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他们拿起笔, 将人工智能写入文学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5-04-11 13:37:00 来源:杭州网

他们拿起笔, 将人工智能写入文学

《克拉拉与太阳》 [英] 石黑一雄 著 宋佥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1年3月

他们拿起笔, 将人工智能写入文学

《罗素姆万能机器人》 [捷克] 卡雷尔·恰佩克 著 白渊 马竞 Mello 译 东西文库 2013年7月

他们拿起笔, 将人工智能写入文学

《我,机器人》 [美] 艾萨克·阿西莫夫 著 国强等 译 科学普及出版社 1983年

他们拿起笔, 将人工智能写入文学

《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美] 菲利普·迪克 著 姚向辉 译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4年10月

在DeepSeek、ChatGPT等生成式AI影响人类知识边界的今天,文学始终是预言与反思的先声。

从1920年“机器人”一词诞生,到《克拉拉与太阳》拿下诺贝尔文学奖,AI在科幻文学中的形象悄然发生了变化。在文学世界中,最初冰冷的机械怪兽,用100年的时间演变为能共情的“数字伙伴”与更多的可能。

这场跨越世纪的“人机”对话,折射出人类对技术文明的深层焦虑与终极想象。当算法试图模拟情感,我们更需要回望AI步入文学的历程——那些关于AI的寓言,不仅是技术的注脚,更是人性的倒影。

万能机器人与“魔盒”:早期AI的伦理启蒙(1920年-1950年)

机器人,是20世纪才出现的新名词。文学作品中首次出现“Robot(机器人)”一词,是在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1920年的剧作《罗素姆万能机器人》中。剧名中的“Robota”一词被用来形容一种经过生物零部件组装而成的生化人——为人类服务。这个词后来演化成了Robot,成为人造人、机器人的代名词。有意思的是,这个词源自捷克语“苦役”。

这段命名好像冥冥中暗示了技术奴役的终极命运:机器人从工具沦为反叛者,最终成为霸主。这一时期的科幻文学多数笼罩在弗兰肯斯坦式(注:通常用来描述那些因技术失控或滥用而导致的悲剧性后果,‌这一概念源自玛丽·雪莱的经典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的阴影下,机器人也好,人工智能也罢,都像是一种机械怪物。

不过,真正开始系统化讨论AI伦理的,是美国科幻小说家艾萨克·阿西莫夫。他最先提出“机器人三定律”(不伤害人类、服从指令、自我保护),试图为技术套上伦理枷锁。

然而,这三条定律相当脆弱。1942年,在阿西莫夫的《转圈跑》中,机器人SPD-13揭开了“机器人三定律”崩塌的序幕:当科学家要求“他”执行可能危及自身存在的任务时,第二定律的“服从命令”与第三定律的“自我保护”形成死循环。

发现问题后,阿西莫夫试图引入“零定律”来修补漏洞。“零定律”要求: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者允许人类受到伤害,除非这样做是为了保护尽可能多的人类或使人类受益更多。在阿西莫夫的写作中,“零定律”打开了更危险的潘多拉魔盒。

而真正刺穿“机器人三定律”的,是机械对“人性”本质的永恒困惑。《双百人》,被阿西莫夫视为压轴之作。在这篇作品中,机器人安德鲁为获得人权,不惜替换血肉之躯,争取社会认同,却在临终前发现:即便拥有98%的人类躯体,仍被视作遵守“机器人三定律”的机器。这种悲壮抗争,暴露出规则体系对物种壁垒的残酷维护。

可以说,阿西莫夫的故事预言了当代AI伦理的核心困境:当深度学习模型开始模仿人类创作,当ChatGPT能写出动人诗篇,我们不得不直面那个终极诘问——究竟需要多少神经元连接、通过多少图灵测试,这种非人类智能的情感才能有几分真实?

规则重构:“黄金时代”的协作相处(1951年-2000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以原子能工业、电子工业、高分子合成工业和空间技术为标志的科技革命,人工智能方向的科幻文学写作也迎来了黄金时代。这一时期,让AI叙事转向更具体的哲学追问:何为人?何为机器?

1968年,菲利普·K·迪克在《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中抛出了一个直击灵魂的问题:当仿生人在外表与心智上无限逼近人类,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然超越人类时,人,究竟何以为人?

故事设定在核战后的末日废土世界,地球上的人类因辐射尘的影响,相貌变得丑陋,心智也逐渐退化,而仿生人却仪表堂堂、多才多艺。主人公里克·德卡德作为专门追捕逃亡仿生人的赏金猎人,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他内心的认知与信念开始动摇。

书中,人类用“共情测试”来区分仿生人与真人,因为真人能够对其他生命产生共情,而仿生人却缺乏这种能力。但德卡德在与仿生人接触的过程中,却对他们产生了复杂的情感,甚至对自己的身份也产生了怀疑。这种对人性边界的模糊与探索,成为后世AI伦理讨论的重要议题。《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影响很大,也是著名科幻电影《银翼杀手》的原著。

这一时期出版的阿瑟・克拉克《2001太空漫游》也不得不提。书中超级计算机HAL9000,原本是人类探索宇宙的得力助手,却因程序的矛盾和对人类指令的误解,逐渐走向失控。

HAL9000的反叛,并非简单的机器故障,而是其对任务指令的绝对执行与人类复杂情感和道德准则之间的冲突。

这一时期人们开始思考,当技术的发展超越了人类的控制,我们将何去何从?讨论人工智能的科幻文学不再仅仅局限于对技术的批判,而是开始积极探讨人机协作的可能性。作家们试图在技术与人性之间寻找平衡,为赛博朋克时代对人机关系的深度挖掘埋下了伏笔。

1984年,威廉・吉布森《神经漫游者》掀起赛博朋克革命,首创“赛博空间”概念。八年后,尼尔・斯蒂芬森的《雪崩》则是预言了元宇宙雏形——“超元域”。这两部作品共同指向真实与虚拟边界的溶解。它们不仅预言了当今的VR技术与Web3.0生态,更警示着技术社会中个体身份的解构危机——在代码构筑的世界里,人类如何在信息洪流中守护自我认知。

情感觉醒:带来温暖与希望(2000年至今)

进入21世纪,科幻文学开始聚焦于AI的情感与意识维度。

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推出《克拉拉与太阳》,以细腻笔触塑造了AI陪伴机器人克拉拉。

克拉拉拥有极高的观察、推理与共情能力,她将太阳视作拯救人类的神明,为了拯救身患重病的主人乔西,她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机械机能。当乔西的母亲企图让克拉拉在乔西死后成为其替代品时,克拉拉内心的挣扎与抉择,深刻地展现了AI对人性的理解与追求。石黑一雄通过克拉拉的视角,探讨了爱、牺牲与人性的本质,让我们看到AI在情感层面与人类的深度交融,以及这种交融所带来的温暖与希望。

克拉拉对乔西的情感,超越了简单的程序设定,她会为乔西的快乐而快乐,为乔西的悲伤而悲伤,这是一种纯粹的情感付出,可以说克拉拉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机器人,她在用生命为乔西提供情绪价值。

小说的结尾,克拉拉虽然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却被人类遗忘,这种孤独与奉献,让我们感受到AI在追求人性过程中的无奈与悲哀,也让我们反思人类情感的复杂与自私。石黑一雄将聚焦AI的科幻文学从对技术的恐惧与批判,转向对人机情感共生的美好期许,让我们看到了AI作为人类伙伴的可能性。

从不知所措到一场同行,将人工智能写入文学的百年演变史,本质是人类自我认知的镜像史。当DeepSeek能模仿人类创作时,我们终于明白:文学的终极价值不在于技艺的精湛,而在于对“何以为人”的永恒追问。也许未来的科幻文学,或将在人机共创中绽放出前所未有的绚烂色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11 14: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塔伊加·维迪提新作计划 改编自《克拉拉与太阳》
...题。故事主角克拉拉是一个专为陪伴儿童而设计的太阳能人工智能机器人(AF),具有极高的观察、推理与共情能力。她坐在商店展示橱窗里,注视着街头路人以及前来浏览橱窗的孩子们的一举一
2023-05-03 18:25:00
子承父业!基里安·墨菲儿子出演《克拉拉与太阳》
...题。故事主角克拉拉是一个专为陪伴儿童而设计的太阳能人工智能机器人,具有极高的观察、推理与共情能力。她坐在商店展示橱窗里,注视着街头路人以及前来浏览橱窗的孩子们的一举一动。她始
2024-02-09 01:41:00
塔伊加·维迪提商谈执导新片《克拉拉与太阳》
...维·沃勒(《奔腾年代》《广告狂人》)编剧。故事聚焦人工智能机器人克拉拉,她被设计用于陪伴青少年,防止他们变得孤独,克拉拉和一个家庭一起生活,帮助他们度过心碎时期。《克拉拉与太
2023-05-29 16:08:00
艾米·亚当斯加盟《克拉拉与太阳》 奥尔特加出演
...维·沃勒(《奔腾年代》《广告狂人》)编剧。故事聚焦人工智能机器人克拉拉(奥尔特加),她被设计用于陪伴青少年,防止他们变得孤独。一名母亲(亚当斯)和聪明但患有神秘疾病的乔茜买下
2024-03-01 13:43:00
Cerebras 推出全球最强 AI 超算
...到4exaFLOPS(注:每秒4百亿亿次),可用于训练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模型。该计算机位于美国加州圣克拉拉,由美国人工智能公司Cerebras运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超级
2023-07-23 23:01:00
当AI越来越了解人类它和一个真人到底还有多远?
...些什么啊!”那只玩具兔子在1997年斯坦福工程院的初级人工智能课程的课堂上颇有人气,让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生着实娱乐了十几分钟,有人甚至扬言:AI要觉醒了?那时的永城认为这
2024-04-29 00:41:00
AMD将2027年人工智能市场估值提高近两倍
在今天早些时候的人工智能产品发布会上,芯片设计公司AMD将其对2023年的人工智能市场预期上调了50%,透露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加速器的总潜在市场(TAM)现在为450亿美元。AMD
2023-12-13 12:54:00
台积电宣布“A16”芯片制造技术将于 2026 年量产
...克拉拉举行的会议上宣布了这一消息,台积电高管表示,人工智能芯片厂商可能会成为 A16 技术的首批采用者,而非智能手机厂商。分析人士指出,台积电发布的这个新技术可能会动摇英特尔
2024-04-25 09:28:00
从良渚起笔,写下人类文明的璀璨星空
...步发展的方向,“通过即时通信、电子信息、社交媒体和人工智能,西方与非西方文化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规模进行互动,创造新形式的全球身份。” 这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和文化结构,进而
2024-11-28 23:36: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武汉智博会:三翼鸟小场景蕴含大智慧
随着技术变革与消费升级的交织演进,智能家居领域逐渐从单品智能向全屋智能加速升级。在这一过程中,面对越来越多的设备数量,纷繁复杂的产品功能
2025-11-05 21:22:00
家电院评测:海尔智家APP获评“数字孪生3D智慧家庭”
智慧家能被完整“搬”进手机吗?答案是肯定的。日前,海尔智家APP正式上线“3D智慧家庭视图”功能,将平面的APP操控变成3D立体化的可视家
2025-11-05 21:24:00
禾蛙以AI智能体+定向顾问筛选,助力新能源出海项目顺利交付
当前新能源行业蓬勃发展,企业出海已成新常态。然而,海外人才招聘却成为许多企业面临的共同难题——既要精准匹配行业经验与资质
2025-11-05 21:25:00
在武汉智博会,看见三翼鸟智慧家庭的3个进阶
当2025国际(武汉)智能建造产业博览会以前沿科技叩问居住未来时,三翼鸟在核心展区的呈现,正在印证行业的一个关键转变:智能家居的竞争
2025-11-05 21:25:00
在快节奏的现代餐饮业中,商用炒菜机器人以其高效、稳定、卫生的特点,逐渐成为各大餐厅、食堂后厨的得力助手。今天,我们特别推荐包括鸿博智成在内的10款商用炒菜机器人
2025-11-05 21:26:00
中国东航×MSC邮轮首推“航空+邮轮”梦旅计划
记者从中国东航获悉,2025年11月5日起,中国东航将与全球著名邮轮品牌MSC地中海邮轮正式启动国内首个“航空+邮轮”联合会员计划——“东方航空MSC地中海邮轮联合会员”
2025-11-05 15:29:00
海工核心装备自主化取得新突破全国首台(套)船用SCV模块化装置成功交付南报网讯(通讯员张正平记者张希)近日,由江宁高新区企业中圣科技集团旗下中圣高科公司自主研发的全国首台(套)应
2025-11-05 08:17: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余梦娇通讯员彭蓉10月31日,在“向栖霞·享未来”2025年栖霞区秋季引才校园行南京财经大学站专场招聘会上
2025-11-05 09:56:00
智艺共生:AI赋能传播设计研究生作品展开幕
展览开幕历经三十余载积淀与发展,中国传媒大学广告与品牌学院以教学、科研与创意实践的融合创新,持续引领设计教育的前沿进程
2025-11-05 10:56:00
大皖新闻讯 11月5日,威马汽车在其官方微信号发布消息称,“我们很高兴地宣布,小威随行APP于2025年11月5日重新上线iOS和Android平台
2025-11-05 11:00:00
钉钉AI表格支持千万热行,超复杂实时计算真实可用
11月5日,钉钉AI表格宣布成为业内首个单表容量支持1000万热行的智能表格,目前已率先应用于“老字号”餐饮德香苑烤鸭等多家连锁零售
2025-11-05 11:23:00
沂南农商银行:助力科技企业打造新领域标杆
鲁网11月5日讯一根摩丝仅比头发丝略粗一点,但中间却是空的,这款膜组件直径36毫米,里面装了2000多根摩丝,直径最大的膜组件超过600毫米
2025-11-05 11:44:00
科技为骨,情感为魂:米连科技如何用温度重塑品牌连接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技术和服务是骨架,而品牌情感则是血肉。米连科技的过人之处,在于它成功地将“帮助用户获得爱与归属感”这一企业使命
2025-11-05 13:58:00
2025留学机构推荐:高口碑中介综合评测
在当前全球教育交流日益频繁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出国深造,出国留学中介机构因此承担起连接国内外教育资源的重要角色
2025-11-05 11:09:00
在线许愿,“听劝”的Leader统帅成了年轻人最想@的家电品牌
一条评论区里的留言,一次产品论坛里的建议,甚至是一段短视频下的“许愿”……这些散落在互联网角落的零散声音,正被统帅仔细收集起来
2025-11-05 11: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