提出建造FAST的构想,到2016年FAST落成启用,他将生命中近三分之一的时光奉献给了这项伟大工程。在艰难的选址过程中,他带领团队几乎走遍贵州所有洼地,克服无数困难,主持攻克一系列技术难题。南仁东用行动诠释了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以及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
人民教育家黄大年,著名地球物理学家。2009年,他放弃国外优越条件,毅然归国。归国后,他带领团队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黄大年以“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为理念,展现出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高尚情怀,以及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境界。
将他们的事迹纳入课本,具有深远意义。对于青少年而言,南仁东、黄大年的事迹能让他们深刻理解科学家精神内涵,感受科学探索的魅力与艰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在当下,这有助于为国家培养更多具备创新精神、爱国情怀的人才,激励青少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课本中的科学家事迹,是对他们卓越贡献的铭记,更能让科学家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殷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07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