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一家4口接连查出胃癌”,“为什么年轻人胃病高发”,“从胃炎到胃癌需要多久”,“胃癌几乎都是吃出来的”……新闻报道中关于胃癌的话题频频弹出。网络热词“脆皮年轻人”更是引发诸多关注,很多人虽然年纪轻轻,但身体的毛病不少。工作压力大、饮食无规律、睡眠差……一系列不良习惯容易损伤胃部的健康。胃癌防治越来越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健康焦点。
每年的11月29日是“胃癌关爱日”,旨在呼吁人们关注胃部健康,提高对胃癌的预防和规范诊疗意识。今天,特邀江苏省中医院肿瘤内科主任、主任医师钱军带大家了解如何捍“胃”健康。
徐州的陈女士今年36岁,平时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经常有一顿没一顿,一年前出现上腹部疼痛不适,呈间歇性绞痛,不规律发作,发现症状时立即至当地三甲医院做了胃镜检查,病理检查结果提示黏膜内见散在印戒样细胞,倾向低分化癌。
多方打听后决定来我院肿瘤内科就诊,与医生充分沟通后,考虑患者年轻,而且肿瘤恶性程度较高,遂在我院普外科行“腹腔镜胃大部切除伴胃空肠吻合术+腹腔镜腹腔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示胃低分化腺癌,以印戒细胞癌为主,所幸上、下切缘未见肿瘤组织残留,网膜组织未见肿瘤组织累及,清扫24枚淋巴结未见肿瘤组织转移。如今一切如常,在肿瘤内科定期随访。
陈女士出现上腹部疼痛的症状后,第一时间就医行胃镜检查,明确为胃恶性肿瘤后,及时做了针对性的治疗,这是肿瘤早诊、早治,力争根治的典范。
钱军主任 提醒:“胃印戒细胞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高度恶性肿瘤,好发于年轻人,特别是青年女性。年轻人要注重胃癌的预防,从生活方式上注意保护,注重体检和身体发现的信号,早筛、早诊、早治。”
钱军主任介绍,对胃癌患者而言,如果不能在早期及时清除癌细胞,可能会导致癌细胞继续通过浸润、蔓延和转移的形式疯狂向外部突围。
如果把癌症比作“一棵大树”,癌症的发展就像是这棵树从“种子”长成“大树”的过程。癌细胞从发生的部位向更深的地方侵袭浸润,从“种子”发展为“树苗”继续长成“大树”,根越扎越深,就变得难以彻底清除。而当癌症发生转移,长成的“大树”可能会将它的根系和种子向四周附近延伸播散,在周围再长成新的小树,类似癌症区域淋巴结转移。
而我们最好的干预期是在癌前病变(种子阶段)和原位癌(树苗阶段)阶段。所谓原位癌可以理解为癌病变局限在黏膜内,没有基底膜外的侵犯,也没有外侵以及转移,此时通过恰当的手术治疗可以达到彻底治愈。
在临床上,出现过很多患者因为出现上腹部疼痛,以为是胃炎,讳疾忌医,抗拒胃镜检查,耽误了病情,导致最后出现其他脏器转移,而彻底失去了根治的机会。
早期胃癌隐藏很深,这项检查尤为重要
早期胃癌通常没有特异性症状,可能会出现上腹部疼痛、胃胀、嗳气等类似于胃炎、胃溃疡的症状,因此常常易被忽略。如果你出现以下这些情况需要警惕:
1. 以前没有胃痛,最近反复出现胃痛;
2. 以前虽有胃痛,但是最近疼痛的性质、强度、发作的规律发生改变,而服用以前的药物疗效欠佳;
3. 较长时间的食欲不振,上腹部饱胀不适或隐痛;
4. 不明原因的消瘦,不明原因的便血等。
所以在症状上,常难以区别胃炎与胃癌。只有先行针对性的胃镜检查,才能早期发现病变。
哪些是胃癌高危因素?
“防癌门诊”早防早诊早治
如果胃镜提示胃炎,是不是就可以放松警惕了呢?当然不是,胃癌常常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当然,也不能见癌色变,针对性治疗与密切定期随访相当重要。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自身患有胃部病变的人群,饮食习惯不良(如饮食不规律、高盐高油、腌制饮食等),长期酗酒及吸烟等都是胃癌的高危因素。
此外,胃癌的发生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在胃癌的发病机理中,绝大多数胃癌是散发性的,5%—10%的胃癌患者存在家族聚集现象,3%—5%的患者可能存在遗传倾向,遗传相关胃癌目前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
早癌筛查门诊
江苏省中医院紫东院区肿瘤内科开设的“早癌筛查门诊”,会常规对具有胃癌家族史的个人进行胃癌遗传风险筛查。对肿瘤有疑虑,或者需要医生来帮助排除、鉴别肿瘤的患者可以挂“早癌筛查门诊”。
如何挂号
可挂江苏省中医院紫东院区主任医师钱军(每周一上午)、副主任中医师谷雨(每周二上午)、副主任中医师赵冬耕(每周五下午)专家号;或者早癌筛查门诊普通号(每周一、周二、周五上午)。
编辑
防癌专病门诊
开设的 “防癌专病门诊” ,有肿瘤内科主任钱军教授坐诊,不仅指导怎么防癌,还对已经患癌的病人“量身定做”治疗方案,最大程度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已经出现一些癌前病变或者癌前疾病,比如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等,需要进行专业的报告解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干预的患者可以挂“防癌专病门诊”咨询。
如何挂号
江苏省中医院总院就诊:可挂肿瘤内科主任、主任医师钱军专家号(每周六上午)或者防癌专病门诊普通号(每周日上午);
紫东院区就诊:可挂主任医师钱军(每周四下午)、副主任中医师谷雨(每周二、周五上午)、副主任中医师赵冬耕(每周四上午、周五下午)专家号。
生活中如何预防
这些养胃的误区尽早避开?
胃癌是一种与生活方式“紧密相连”的癌症,人们常说,胃病“三分靠治,七分靠养”。除了积极治疗外,日常生活中也不能忽视对胃部的养护。
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少吃咸菜、烟熏和腌制食品,不食霉变食物; 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蔬菜,多食肉类、鱼类、豆制品和乳制品等优质蛋白; 尽量做到饮食定时定量,不进食过快、不暴饮暴食,不吃过烫的食物。
饮食上尽量避免以下误区:
01多喝粥才能养胃 X
“喝粥养胃”的说法,由来已久并深入人心。对于一些特殊人群,适当、适量地喝粥确实有一定的养胃、护胃的好处。
粥温软,容易消化,适合脾胃虚弱、术后胃肠功能差、胃动力不足,老年人以及一些衰弱的患者,也适合经常吃大鱼大肉的人给胃部“减负”。
但是粥成分较单一,对于食管返流的人群,反而会加重病情,而且喝粥容易导致血糖的异常波动,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也并不友好。胃溃疡患者、有反酸、烧心等症状或反流性食管炎、高血糖、胃下垂等人群并不适用经常喝粥。
02不吃肉只吃素 ×
不少人觉得肉类是不好消化的,而蔬菜等则更容易消化,所以胃不好的话就只吃素。
其实肉类里面存在很多营养成分和优质蛋白。长期以素为主,能够一定程度降低肠胃压力,实现养胃作用,但经常这样做,会衰退人体肠胃功能,导致消化吸收受到影响。并且身体中长期某些营养元素缺乏,容易引起营养不良症状,同样不利胃部的健康养护。
03食物煮得越烂越养胃 ×
有胃病的人,建议软、慢、温,但不建议每样食物都煮得太烂,会导致营养物质的大量损失。
二、定期体检,发现不适及时治疗
胃癌的发生一般要经历从慢性胃炎到肠上皮化生,再到异型增生和癌变的过程。所以,最好养成定期体检习惯,如果体检发现了胃病的早期症状,要及时检查和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胃黏膜巨大皱襞症等都属于胃的癌前疾病。一定要规范治疗并定期复查,别把小毛病拖成了大问题。
误区:胃镜能不做尽量不做×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胃病很多年了,吃点胃药就行,而对医生建议的胃镜检查是一拖再拖。胃镜检查是确诊胃癌最有效的方法,早期胃癌没有特异性症状,无法通过症状来排除恶性占位性病变。因此在胃病的诊断、治疗过程中,胃镜检查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如果医生认为有必要做,不要拒绝或拖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30 12:45:2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