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
白矮星周围可能有幸存行星
当太阳吞噬我们后……
绕白矮星运行的行星都是扛过了红巨星阶段的幸存者。图片来源:MARK GARLICK
本报讯 科学家预测,再过大约50亿年,太阳将膨胀成一颗红巨星。这是恒星生命周期中一个非常不稳定的阶段,太阳可能会吞噬水星、金星甚至地球。即使未被吞噬的其他外围行星,最终也可能被拉入或抛出太阳系。
但近日一项公布于预印本平台arXiv的新研究表明,这些行星也许能完好无损地“活”下来。利用美国宇航局(NASA)的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JWST),天文学家首次对在类似太阳系的轨道围绕白矮星运行的行星直接成像。这些行星的轨道与太阳系外围的巨行星相似——大到足以让它们逃离红巨星“地狱”。相关研究成果将发表于《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
白矮星是类太阳恒星膨胀成红巨星后形成的。天文学家观察到在发出微弱光亮的白矮星周围有幸存行星的迹象。比如,一些白矮星的大气层似乎被岩石物质污染,这表明其周围那些看不见的行星不断将彗星和小行星拉过来。还有一些白矮星会周期性变暗,这表明它们被轨道上的行星遮住了。
2011年,NASA的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发现了一颗围绕白矮星运行的潜在行星。但它的轨道半径巨大,是地球到太阳距离的2500倍。像木星和土星那样距离白矮星较近的行星运行轨道,直到现在都没有被发现。
白矮星附近是寻找行星的好地方。白矮星的亮度只有太阳的1%,这使望远镜更容易捕捉到周围行星的微弱光芒。
美国空间望远镜研究所天文学家Susan Mullally和同事利用JWST研究了距离地球75光年以内的4颗白矮星。在其中两颗白矮星周围,研究小组发现了疑似行星的天体。其中一颗天体的质量是木星的1.3倍,围绕其恒星运行,轨道类似土星;另一颗天体的质量是木星的2.5倍,轨道略大于海王星。
“这是我们发现的第一个真正表明类似木星和土星的行星可以在它们的‘太阳’变成白矮星的过程中幸存下来的证据。”Mullally说。
不过,研究人员还不能确定这些天体就是行星而不是背景星系。他们表示,弄错的概率很低,大约为1/3000。
研究白矮星周围行星的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Jay Farihi说,为了得到确切答案,Mullally需要证据证明这些类似行星的天体与其恒星的联系,“要确保它们在一起移动”。
为此,Mullally将申请更多使用JWST的时间,以进行后续观察。如果上述结论得到证实,意味着有大量此类行星可供JWST观测。(徐锐)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48550/arXiv.2401.13153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2 18:45:2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