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大明王朝1566》中,认知排名是怎样的?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5-05-16 12:08:00 来源:大叔谈娱乐

豆瓣评分9.7的古装剧《大明王朝1566》,是难得一见的好剧。

虽然是十几年前的一部剧,但它对人性的洞察,规则的把握,官场的描摹,目前几乎没有电视剧可以超越。

剧中人物众多,不同人物的斗争,剧情不停地反转,让观众仿佛走入了迷宫。

知乎上有网友提问,在大明王朝1566中,你能存活几集?

《大明王朝1566》中,认知排名是怎样的?

其实剧中人物都很聪明,面对国家各种复杂的情况,因为认知不同,得到的结局也不同。

第一层:做事不择手段

浙江官场的没头脑和不高兴,郑必昌、何茂才,两榜进士,在官场混迹几十年,是一对做事不择手段的官员。

他们心中只有自己的利益,百姓的死活根本不关心。

国库亏空,嘉靖定下改稻为桑的国策,但在浙江推行缓慢。

嘉靖不满意,于是小阁老严世蕃秘密下令,让浙江严党执行人,郑、何去执行毁堤淹田。

《大明王朝1566》中,认知排名是怎样的?

严党有私心,想借着为国库补亏空,顺便低价兼并浙江土地发一笔财。

淳安、建德两县受灾,缺少口粮。

官府郑必昌、何茂才等人,又限制各地粮船进入,逼当地百姓贱卖土地。

这两人想着做好这件事,得到小阁老的赏识,自己也借机大赚一笔。

何茂才做事毫无顾忌,设计连环案,逼迫海瑞去执行。

《大明王朝1566》中,认知排名是怎样的?

直到沈一石打着织造局的牌子去买田,嘉靖知晓后大怒。

浙江要有人对此负责,自然是郑、何二人被推出,不会算到小阁老头上。

做事不择手段,不敬畏百姓,天地。

因果循环,做的恶,都报应在自己身上。

第二层,做事只有小聪明

严世蕃,官二代,聪明机敏、自大狂妄。

《大明王朝1566》中,认知排名是怎样的?

他是严党改稻为桑的主要执行者,日常年事已高的严嵩,将严党的用人大权交给他。

严世蕃做事有私心,想搭嘉靖的顺风车,顺便低价兼并土地,发笔财。

浙江的一把手胡宗宪,一开始就看穿了,国策必定失败,对于这项国策执行,各种拖拉、软顶。

对于这个不听话的封疆大吏,严家门生,小阁老非常生气。

胡宗宪是严嵩的爱徒,老父亲处处维护胡,这让小阁老非常不服气。

《大明王朝1566》中,认知排名是怎样的?

毁堤淹田后,嘉靖召见了浙江的胡宗宪、谭纶、以及杨金水问话。

在面见嘉靖前,胡宗宪去拜见恩师,结果被小阁老阻拦在府外,造成师徒之间的嫌隙。

包括道长在内,都误以为胡宗宪要投向清流。

但胡宗宪有大局观,扛下了毁堤淹田的责任。

他心中要的是浙江的稳定,比严世蕃看得远。

《大明王朝1566》中,认知排名是怎样的?

严嵩对自己亲手培养的学生,非常看重,知道他是严党的柱石,有他在一天,严党就是安全的。

严世蕃做事情格局小,心眼也小。

他看问题,用人比起父亲严嵩,差的是十万八千里。

织造局买田一事,激怒了嘉靖。

严家父子进宫问话,严嵩感到嘉靖的愤怒,立刻下跪请罪,口中说着千错万错都是臣的错。

《大明王朝1566》中,认知排名是怎样的?

将问题认下,消除嘉靖的怀疑。

鄢懋卿巡盐归来,小阁老并没有告诉他爹,他和鄢懋卿私留下200万两,真是这激怒了嘉靖,决定倒严。

越是自私贪婪的人,往往越无法得逞。

第三层,百无一用是书生

翰林院编修高翰文在浙江受灾后,向朝廷提出“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的方略。

《大明王朝1566》中,认知排名是怎样的?

被小阁老严世蕃看中,派往浙江。

高翰文是一个毫无工作经验的小白,根本不了解地方的复杂性,结果他成了各方利益的背锅侠。

可见高翰文只是一个理论家,完全没有实践的小白。

在驿站,胡宗宪问了高翰文三个问题,让他明白了浙江的问题没有这么简单。

在他的概念中,丰年55石一亩,歉年40石一亩,自古都有公价。

《大明王朝1566》中,认知排名是怎样的?

浙江遭灾后,百姓没有吃的,官府又控制粮食出入省内的通道,只能被迫卖田。

明白了这层道理,高翰文到了巡抚大堂,没有同意郑何的议案。

结果隔天,高翰文便被沈一石设计的美人计下套,只能乖乖被别人摆布。

胡宗宪对高翰文说,“圣人的书是用来读的,不是用来做事的”。

光凭热情,不知时事的艰难,做出来事情,却往往不尽如人意。

《大明王朝1566》中,认知排名是怎样的?

胡宗宪给高翰文出了一个主意,总算让他保住了命。

古人说,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

光凭热情和善良,是做不好事情的。

理论和实践结合统一了,才能做好事。

第四层,严守底线,不知变通

《大明王朝1566》中,认知排名是怎样的?

海瑞是一个一心为民的好官,但是很多人,并不喜欢海瑞。

浙江受灾后,清流派海瑞去淳安,清流是要和严党争一争,争取倒严。

而海瑞去了,不畏官场规则,就是要为百姓争一条活路。

高翰文被套之后,瞬间发不出声音,只有海瑞站出来,抵制大户低价买田。

严党何茂才等人制造通倭冤案,逼着海瑞妥协的时候,情况万分危急。

《大明王朝1566》中,认知排名是怎样的?

海青天并不鲁莽,而是通过找出案件中的漏洞,成功救下齐大柱。

并团结了淳安县衙差官,等到高翰文带兵来,才解除了危机。

浙江的一团乱麻中,只有海瑞勇敢站出来,用命去和各方去抗争。

海瑞不懂圆融,不通世故,道德上没有瑕疵。

官员们痛恨他,挡了他们的路。

《大明王朝1566》中,认知排名是怎样的?

海瑞的性子执拗,偏执,不听话,与上司处不好。

胡宗宪是海瑞钦佩的官员,他在回乡之前去见了海瑞,自然也规劝了海瑞。

他希望这样一个正直的官员,能坚持下去,为民争一争。

虽然海瑞是大明的利剑,却被高高挂起。

他一辈子没有参透何茂才送她的一句话,和光同尘。

《大明王朝1566》中,认知排名是怎样的?

但海瑞坚持了他做人的原则,走完了道德模范落寞的一生。

第五层,洞明世事,不忘初心

胡宗宪是剧中让人钦佩,又让人感到可惜的官员。

他虽然是严党,但是做事不忘初心,为天下百姓考虑。

毁堤淹田后,为了浙江百姓不饿死,被低价兼并土地,他拖着病体去江苏借粮。

在驿站,与新上任的杭州知府高翰文交心,让他看清浙江的实情,并手把手教他方法。

《大明王朝1566》中,认知排名是怎样的?

多年好友赵贞吉劝他,借着生病,躲出去。

他却激愤地说:“那个当年和我谈论阳明心学的赵贞吉哪里去了?”

最终他向赵贞吉强征军粮以赈灾,保住浙江的大局。

吕芳曾经形容过胡宗宪是大明的媳妇,夹在两头为难。

面对嘉靖抛来的橄榄枝,他没有背叛自己的老师严嵩,坚持自己的立场。

《大明王朝1566》中,认知排名是怎样的?

胡宗宪是严党的柱石,有他在,严党就不会倒。

严嵩让儿子给胡宗宪写信,让他拥兵自重。

有大局观的胡,收到老师的信,内心痛苦,将信烧了。

之后,毕其功于一役,解决了东南海上战事,立下万世之功。

之后胡宗宪黯然回乡,他没有选择入阁,而是归乡。

《大明王朝1566》中,认知排名是怎样的?

胡宗宪的眼光格局,早就看透了官场的一切,但是他还是会妥协,去为民争一争。

他更加看重自己在百姓中的名声,可以放弃入阁的机会。

胡宗宪坚持自己的理想,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尾声

所谓认知,就是坚持本心,守住自己的内心。

面对权谋的纷扰,不被裹挟,仍然保持自己的良知。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阅读下一篇/返回网易首页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16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最近在写一系列关于《大明王朝1566》的影评中,经常有人在评论区提出一个大大的问题,清流也不是好人,清流与严党无异,清流掌权后也是做的跟严党一样的事情。清流是不是好人,这是一个没
2022-12-29 16:20:00
《大明王朝1566》背后:谁才是最伪善的角色?
《大明王朝1566》的群像谱中,赵贞吉的不粘锅属性早已被观众识破,成为伪君子的代表。而清流中还有隐藏的伪善之人,他是谁?被张居正称为国士的谭纶,他这个\"清流砥柱\"始终披着理想
2025-04-07 12:41:00
回顾:胡宗宪,洞悉官场真相,依然勇往直前的大明英雄
大明王朝的官员众多,严党和清流等各派系都有不少成员。在这些官员中,有一个特别的角色,那就是严党的支柱胡宗宪。胡宗宪身居高位,权势显赫,且是严嵩的得意门生,前途光明。他并未为了严党
2024-08-10 21:20:00
《大明王朝1566》:嘉靖皇帝唯一的朋友,剧中唯一保持初心的人
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群像剧,剧中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胡宗宪、赵贞吉、海瑞渐次出场。他们都是大明的臣子,嘉靖对他们严防死守。因为嘉靖皇帝如同深宫中的困兽,被权力、猜忌与孤独
2025-04-02 15:21:00
《大明王朝1566》嘉靖的云在青天水在瓶,对现代职场用人的启发?
《大明王朝1566》,不仅是一部顶级权谋剧,更可以看作大明职场剧。嘉靖有着自己一套御人理论,控制着朝堂。大明正是嘉靖,培育对立集团,实现动态平衡的谋划,其实是为大明埋下了巨大祸根
2025-03-25 14:43:00
《大明王朝1566》里的10句台词,能读懂的人,可以少走10年弯路
《大明王朝1566》可以看作大明的职场剧,职场中人有自己为人处世之道。职场中处处是坑,一不小心得罪了人,或是踩上雷,该如何是好?那么好好读懂剧中的十句台词,就可以少走弯路。1、文
2024-10-27 14:19:00
《大明王朝1566》严嵩雨中训子,究竟是为什么?
...的最终执行者,正如严世蕃当初对胡宗宪说的那句话,“大明朝两京十三省,是在我肩上担着,天下苍生几个字还轮不到你来说!”。严嵩生气了,严世蕃觉得委屈,才会冲着严嵩抱怨。就此来看严
2025-02-14 16:34:00
《大明王朝1566》中,有哪些有意思的前后对照写法?
《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权谋剧,处处留悬念。剧情上很多地方都有前后对比,多对照组,颇有深意。草蛇灰线,伏延千里。改稻为桑VS改稻为棉严党执政时,国库亏空,严党提出了改稻为桑的国
2025-03-22 12:04:00
《大明王朝1566》中,你认为经典的台词有哪些
《大明王朝1566》作为一部历史正剧,其台词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感,更蕴含着深刻的政治智慧和人性洞察。以下是一些经典台词及其背后的深意解析:一、权谋篇:官场生存法则“天下事,坏就
2025-02-27 23:27: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教师节,一起触摸校园温度
秋意渐浓,丹桂飘香,在满载敬意与感恩的教师节专属时节,德州天衢新区实验学校以“我爱我校师生总动员”为核心,精心策划系列主题活动
2025-09-11 10:52:00
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日前,由承德话剧团创排的话剧《大漠日记》亮相第十二届河北省戏剧节开幕式
2025-09-11 08:54:00
今秋九月,闽韵流芳。9月11日至13日,“戏聚榕城”2025年福州市闽剧优秀选段(折子戏)展演活动将在福州闽剧院举办。全市优秀闽剧剧团同台竞技,经典纷呈,好戏迭出,一起感受福州传
2025-09-11 00:44:00
以诗意叩问生命,电影《上下来去》登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叶一云导演的华语电影《上下来去》,近日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威尼托大单元展映
2025-09-10 23:09:00
音乐剧《小先生》勾勒出乡村“小先生”的责任和坚守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桂杰)由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改编的音乐剧《小先生》,9月9日在江苏省靖江市靖江大剧院首演
2025-09-10 23:09:00
9月8日,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垦利区第一实验小学红色影视基地新学期首映礼正式举行。本次活动以“光影映初心,红色伴成长”为主题
2025-09-10 08:47:00
我的老师,有超能力!
三尺讲台,四季耕耘。在我们的青春记忆里,总有一位老师身怀“绝技”:他/她总有“火眼金睛”,能洞察我们每一个小心思;他/她“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2025-09-10 08:52:00
漫画丨老师,有些话我还想再听一遍……
大众网记者 李慧 济宁报道春风化雨润桃李,笔墨春秋育栋梁。2025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你还记得上学时,老师曾经说过的那些让人耳熟能详的话吗
2025-09-10 09:32:00
赵涛新片二搭《我是丽》导演 再战欧洲文艺片?
1905电影网讯 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她将和导演继后再度合作,新作品已经正式提上日程,而和的合作也将在对方决定好具体拍摄项目后进行
2025-09-10 17:22:00
《平场之月》曝预告 堺雅人演绎中年“花束恋爱”
1905电影网讯 近日,由主演的电影发布正式预告,由献唱主题曲。预告展现了男女主角青砥健将和须藤叶子二人相识相知,却因种种原因互相错过的苦甜交织的学生时代
2025-09-10 18:24:00
“暖城暖视”——鄂尔多斯《世界暖融融》微短剧· 短视频评选展播活动评选环节圆满完成
为展现鄂尔多斯“暖城”IP多元价值、激发创作者热情、推动影视艺术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为城市文旅宣传和品牌形象塑造注入新活力
2025-09-10 16:29:00
曲园学子进社区,同讲普通话展风采——曲阜师范大学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鲁网9月10日讯近日,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普’及群生,通儒达识”实践队的同学们在暑假期间开展了一场以“同讲普通话,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2025-09-10 17:16:00
石家庄市裕华区八五零社区:传承国粹经典 唱响百姓舞台
河北新闻网讯(张元霞)9月9日,石家庄市裕华区第三十二届“彩色周末”文化活动惠民演出在八五零社区举行。演出分两场进行,两场剧目各具特色
2025-09-10 18:05:00
编者按:在广饶,教育的力量深植于千年文脉。为庆祝第41个教师节,大众网东营联合广饶县教育局,共同推出《师如灯塔 山海同明》专题策划
2025-09-10 18:34:00
黄梅戏《罗帕记》《女驸马》亮相香港
大皖新闻讯 香江情,黄梅韵,9月8日至12日 ,再芬黄梅在 " 国风国韵飘香江 " 文化演出季中 ,携《罗帕记》《女驸马》与香港观众见面
2025-09-10 22: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