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平顶山日报
枣林镇:
“田间包袱”变“绿色财富”
本报讯 (记者杨德坤 通讯员梁亚洲)10月22日,在枣林镇洪建村田地里,几名专业农机手操作着秸秆打捆机来回穿梭。不一会儿,金黄色的秸秆被打捆成一个个方方正正的草垛,田地里被收拾得干净利索。
“今年我们村积极响应禁烧号召,与本地专业秸秆回收企业合作,将村里1500亩(1亩≈666.67平方米)的玉米秸秆全部回收处理,一部分作为村里养殖户需要的过冬草料,其余的秸秆与周边发电厂进行合作销售,实现‘变废为宝’。”洪建村党支部书记张中伟说。
秸秆再利用,不仅减少了秸秆焚烧污染的隐患,而且解决了秸秆无处堆积的问题,可谓一举多得。“今年秋收期间,我们与枣林镇岗郭、吕店、洪建等村合作,秸秆回收总面积超过8000余亩。”秸秆回收企业负责人张会召说。
在该镇老庄村村集体经济厂房里,星汇农产品销售公司负责人刘国晓在组织工人晾晒烘干回收来的玉米芯。“我们公司主要经营粮食收储和销售业务,往年的收益取决于粮食质量和市场行情,盈利多少也是看天吃饭。”刘国晓说,今年该公司购买新的加工设备,在原有业务的基础上,免费帮周边十几个村的农户进行玉米脱粒,回收村民原本丢弃的玉米芯。“我们半个月就回收了5000余吨的玉米芯。将玉米芯通过深加工制作为平菇原料、木糖醇等,再销往四川、河北、山东等外地市场,收益非常可观。”
近年来,枣林镇大力开展新型农业转型发展,在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同时,在全镇39个村持续加大秸秆收运、加工储存等的扶持力度,通过引导农民与企业深化合作,实现农作物秸秆回收再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让“田间包袱”变“绿色财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4 06: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